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淳

黄河晚渡

明代唐之淳

下马垂鞭更整衣,晚风吹面不多时。打将双棹过河去,新月已生杨柳枝。

次日过安山湖

明代唐之淳

泰山兼鲁望,积水与河通。月白开鲛室,天青出贝宫。

舟航云物外,郡邑有无中。旅泊无愁晚,终宵野烧红。

雨中遣兴二首 其一

明代唐之淳

举觞问酒亦何如,四月初连五月初。出水大鱼看处好,望晴乾鹊报来虚。

睡多梦熟还乡路,湿久蜗沿插架书。安得此身轻似鹤,云头松顶寄巢居。

邳州八景 其二 仙掌晴霞

明代唐之淳

何处丹霞似赤城,仙人掌上最分明。若非玉女裁衣罢,定是天孙织锦成。

孤鹜齐飞天欲雨,断桥斜映夜还晴。会须绝顶营茅屋,采作朝餐咽日精。

邳州八景 其七 鱼亭晚钓

明代唐之淳

亭前不改旧山河,落日垂纶感慨多。客至已非金谷会,风来犹起晋时波。

珊瑚摧折遗蒲柳,锦帐荒凉长薜萝。更莫临流奏长笛,渚花汀鸟奈愁何。

蓟门秋色得消字

明代唐之淳

秋色望中消,黄微伴碧寥。阵边窥万骑,猎处落双雕。

云白初翻海,虹销半掩桥。已今添客恨,仍值雨休朝。

答友人

明代唐之淳

峄阳之山看孤桐,昔来春初今暮冬。天寒日薄河水冻,圯下不逢黄石公。

州城之南古儒宫,老屋数间围破墉。入门穹碑立四五,石黑字青苔藓红。

中有一士瑰而颙,问之姓名无极翁。自言少壮取科甲,明光奏赋声摩空。

运移世改双鬓秃,寄食齐鲁如萍蓬。见我揖我邀我坐,示我新词兼古风。

读之琅然合音度,如列牺象鸣笙镛。乍疑渊源泻江汉,浩浩万里来朝宗。

又惊百卉兢春媚,秀者杰出惟孤松。赠我雄文更奇绝,组织经史成山龙。

俄然谓我古作者,愧我所得非所蒙。是日积雪明远峰,夕霞照作青芙蓉。

空庭马嘶客当去,邻壁鸡啼人晓舂。子坐皋比咏芹藻,我走南北如宾鸿。

区区聚散何足恤,独有道义能初终。酬子短歌歌未工,冻墨著纸书秋虫。

城南有酒薄如水,与子一醉三千钟,下视粗俗犹盲聋。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一

明代唐之淳

暖日轻风古道傍,平原宿草正茫茫。过桥驿听津亭鼓,隔水船窥估客樯。

圯下无人邀孺子,小山有赋忆淮王。细思楚汉争雄日,此地今馀几战场。

奉和公相群斋夜话之韵二首 其二

明代唐之淳

节盖重临日,辕门号令新。将才原不忝,文字更无邻。

箭射张山雪,谈生羽帐春。自惭门下士,训倡敢辞频。

独鹤

明代唐之淳

一辞伴侣出仙宫,孤宿孤飞任碧空。昨夜月明游赤壁,舟中逢著大苏公。

舟中四咏 其一 筚篥

明代唐之淳

昔向马前奏,今来船上闻。分明关塞月,吹破楚天云。

忆吴越风景 其一

明代唐之淳

最忆吴中与越中,四时风物总相同。夏田苗麦云头绿,秋水荷花酒面红。

调马冈前看夜月,呼猿洞口纳天风。于今忽作边城客,白草黄沙两鬓蓬。

江上

明代唐之淳

山峰如马浪如龙,巴雪消时春气浓。万里顺流东到海,石头城下合朝宗。

留别南涧公

明代唐之淳

几回投笔厌窗鸡,今日云边入马蹄。欲赴陈王燕平乐,还同李愬入淮西。

羽书烽火三方静,紫塞黄河一路题。喜得宠行诗句好,船头夜夜烛虹霓。

过清流关追和宋滁守林公石刻诗韵

明代唐之淳

乱后关山开王气,雨馀行李带春泥。鹁鸠啄椹蚕开簇,布谷催耕水没犁。

壁上好诗无客和,井边遗庙有乌啼。翻思野渡舟横处,只在滁州西涧西。

拟唐人游仙二首 其二

明代唐之淳

家住蓬莱第几峰,静如云水动如龙。九天官府无人到,八海山川有路逢。

岩畔牧羊曾化石,坐中吹饭或成蜂。夜来青鸟双飞去,寄得麻姑信一封。

泊两河口

明代唐之淳

叠浪龙鳞合,双河燕尾分。系船欹野树,炊饭煖春云。

鸡唱荒村得,沙崩永夜闻。明朝逢改火,熟食侑芳尊。

送贡士会试

明代唐之淳

别酒频频把,离弦款款听。旧霜枫叶赤,新雨柳条青。

月斧看修桂,牛刀试发硎。故山空蕙帐,谁照读书萤。

长安留题

明代唐之淳

晓阁疏钟午店鸡,客途风物剩堪题。

葡萄引蔓青缘屋,苜蓿垂花紫满畦。

雁塔雨痕迷鸟篆,龙池柳色送莺啼。

前朝冠盖多黄土,翁仲凄凉石马嘶。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其二

明代唐之淳

松上好山川,曾游二十年。云连双树下,天与一僧传。

海日生斋钵,江华起法筵。杨林烦与问,何日买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