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邵不疑厅薜荔及竹

宋代司马光

修竹非俗物,薜荔亦佳草。

村之君子庭,人来见逾好。

侵阶鹤胫细,缘壁龙鳞老。

纷披两疏翠,烟色宜秋早。

主人日对植,清风庶长保。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五首

宋代司马光

呈酿木兰春,江鲈白锦鳞。

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蓴。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难复加仆虽未睹

宋代司马光

琅菜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嘉客,不是陶家无馔钱。

和乐道再以诗见寄

宋代司马光

谏垣簪笔接英游,今日华颠昔日尤。

邂逅升沉皆是命,逍遥出处本无愁。

衡门不羡金门贵,藿食焉知肉食谋。

溟海榆枋各安分,蓬莱未必胜嵩丘。

酬安之谢药栽二章

宋代司马光

护根带土我亲移,荷锸汲泉君自种。

悦目宁将恶草殊,扶危或比兼金重。

送李学士使北

宋代司马光

征盖霜空迥,飘摇迎塞鸿。

虏牙侵海角,汉节下天中。

酒薄阴山雪,裘寒易水风。

边声不可听,归思浩无穷。

月下小饮

宋代司马光

美景赏心相值难,良宵四座尽儒冠。

月华过冷衣襟润,酒力易消樽俎寒。

自有笑谈供逸气,不须丝竹借馀欢。

坊楼五鼓欲催曙,桂影长先高兴阑。

初春登兴国寺塔

宋代司马光

雨过风清露气匀,林花变色柳条新。

为君作意登高处,试望皇州表里春。

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三

宋代司马光

夏屋封何处,山田有卧牛。蟠根走伊水,回首负嵩丘。

忠孝家风备,哀荣礼秩优。龙鸾舞宸翰,万古照松楸。

送五太祝知伊阙

宋代司马光

百里驭迎新令贤,儒经吏术尽家传。

天开岭阜竦双阙,地杂桑麻隘一种。

锦雉驯飞春陌上,雪凫高去夕岚边。

长才久屈君无限,所惜斯民受赐偏。

和昌言官舍十题·薏苡

宋代司马光

佳实产南州,流传却出瘴。

如何马伏波,坐取丘山谤。

夫君道义白,复为神明相。

厉气与流言,安能逞无状。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宋代司马光

楚江折逶迤,楚山碧参差。

王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

伐笔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陂无四垣,但以荷塘围。

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

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宋代司马光

耆老承风旧,比纶锡命新。

展禽安屡黜,原宪乐赏贫。

妨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

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怀翠亭

宋代司马光

高斋对秋山,平望殊不远。

虽违独往心,苍苍长在眼。

可嗟都邑游,终日红尘满。

宿石闻牧马者歌

宋代司马光

大河之曲多宽间,牧田枕倚长隄湾。

乌栖鹊散隄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

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

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

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

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酬次道板桥晚望见寄

宋代司马光

春来曾约醉河桥,深负垂杨千万条。

今日都门相望处,西风乱叶正萧萧。

初见白发慨然感怀

宋代司马光

万物壮必老,性理之自然。我年垂四十,安得无华颠。

所悲道业寡,汨没无佗贤。深惧岁月颓,宿心空弃捐。

视此足自儆,拔之乃违天。留为鉴中铭,晨夕思乾乾。

初到洛中怀

宋代司马光

三十余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

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

太平角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执酒

宋代司马光

执酒劝君君尽之,今朝取醉不当疑。

好风好景心无事,闲利闲名何足知。

宋代司马光

陇首红旌急,樽前悴幕重。

林端翻远刹,花外转疏钟。

夜寂清机发,春阑别意浓。

如何玉琴韵,并欲在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