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

铁杵磨针

明代郑之珍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春晚书山家

唐代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唐代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送张纲父教官

元代邓文原

我友白蘋洲畔客,忽凌风雪问征涂。南州岁晚寻高士,西塞烟深忆钓徒。

呼酒江船春水动,读书山馆雨灯孤。无钱自愧苏司业,聊赋《骊驹》为子娱。

同月彦明省郎

元代高明

摇落关河万木空,征途日暮感飘蓬。天寒为客吴江上,夜雨读书山寺中。

伯乐何时过冀北,扬雄谩自赋河东。黄尘冉冉貂裘老,殊愧南邻桑苧翁。

书山居女冠绣楼

金朝李龏

一渠流水数家分,弦管楼中永不闻。灯下此心谁共说,紫烟衣上绣春云。

戏书山水枕屏四段 其一

宋代李彭

遥岑天南端,野彴垂杨下。萧散策寒藤,绿云复观化。

戏书山水枕屏四段 其二

宋代李彭

澄江真皎镜,短艇戏鸣榔。无复机心动,不惊鸥鸟行。

戏书山水枕屏四段 其三

宋代李彭

孤峰上排霄,群木尽生意。持竿坐石矶,高怀在云际。

戏书山水枕屏四段 其四

宋代李彭

复阁耿苍烟,斜晖挂木末。卷帆何处船,危樯待明发。

虎丘

宋代梅询

凤池初下陟孱颜,虎寺重游启旧关。

金钺传呼投钓渚,宝天辉映读书山。

卧龙昔日曾三顾,辽鹤千年始一还。

应为苍生须再起,草堂萝幄讵容闲。

秘书山中草堂

宋代释文珦

谢客开山兴,深居寄草堂。

曲阑凭野色,虚牖敞晴光。

路转青林合,泉流碧涧长。

群峦分向背,平楚接微茫。

兰茝含幽洁,松筠傲雪霜。

玄猨啼夜月,青鹤舞朝阳。

地僻烟霞古,云深草树凉。

藤梢藏钓石,桂子落琴床。

为识禽鱼性,终辞鸳鸯行。

真曾脱颖出,只作善刀藏。

不爱烧金术,唯留煮石方。

赋诗閒点笔,勘易静焚香。

酿酒应浮白,收茶自过黄。

秋来看{左各右刂}竹,春尽课劙桑。

水暖分鱼种,崖寒取蜜房。

人高徵士节,天动少微芒。

道在名难隐,身閒乐叵量。

更知齐指马,诚足傲羲皇。

萧散氛埃表,高风不可忘。

书山家

宋代吴惟信

山家元住石桥西,篱落周遭尽药畦。剥啄柴门人未应,鹧鸪飞上野棠梨。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茶岩

宋代方岳

壑底云香不等雷,便携石鼎与俱来。

鹁鸠唤得西溪雨,顿得春从齿颊回。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梅坡

宋代方岳

风雪灞桥篱落间,寒驴乘兴寄曾攀。

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

次韵宋尚书山居·见南山亭

宋代方岳

能令诗腹化神奇,香到黄花秋力微。

我醉悠然山亦醉,竹深啼鸟自忘机。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海棠径

宋代方岳

酒泻银壶莫近傍,怕惊花睡损残妆。

拟题报答春风句,也恐春风未敢当。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清竟亭

宋代方岳

净洗从前两耳埃,溪声并逐雨声来。

此奇赖有诗能领,一笑锺期安在哉。

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正己亭

宋代方岳

少日横刀属两鞬,玉花曾几试戎鞯。

归来聊复观仁耳,不在惊鸿落劲弦。

次韵宋尚书山居·醉陶轩

宋代方岳

时复中之兴已高,是非一付与春醪。

向来醉眼略四海,粗遍柴桑人姓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