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澹

和张时可景灵宫即事及暂归南湖二诗

宋代何澹

南湖风月想经行,隐兴常多薄宦情。

辇毂只今烦佐治,僮奴休复事欢迎。

人如仲举舆增重,客为相如座尽倾。

咫尺不妨时问道,病余已觉此身轻。

九日偕朱彦器伯仲游雁门山

宋代何澹

神京浩不及,仙关次第开。

名山逢好友,九日共登台。

济胜聊为具,吟诗愧别才。

何年清海甸,结屋此中来。

两监同舍出游和吴监丞韵

宋代何澹

我本麋鹿姿,牵来入京阙。

举动违真性,驱驰了岁月。

自惭西湖水,照见种种发。

乘兴陪诸公,放舟烟浪窟。

小雨裛风埃,轻霾翳林樾。

春深桃李竞,路滑车马歇。

已办登山屐,不羡凌波袜。

沿堤逐树阴,傍寺诗禅衲。

杯行知已深,欢意殊未竭。

日暮碧云横,两山高突兀。

萝衣洞

宋代何澹

萝衣晴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作歌。

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目八分少。

泉分小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

洞口樵人谁语汝,茶过相遇更相过。

栖云中伏

宋代何澹

炎官驱我入山椒,日日松声似海潮。

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

报慈山门

宋代何澹

翠屏一匝梵王城,白练两条功德水。

百鸟争巢高树枝,似闻佛法心欢喜。

登绕花台二首

宋代何澹

诗翁当日上凌风,面面看花得句工。

我亦巡檐来索笑,古今人意略相同。

方壶

宋代何澹

玉壶清景面瑶池,便入丹青也自宜。

挟册几回成独往,壶公应笑一书痴。

登绕花台二首

宋代何澹

台因水部将花绕,隐为耶溪号小山。

且在我家为故事,若言衣钵有惭颜。

馆中赏红梅

宋代何澹

石渠南畔小阑干,一种孤芳万玉攒。

应为癯儒嫌冷淡,故将素面汙铅丹。

花面酒盏浑如梦,池上诗盟幸不寒。

美景要须公管领,转头还作隔年看。

和圣制蜡梅二首

宋代何澹

不容红白斗芬芳,色染蔷薇照水央。

冷艳可供清燕赏,日融风软暗传香。

和圣制蜡梅二首

宋代何澹

庾岭天开一种芳,金枝先到殿中央。

东皇为作阳春倡,压倒千花万卉香。

到梅山处三首

宋代陈著

种成梅竹趣何澹,说到诗书心自閒。

滋味深长在物外,尘埃分付与人閒。

篱菊呈家大人

清代蒋佩玉

秋光何澹荡,黄菊满篱东。瘦影安排静,幽香点缀工。

霜华延令色,晚节傲清风。独有陶彭泽,吟诗逸兴同。

沁园春

清代陈维崧

过西定桥,有芹野园,峥泓坦迤。记花阑药屿,岛何澹澹,烟汀雨濑,水太罗罗。

乐去爽鸠,怆深铜狄,牧笛吹风夜起波。凭高望,怅旧家光景,邈若山河。

小楼一棹经过。奈三度亭台易主何。纵王孙无恙,东风认否,主人重到,燕子知么。

笑说当年,摴蒱一掷,绝似名姬换马驮。君休恨,较临春结绮,博进谁多。

送毛中丞

明代钟芳

江水河湛湛,悠然濯长缨。扁舟渡江去,浩气横青冥。

丘园归一老,争识旧中丞。名遂情何澹,官休梦亦清。

引泉分石髓,招鹤下云坪。为问林栖子,畋渔契夙盟。

同盛眉庵携诸童子走湖干看山

清代张海珊

微阳发春妍,生意脱寒缚。万物观其始,即此道妙托。

童子携三五,泼泼熊可掬。临水坐不次,得意同一跃。

积水何澹澹,众山方莫莫。遥天见斜照,明翠荡无著。

一点白鸥来,偶与虚空泊。须臾天风起,鼓舞波涛作。

落落写琴声,和我山水乐。冥坐与心融,邈然尘想廊。

游尽意不尽,归途亦绰绰。

魏晋傅玄

煌煌芙蕖。从风芬葩。照以皎日。灌以清波。阴结其实。阳发其华。

金房绿叶。素株翠柯。宝剑神奇。镂象龙离。通犀文玉。明珠错地。

光如电影。拟之则离。有所思兮。在天一方。何以赠之。玉佩珠璜。

飞沉殊厥趣。草木以区别。鸾鹥乐山林。龙蛇安薮穴。

雷师鸣钟鼓。风伯吹笙簧。西母出穴听。王父吟安厢。

黄叶离高柯。丹棘坐自零。不惜棘自零。念我少弟兄。

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渡江南。采莲花。芙蓉增敷。晔若星罗。

绿叶映长波。回风容与动纤柯。曲池何澹澹。芙蓉敞清源。

荣华盛壮时。见者谁不赏叹。一朝光采落。故人不回颜。

歌者齐弦。舞者振铎。弦铮铮。铎朗朗。所乐亦非琴。唯言琵琶与筝。

能娱我心。兔捣药月间安足道。神乌戏云间安足道。青云徘徊谓我愁。

我家近宫掖。易知复难忘。黄金为閤门。白玉为殿堂。

题赠闵萃庵

明代陈恭尹

闵子大隐流,其性何澹荡。不知十八滩,何如古汶上。

读成季近诗慨然有怀诸人 其二

宋代韩淲

因君却数旧过从,南北东西路亦通。孟达宣城何澹泊,樟丘斯远更丰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