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

金缕曲 将有洞庭之游,夜泛石湖作

清代戴延介

征雁飞何处。伴宵长、咿哑不断,一枝柔橹。酒醒衾凉灯更籺,谁问薄寒情绪。

正云水、荡成新句。今夜波平风更静,料水仙、不放鱼龙舞。

魂梦稳、好重作。湖烟消尽银蟾吐。谢盈盈、送我多情无语。

一枕游仙浑不觉,几被灵威邀去。蓦听得、天鸡催曙。

不借一双携得否,待明朝、料理登山具。看逸兴,又霞举。

自白龙崖趋泸溪述所见

清代李良年

绝壁何嶙峋,侧翠倚江岸。云水一相映,清辉朝屡换。

石非五丁凿,嵌空乃百变。如梭了可{木郑},似月魄始半。

或击壶口缺,或迸锦丝断。漏日宛通中,障树若无畔。

势绝飞鸟窥,祇应山鬼窜。蚁附定何由,径尺{户支}细栈。

窗楯亦具设,败绠涩余鍊。纵横百里内,仰视目为眩。

其故不可测,挥手付梦幻。长年话凄怆,此地饱经乱。

万骑走空村,居人息樵爨。寥翘峡女泣,袒跣溪童惯。

岂得顾里闾,猿挂垂一襻。饥来摘山果,渴饮汲幽涧。

生还谅无几,遗迹犹可叹。尚想避秦时,斯语非荒漫。

辄因俯仰骇,聊复纪闻见。桑田若为海,他日辱楼见。

丑奴儿令 燕子矶

清代董俞

年年肠断青溪路,燕子矶头。暂系扁舟。飞尽寒云水自流。

六朝旧恨斜阳里,无数沙鸥。莫上高楼。叶叶丹枫赚客愁。

满庭芳 其一 春游

清代董俞

岩腹欹红,湖唇罨绿,春光此处偏饶。丹襟双燕,飞过赤栏桥。

人似东风无力,梨花梦、魂断难招。高楼上,玉笙吹罢,烟月总无聊。

迢迢。云水阔,越王城下,独倚兰桡。叹十年行役,素发飘萧。

记取三生石畔,寻旧约、几度魂消。山深处,烹苓斸术,容我伴渔樵。

秋风

宋代李若水

疏风舞天际,坐觉秋容开。

新凉万金直,竟从何许来。

修梧脱老叶,槭槭投空阶。

故人渺云水,音徽谅难谐。

政恐岁华晚,便与人意乖。

脱巾漉初熟,聊以洗此怀。

开德天王台诗

宋代李若水

还家十日坐井底,北风吹我上高台。

亭亭寒日光彩薄,幕空云影低徘徊。

半折老木卧崖腹,衔枯野鹊时到来。

沙飞客眼展不尽,雉楼向我争崔嵬。

故人天涯云水隔,童背酒壶聊自开。

胸中叠厅浇不下,旁人已潮红满腮。

西湖百步水作界,北城万瓦烟成堆。

十年黄土涴双足,把筇今日踏霜苔。

登高能赋我辈事,莫惜淡墨留墙隈。

后日重来拂石坐,山阴陈迹空自哀。

登敛翠亭

宋代李若水

伫立危亭醉眼宽,无边秋色夕阳间。

牧儿腰笛挽牛去,却放半川云水闲。

送张无梦归天台

宋代慎镛

暂御飙轮谒冕旒,却思挥袂揖浮丘。日边已奉崆峒问,尘外还随汗漫游。

玉座荣颁天藻丽,石桥危过雨苔秋。吾皇清净延高蹈,云水无心本自由。

题东老庵

宋代陈睦

忆昔曾来访隐沦,潇然云水隔凡尘。画船祇载溪中月,白酒长添座上春。

昼掩山扉无俗客,夜吟石鼎有高人。飘飘洒落青衫子,共话平生泪满巾。

题所藏赵清献公梅花图

宋代蔡士裕

鹅溪白茧光昭回,上实罗浮山南绝壁之寒梅。

霜台铁面太孤峭,槎牙诘曲可望不可摧。

我疑华光道人云水绝,为花缚神惟有月。

胸中若无一片冰雪心。焉能写此万古冰雪骨。

赠城西谢知堂

宋代白玉蟾

蓬莱山上神仙翁,道貌挺挺乔如松。

双眸炯炯黑於漆,脸边隐隐如桃红。

有时仰天笑开口,撮起崑崙归右手。

忽然虚空跌落地,不觉满腹藏星斗。

有时惊起老龙号,一口汲尽沧浪波。

打破混沌揣出骨,拈起芥子貯山河。

偃月炉中煮天地,煎炼日魄并月髓。

笑把葫芦禁鬼神,杖头挑起山和水。

栾巴噀饭飞成峰,左慈剪艾化为龙。

夏月梅花冬月电,似此伎俩问吕钟。

撮土为香犹是假,水底麒麟取作酢。

鬼神眼睛突出外,无根树下骑铁马。

工夫到处戏极时,拈弄造化如儿嬉。

大虫舌上翻筋斗,却笑金刚学画眉。

女皇要补西天竅,炼石不得羲皇笑。

秦皇凿山通四溟,汉帝掣之一长笑。

先生手持没底篮,出有入无犹不凡。

携此道术问四海,洞宾今正觅同参。

盏里绵包或聚散,火里游鱼水里雁。

黄鹤楼前大醉时,撑眼撮与钟离看。

水盆搅散五色沙,满地写出龙蛇花。

自将一盏逡巡酒,敢向人前化作茶。

笊篱里面一条路,透入青霄云外去。

十字街头开铺席,翻手覆手成云雨。

如今天下觅无人,似君道术真入神。

踏遍江湖今几春,都来一个云水身。

次玉箫台韵

宋代白玉蟾

莫便嗔人离此山,白云黄鹤云游还。

意行但任杖屦乐,别后岂忘诗酒懽。

不谓业风吹我脚,只将明月当君颜。

未知云水何时会,烟雨萧萧暗碧坛。

舟行西湖诗赠诸友

宋代白玉蟾

二十年来云水身,今凡七度踏京尘。

丝长岁月能多少,粟大功名徒苦辛。

白日戏陪人世事,绿烟锁断洞门春。

云岩月岫今何处,一听猿声一怆神。

华阳堂二咏

宋代白玉蟾

不著人间一点尘,满堂尽是学仙人。

衣衫总带烟霞色,杖屦相随云水身。

铁笛横吹沧海月,纸袍包尽洞天春。

而今会聚十方客,认看何人是洞宾。

题欧阳氏山水后

宋代白玉蟾

平沙断岸几千尺,树色烟光渺无极。

一叶扁舟归去来,渔翁放棹倚芦荻。

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苹红蓼数渔船。

沙寒石瘦木叶落,一钩淡月照黄昏。

小桥跨水碧溪浅,苍壁丹崖半苔藓。

樵子归担竹两竿,落霞孤鹜天边远。

千山万山风色清,四柱茅亭立晚汀。

花红草绿山水静,独步亭前秋月明。

山前一阵梧桐雨,落花惊断山禽语。

谁家楼阁隐青林,老僧归寺立溪浒。

一溪流水绕云根,草舍茅庵常闭门。

客来倚棹一回顾,直疑此是真桃源。

洞门紫翠交相映,林幄山屏更清胜。

何人作此无声诗,展开如入溪山镜。

渡太湖口占

清代汪芑

天连云水荡胸开,自笑乘风破浪才。七十二峰青不断,片帆飞过太湖来。

寄李雨村

清代姚鼐

故人与我尚人閒,曾傍金羁玉笋班。地势风烟难蜀道,天涯云水各江关。

偶将文笔传消息,竟谢簪缨孰往还。衰鬓不妨论事业,发挥潜德又诛奸。

月夜过太白楼

清代刘开

天上余孤月,人间独此楼。惟公堪一醉,与我共千秋。

碧树迷仙迹,青山忆旧游。登临无限意,云水自悠悠。

菊花诗四律 其二 献菊

清代丘逢甲

平生耻作呈身事,坐爱黄花淡不浓。何忍投人羞晚节,不妨供佛借秋容。

飘零冷艳荆山璞,催送寒香古寺钟。云水半瓶花一束,梵天持取对芙蓉。

台湾竹枝词

清代丘逢甲

馆娃遗址许禅栖,云水僧归月已西。话到兴亡同坠泪,可能诸佛尽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