王庭圭

次韵方性夫同年见寄

宋代王庭圭

忆在长安日,先朝始赐官。同登进士第,半著侍臣冠。

归意倦飞鸟,词源倒急滩。平生事何限,话著齿牙寒。

欧阳公制赞

宋代王庭圭

如马放逸兮不羁,如松磥砢兮多节。伟干如谢康乐之眉须,雄辩如楼君卿之唇舌。

其高处可以上可以下,其妙处不可画不可说。

用朱希真韵寄葛主簿

宋代王庭圭

闻道石壕吏,今犹夜捉人。徒烦移簿领,何计静烟尘。

痛哭声连野,椎敲疮满身。催科君正拙,宁不动悲辛。

点绛唇 其三

宋代王庭圭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人在非烟里。

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桃源忆故人 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宋代王庭圭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东风且住。两岸柳汀烟坞。未放行人去。

人如双鹄云间举。明夜扁舟何处。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长安路。

江城子 其二 步月新桥呈任子严

宋代王庭圭

渡头犹唱棹歌声。雨初晴。月初生。忽见飞虹,夭矫挂寒汀。

两岸小儿齐拍手,今夜里,放人行。

朱栏画鹢照江亭。客来登。眼初明。如泛银河,天上跨长鲸。

君是济川舟楫手,将许事,笑谈成。

迁善斋铭

宋代王庭圭

击石出火,鼓钟得声。不鼓不击,寂无声形。人之有善,物中最灵。

揉以学问,其识乃明。跛鳖千里,六骥不行。玉不加琢,器何由成。

吾观成叔,挺挺有立。学有渊源,家声赫熠。深山大泽,龙蛇蟠蛰。

实无所迁,假迁而入。犹天之升,不落阶级。参辰殊途,追莫能及。

戏调义高

宋代王庭圭

横担拄杖入山,坐断高峰境界。一吼震动林木,忽然草贼大败。

了则万法俱空,未了应须还债。本是两重公案,如今一道俱解。

惠门寺钟铭

宋代王庭圭

万动俱寂,如大虚空。虚空无椎,何物为钟。傍震万壑,高闻九穹。

声缘何起,吾知所从。钟邪椎耶,莫尸其功。隐如雷霆,在大千中。

句 其一

宋代王庭圭

雪欲留君君不住,散作晴天送君去。沧江破腊。

句 其二

宋代王庭圭

欲结茅斋一两间,芙蓉高处掩柴关。人逢好景。

句 其三

宋代王庭圭

江南一梦中,觉来说梦已无踪。会寻湘水枕上逢。

逐客衣冠尚褴缕,故欲下非坚敌,试举酒兵令。

句 其四

宋代王庭圭

白银宫。断椽破壁宛积玉千顷,流水湾如月半弓。

江边寒梅自奇绝,何必更画渔蓑翁。

句 其五

宋代王庭圭

鹭洲盘地轴,螺浦泻天津。

句 其六

宋代王庭圭

江阔吞章贡,原长接广闽。

句 其七

宋代王庭圭

残春铃阁无公事,来就酴醾放晚衙。

句 其八

宋代王庭圭

月影印仙迹,花香供笔灵。

高峰禅寺修殿疏偈

宋代王庭圭

绀殿倾颓几十秋,佛应不语阿难愁。诸方檀越宜兴念,共出把茅来盖头。

仁山五百罗汉赞

宋代王庭圭

迦叶天中五百尊,目连罗睺皆骏奔。阿难啼哭佛日昏,谁为设法沙林园。

帝释拥护六凿根,习气脱尽婆罗门。仁山金碧耀人天,瞻礼愿见前世缘。

法螺一吹天上闻,还报十方罗汉恩。

洪觉范画赞

宋代王庭圭

谓公为佛,乃工文章。谓公为儒,乃是和尚。非佛非儒,是虚空藏。

画虽逼真,实非真相。作如是见,亦未离妄。水在瓶中,月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