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民

岁除寄王中斋

宋代真山民

徂岁已匆匆,何人似此翁。

事虽随世异,道不与冬穷。

身老心犹壮,髯斑脸自红。

椒花一杯酒,明日又春风。

岁朝

宋代真山民

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

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

晚色催诗归草梦,春光随笔上桃符。

闭门贺客相过少,静对梅花自看书。

岁暮

宋代真山民

颜不常朱鬓易斑,流光难驻两跳丸。

一年又是等閒过,百岁只消如此看。

把酒何曾长在手,种桃能得几凭栏。

痴人醉梦不知醒,日夜双鼎抵死攒。

题济川桥

宋代真山民

十二阑干百尽台,登临洗尽眼中埃。

沙痕长与水吞吐,桥影不妨船往来。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槎边今古无穷思,都付西风酒一杯。

晚步

宋代真山民

未暝先啼草际蛩,石桥暗度晚花风。

归鸦不带残阳老,留得林梢一抹红。

晚春

宋代真山民

有恨青春老,无营白昼长。

叶新林换绿,花落地生香。

雨意一番足,人家百事忙。

为儒竟成误,悔不早农桑。

王廉使

宋代真山民

鼻祖名高三谏官,耳孙玉立又台端。

气增浙左霜威动,面带终南山色寒。

揽辔肯教狼卧地,归班便合豸峨冠。

公余诗兴清於雪,细嚼梅花入肺肝。

吴王夜宴图

宋代真山民

银漏迢迢夜未晨光,管弦声里绮罗春。

饮阑方拥名娃醉,岂料稽山正卧薪。

西湖图

宋代真山民

两袖春风一杖藜,等閒踏破柳桥西。

云开远嶂碧千叠,雨过落花红半溪。

青旆有情邀我醉,黄莺无恨为谁啼。

东城正在桃林外,多少游人逐马蹄。

山间次季芳韵

宋代真山民

好山多在眼,尘事少关心。

风竹有声画,石泉无操琴。

许猿分野果。留鹤衬云林。

山间早春

宋代真山民

小桃枝上认年华,随分红开一两花。

将谓春风只城市,也吹春色到山家。

山人家

宋代真山民

片云隔断嶂西峰,三两山花屋角红。

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

拾薪涧底青裙妇,倚杖檐间白发翁。

我亦愿来同隐者,种桃早晚趁东风。

山行

宋代真山民

林梢初日弄阴晴,露浥溪花笑欲迎。

涧暗只闻泉滴沥,山青剩见鹭分明。

远峰忽转还如绕,险迳徐行亦似平。

莫谓诗成无与和,风篁也解作吟声。

圣果院访忠上人不值

宋代真山民

管领东风入杖藜,落梅香里已招提。

苔痕一径白云湿,花影半窗红日低。

欲见高僧聊尔耳,便乘余兴去来兮。

葛藤有话无人共,付与隔林幽鸟啼。

述怀

宋代真山民

不敢尤人敢怨天,愁来觅酒醉来眠。

五穷有鬼遍相虐,九转无丹别自全。

游食惧违新下令,力耕苦乏旧存田。

灵台坐受忧兵触,荏苒霜华剥鬓玄。

宋道士同游白云关

宋代真山民

扶携方外友,来入白云关。

八九峰如画,两三人倚栏。

棋声敲竹外,帘影落花间。

一曲瑶琴罢,翠阴生昼寒。

水墨海棠

宋代真山民

不将翠袖卷纱红,怪得陈玄夺化工。

想是太真春睡足,梦魂正在黑甜中。

送云泉入山

宋代真山民

薜萝丛里郁青青,别是幽栖一段清。

水色山光皆画本,蝉声禽语亦吟情。

人今不改衣冠古,道重方知富贵轻。

为语俗交休见问,已从麋鹿订新盟。

宿宝胜寺

宋代真山民

苦吟吟未了,只向两廊行。

月去塔无影,风来铎有声。

禅心随水净,佛眼共灯明。

安得云边住,与僧分此情。

七夕

宋代真山民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诌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