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

题王羲之凤墅续帖

元代蒲道源

吴山佳处梵王宫,楼阁峥嵘出断峰。不见子云当日字,暝烟残照但闻钟。

洞山吟

元代吾丘衍

君不见愚公移山山不移,夸娥负山山不知。君不见钓鳌人归龙伯国,三山依然镇东极。

江流曲折吴越分,越山气接吴山云。吴山脉断凤凰去,玄洲鹤侣丹纷纷。

玄元之真人,挥手来玉京。蓁芜扫尽见真境,丹台紫殿何峥嵘。

鞭雷驱山走沧海,歘忽三山宛然在。俯看琪树玉柯明,不信人间岁华改。

洞山有洞何所之,天游万里那能期。无名仙老不可问,碧花瑶草草风吹。

我逢真人问真诀,笑指高堂□庄列。归来为赋洞山吟,他日披云卧松雪。

送金华何道心

元代吾丘衍

公侯秉鉴悬清空,群材照影青云中。垂天鹏翼忽九万,齐门弹瑟悲回风。

人生抱负岂得已,何况壮志欺英雄。昔君校书江山邑,官舍凄凉广文客。

尔来留滞吴山阳,薇花秋风几朝夕。万言杯水何足道,知己相逢各倾倒。

镜湖道士今已无,高阳酒徒亦烟草。我忆列仙乘太虚,君如邹阳长曳裾。

他年一笑复相见,吴山月色知何如。

十台怀古

元代吴师道

百花洲上姑苏台,吴王宴时花正开。半空画烛西子醉,三更铁甲东门来。

吴波渺渺吴山簇,不见娇嚬倚阑曲。丹枫落月怨啼乌,碧草东风惊走鹿。

阖闾丘墓相连处,应恨夫差迷不悟。断指千年血未乾,游魂夜哭台前路。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四

元代揭祐民

虎丘奠,西师安。念越栖,稽山完。国既逊,无胥残。泰伯祠,在江干。

过禹穴,碑勿欢。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六

元代揭祐民

笳鼓竞,铙歌长。王有灵,福此方。男吹笙,女协簧。抚琴瑟,升中堂。

惠我杭,时无疆。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五

元代揭祐民

王临襄,继踰淮。以所履,觇云雷。利建侯,雄基开。入图像,麒麟才。

视王仪,毋能侪。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一

元代揭祐民

泽欲流,强用兵。仁者师,无威声。持百万,如云行。令所出,时扬鹰。

不血刃,惟功成。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二

元代揭祐民

来南东,用生道。前旌旗,后盾纛。称兑戈,存障堡。上韬略,匪勇暴。

泯杀机,遂仁好。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 其三

元代揭祐民

东苍龙,入震泽。民胥生,道得国。始用牡,振太白。徐用止,田有获。

吴山高,著铭勒。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三

宋代萧立之

西山南浦住经时,又住吴山送落晖。燕子不知家近远,年年秋社一番归。

吴山谒祠

宋代谢翱

吴山坊顶戴高祠,禁地凄凉江水悲。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

黄鲁直有食甘念慈母衣绽怀孟光之句用为韵作五作以寄旅怀 其三

宋代程俱

吴山视诸山,耸秀若诸母。上有一段云,使我屡回首。

瀫水向浙水,凉飙生远漪。中有一双鲤,为传我所思。

高堂有华发,游子行当归。归欤不可缓,霜露沾人衣。

登富阳观 其二

宋代程俱

东吴山川少雄远,此中形势如江南。当年伯符亦浪出,三雄相视徒眈眈。

为朱仲昂题薛澹园竹

明代王璲

我家昔住吴山麓,绕屋曾栽万竿竹。

如今见画却题诗,忆在山中春雨时。

暮云作团飞不起,空翠满衣秋欲洗。

何当重扫石床眠,一任露华凉似水。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其二

宋代汪莘

凤凰城里旧徘徊,村里吴山跃马来。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宋代汪莘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

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

凤凰城裹旧徘徊,村裹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与苏州守十诗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为韵

宋代周麟之

吴山濯濯烟鬟青,湖水练练光绕城。

城中主人目如电,爽气坐纳山水清。

千门鸣弦夜月静,四野垂颖秋云平。

试占古语咏侯德,一贤可当百万兵。

浣溪沙(登镇远楼)

宋代吴儆

寒日孤城特地红。瘦藤扶我上西风。一川平远画图中。江海一身真客燕,云天万里看归鸿。吴山应在白云东。

送戚秘丞典上饶钱监

宋代宋祁

左典吴山冶,行行榜客舟。

终无善宦巧,肯为著书愁。

别思都成恶,芳辰信易遒。

江南饶杜若,何兴奈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