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赠普门上人(一作题普门上人房,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州多。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送顾苌(一作中史,又作长史)往新安(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由来山水客,复道向新安。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难。

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严子千年后,何人钓旧滩。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大师几度曾摩顶,

高士何年遂发心。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

唐代皇甫冉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送邹判官赴河南(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看君发原隰,四牡去皇皇。始罢沧江吏,还随粉署郎。

海沂军未息,河畔岁仍荒。征税人全少,榛芜虏近亡。

所行知宋远,相隔叹淮长。早晚裁书寄,银钩伫八行。

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江南烟景复如何,闻道新亭更可过。处处艺兰春浦绿,

萋萋藉草远山多。壶觞须就陶彭泽,时俗犹传晋永和。

更使轻桡徐转去,微风落日水增波。

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一作判官)

唐代皇甫冉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蒹葭曙色苍苍远,

蟋蟀秋声处处同。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唐代皇甫冉

高楼独立思依依,极浦遥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频北顾,

塞鸿何事复南飞。丹阳古渡寒烟积,瓜步空洲远树稀。

闻道王师犹转战,谁能谈笑解重围。

诗一首

宋代释文兆

河分岗势司空曙,春入烧痕刘长卿。

不是师兄偷古句,古人诗句犯师兄。

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唐代刘长卿

关西杨太尉,千载德犹闻。白日俱终老,清风独至君。

身承远祖遗,才出众人群。举世贪荆玉,全家恋楚云。

向烟帆杳杳,临水叶纷纷。草覆昭丘绿,江从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异姓宠殊勋。百越今无事,南征欲罢军。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唐代刘长卿

沅水悠悠湘水春,临歧南望一沾巾。

信陵门下三千客,君到长沙见几人。

雎阳赠李司仓

唐代刘长卿

白露变时候,蛬声暮啾啾。飘飘洛阳客,惆怅梁园秋。

只为乏生计,尔来成远游。一身不家食,万事从人求。

且喜接馀论,足堪资小留。寒城落日后,砧杵令人愁。

归路岁时尽,长河朝夕流。非君深意愿,谁复能相忧。

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

唐代刘长卿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赠别于

唐代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

本持乡曲誉,肯料泥涂辱。谁谓命迍邅,还令计反覆。

西戎今未弭,胡骑屯山谷。坐恃龙豹韬,全轻蜂虿毒。

拂衣从此去,拥传一何速。元帅许提携,他人伫瞻瞩。

出门寡俦侣,矧乃无僮仆。黠虏时相逢,黄沙暮愁宿。

萧条远回首,万里如在目。汉境天西穷,胡山海边绿。

想闻羌笛处,泪尽关山曲。地阔鸟飞迟,风寒马毛缩。

边愁殊浩荡,离思空断续。塞上归限赊,尊前别期促。

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且愿乐从军,功名在殊俗。

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

唐代刘长卿

怜君异域朝周远,积水连天何处通。

遥指来从初日外,始知更有扶桑东。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从兄

唐代刘长卿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唐代刘长卿

月晦逢休浣,年光逐宴移。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寄别朱拾遗

唐代刘长卿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送舍弟之鄱阳居

唐代刘长卿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