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陶

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 其一

宋代吕陶

石穴虚深宛似房,石形方稳亦如床。千年知是谁人隐,一郡除非此地凉。

山外雨来烟色暝,林间风过药苗香。尘埃已断尤清寂,今日禅僧不上堂。

和陈图南安昌岩避暑诗二首 其二

宋代吕陶

岩前数步到幽房,岩里聊安息偃床。已得清风极潇洒,休弹白雪恐凄凉。

平时地籁乘空发,何日天花坠雨香。三伏屡来君莫厌,流年背我去堂堂。

和再游二首 其一

宋代吕陶

仙居殊不类樊笼,潇洒清凉皆可封。寒溜恰如扬子水,脩筠应有稚川龙。

云深况是门无客,人去惟闻鹤在松。向此却疑推律法,应钟何事代林钟。

和再游二首 其二

宋代吕陶

石门高下两相通,冰屋初开不复封。睡稳好攲方水玉,味清须试密云龙。

诗筒迭和难亲笔,谈柄閒摇屡折松。便写姓名镌翠壁,休论功烈刻华钟。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宋代吕陶

玉节重来镇此州,暂驱千骑上峰头。春阑好为良辰惜,俗乐谁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浑胜昔年游。登临赋咏知难再,持语乡人早借留。

南充县野翁亭

宋代吕陶

势利纷纷万虑侵,县亭聊可一登临。目前不近将迎路,尘外能消富贵心。

燕处自知如隐遁,纵谈谁更及浮沉。时平乐得常栖地,且向幽閒寄楚吟。

和义夫出文谷

宋代吕陶

羸马骎骎不厌驱,望中天势接晴芜。一朝偶适林泉兴,十里谁开水墨图。

枊线渐看金弄色,雪花犹见玉为柎。登临自得诗家路,寄语红尘莫讶迂。

云顶寺

宋代吕陶

秀巘层层一径通,秋来更植万株松。閒中日永宜禅性,望处云平见物容。

半夜起风喧地籁,何年说佛响天钟。尘埃满马游从隔,寄恨烟萝第几重。

云顶寺蹙云轩

宋代吕陶

寺枕山巅拥翠峰,幽栖更与白云通。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

晨霁最宜天浩荡,夕阴先觉雨冥濛。顷年曾坐盘陀石,不到轩前目未穷。

送唐诚老秘丞

宋代吕陶

越溪千里碧滔滔,匹马西游岂惮劳。文牍甚稀如吏隐,江山有助作诗豪。

和风尽日生眉宇,白发何年上鬓毛。好向尧庭露华彩,韶音方奏德辉高。

和晦甫答思道

宋代吕陶

策马悠悠倦往还,竹边林下举吟鞭。忙中对酒成閒客,老去逢春忆少年。

三岛月来清入牖,十洲波净碧涵天。归欤且共良朋赏,花未飘红柳未眠。

次韵周思道喜正孺过广汉二首 其一

宋代吕陶

霜台御史迥名藩,气象光阴动故山。此日郡中誇盛事,明朝堂上拜慈颜。

御香持去仍轻别,天诏飞来即召还。南北唱酬皆胜绝,一窥方识豹文斑。

次韵周思道喜正孺过广汉二首 其二

宋代吕陶

雁楼南畔报来期,远俗骈阗望锦衣。官府奉迎因直指,家庭喜乐是荣归。

款凭樽酌延谈议,密献囊封中事机。莫叹宦游多阔别,九重深待弼予违。

送东方子春归广汉

宋代吕陶

閒上层楼赋式微,暮云重叠雁南飞。三秋已有还乡念,十日那堪送客归。

世路最宜心似水,年华休叹露沾衣。一官拟得知何处,回首风标又阔违。

送周思道郎中通理益昌

宋代吕陶

闽见冤魄久艰伸,吾以仁心济不仁。十室苟能全一子,万家无虑活千人。

于公治狱门生相,韩厥成功世有民。阴德所施阳报在,莫叹孤宦老朝绅。

寄广汉周思道

宋代吕陶

雁桥古郡诚佳绝,熊轼名郎暂镇临。雨满郊原千里润,春归台榭百花深。

将迎意味烦清燕,閒暇工夫属静吟。若诧湖亭风物好,西邻犹有不平心。

和寄周郎中

宋代吕陶

省郎华发倦游时,却忆当年一布衣。仕路更劳何足恋,家山可爱不如归。

吟中斗绝红尘味,静里能延白日辉。某水某丘真旧物,春来赢得掩重扉。

和陈图南州学石柱题名之作三首 其一

宋代吕陶

方柱镌题谁厌频,三年还见一番新。姓名已载推前达,行列犹虚待后人。

清世云霄如坦道,壮夫思虑惜青春。琼瑶定得连城价,至鉴从来不贵珉。

和陈图南州学石柱题名之作三首 其二

宋代吕陶

雁塔题名故事存,泮宫镌柱又增新。十行诏下方求士,千佛经中定有人。

锦绣燐斌涪水画,风雷变化集英春。公卿皆向此途出,岂待区区佩瓀珉。

和陈图南州学石柱题名之作三首 其三

宋代吕陶

匠氏磨砻用力勤,先生序引亦清新。尺书已报泥金帖,丹字仍题衣锦人。

桂籍共誇亨有路,泮林无倦诵于春。东川素与西川敌,又见荣名上翠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