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晦

和元晦马迹桥

宋代张栻

便请行从马迹桥,何须乘鹤簉丛霄。

殷勤底事登临去,不为山僧苦见招。

和元晦赠上封长老

宋代张栻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馀清。祇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试问峰头景,今朝作么生。

和元晦林间残雪之韵

宋代张栻

眼中光洁尽琼瑶,未觉郁蓝宫殿遥。

石壁长林冰箸落,锵然玉佩响层霄。

游岳寻梅不获和元晦韵

宋代张栻

眼看飞雪洒千林,更着寒溪水浅深。

应有梅花连夜发,却烦诗句写愁襟。

同元晦择之游岳道遇大雪马上作

宋代张栻

驱车望衡岳,群山政参差。

微风忽南来,云幕为四垂。

炎官挟蓐收,从以万玉妃。

庭荧亦何有,尺璧仍珠玑。

奇货吾敢居,妙意良自知。

林峦倏变化,辙迹平高低。

乔松与修竹,错立呈瑰姿。

清新足遐寄,浩荡多余思。

平生湘南道,未省有此奇。

况复得佳友,晤言相追随。

茅檐举杯酒,旅榻诵新诗。

更约登绝顶,同观霁色时。

上封有怀元晦

宋代张栻

忆共朱夫子,登临冰雪中。

剧谈无俗调,得句有新功。

别去雁横浦,重来月满空。

遥怜今夕意,清梦傥相同。

诗送元晦尊兄

宋代张栻

君侯起南服,豪气盖九州。

顷登文石陛,忠言动宸旒。

坐令声利场,缩颈仍包羞。

却来卧衡门,无愧知日休。

尽收湖海气,仰希洙泗游。

不远关山阻,为我再月留。

遗经得紬绎,心事两绸缪。

超然会太极,眼底无全牛。

惟兹断金友,出处宁殊谋。

南山对床语,匪为林壑幽。

白云政在望,归袂风飕飀。

朝来出别语,已抱离索忧。

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

毫厘有弗察,体用岂周流。

驱车万里道,中途可停辀。

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

和朱元晦韵

宋代张栻

一见琼山眼为青,马蹄不觉渡沙汀。

如今谁是王摩诘,为写清新入画屏。

和元晦晚霞

宋代张栻

早来雪意遮空碧,晚喜晴霞散绮红。

便可悬知明旦事,一轮明月快哉风。

和元晦雪压竹韵

宋代张栻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

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和元晦赠上封和老

宋代张栻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余清。

只趁晨钟起,宁闻山鸟声。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诗情。

试问峰头景,今朝作麽生。

和元晦醉下祝融

宋代张栻

云气飘飘御晚风,笑谈嘘吸满心胸。

须臾敛尽还空碧,露出天边无数峰。

和元晦咏画壁

宋代张栻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

忽见画图开四壁,悠然端亦慰予心。

和元晦咏雪

宋代张栻

兀坐竹舆穿涧壑,仰看石径接烟霞。

是间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琼玉花。

和元晦择之有诗见怀

宋代张栻

作别又如许,何当置我旁。

卷舒书在手,展转月侵床。

合志师千载,相思谩一方。

临风三叹息,此意渺难量。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七 寒栖馆

宋代杨万里

鍊玉云粘杵,朝真露湿衣。一声半夜鹤,月里羽人归。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二 仁智堂

宋代杨万里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六 观善斋

宋代杨万里

观棋不作秋,观斲不作石。要知丽泽功,祇个是消息。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八 晚对亭

宋代杨万里

大隐翠屏孤,何许最正面。日落未落时,亭上来相见。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精舍

宋代杨万里

忆我南溪北,千岩万岳亭。

妒渠紫阳叟,詑杀一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