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纻歌

唐代李贞

吴娃二八罗縠轻,皓腕玉指弹秦筝。七盘一曲四座惊,垂手顿足如有情。

左按右拍旋风生,纤尘不动念态情。可怜一顾倾人城,盛情不再西日倾。

常恐零落悲秋英,及今踏歌莫停声。

江南曲

唐代李贞

江南二三月,花满清溪路。桥边步障移,柳外香车度。

三五游春女,形影私自顾。看妆照水立,羞人入花去。

攀条每怨风,斗草从沾露。为问东家姊,明月游何处。

生恐早鸦啼,无计留春住。

闻笛

唐代李贞

黄彭湖边吹暮笛,浦云不飞江月黑。寻常一听自堪悲,况是天涯归梦夕。

江声呜咽如不流,败芦拍岸风飕飕。刻羽已惊栖雁起,流商还接断猿愁。

馀音如缕凄然久,逐臣迁客皆回首。城南思妇泣关山,塞北征人怨杨柳。

东舷西舫寂无哗,一片蒹葭带露华。故园今夜罗浮月,落尽寒梅几树花。

望湖亭

唐代李贞

日晴江暖南风吹,蒲帆饱风如鸟飞。晨征正背南浦去,夕宿已向吴城归。

平湖浸天波淼淼,湖上长亭跨林杪。此时天宇正苍茫,数点遥山望中小。

孤舟前发闻疏钟,云边笑指匡庐峰。白莲早晚应重发,欲叩东林谒远公。

金陵感述

唐代李贞

白门杨柳正啼鸦,旧院春深锁落花。钟阜晓峰当殿出,秦淮烟水绕城斜。

空闻玉树传遗曲,难向乌衣问故家。昔日酒旗歌板地,几人轻舸载琵琶。

寄陈卧子司理

唐代李贞

佳人南国擅风流,越布单衫雅好修。鸿鹄九天终远举,芙蓉一水杳难求。

宝莲灯照千年室,玉树风生百尺楼。白苧歌残意何限,断猿奔雁不胜秋。

采莲曲 其一

唐代李贞

小姑戏弄潮,扁舟大于掌。手持青玉枝,撑入荷花港。

采莲曲 其二

唐代李贞

芙蓉照碧波,湛湛弄清影。何如舟中人,笑对菱花镜。

采莲曲 其三

唐代李贞

人言妾似花,只似莲心苦。折藕复牵丝,生为多情误。

刻张仲师遗稿感赋

唐代李贞

物在人亡风月残,一篇遗草墨花寒。可怜露冷猿啼夜,展向灯前不忍看。

从军行

唐代李贞

剑佩芙蓉秋水明,孤忠自许命全轻。长安一片笙歌月,不照卢龙塞外情。

庚辰广州七夕

唐代李贞

露滴梧桐叶易残,夜看河汉转雕阑。如何天上成桥易,不似人间行路难。

清明前一日

唐代李贞

辛苦遭逢廿载兵,双眸凝泪望神京。明朝又是清明节,麦饭谁供十五陵。

送黎美周北上

唐代李贞

四郊正多垒,白羽飞仓皇。孤城落日斜,画角吹寒霜。

君子事行役,驱车上河梁。居者立踟躇,行者多慨慷。

岂不重分手,男儿志四方。仗剑决浮云,弯弓射扶桑。

书生诚文弱,建树固难量。天子思颇牧,计日扫欃枪。

之子念国耻,一饭不敢忘。从来善用兵,战胜于庙堂。

愿言赞帷幄,我武用以张。

云淙为陈秋涛宗伯赋

唐代李贞

石梁跨奔濑,长夏似清秋。一水绕幽径,千峰当倚楼。

风来泉语近,云尽水光浮。莫恋东山乐,苍生望未酬。

閒居

唐代李贞

庭寒万籁寂,露白夜沈沈。遥对花梢月,时横膝上琴。

偶于今日事,识得古人心。笑指云边路,罗浮深又深。

壬午九日同卢乃来诸子登粤秀山

唐代李贞

九日黄花节,三秋白雁来。相携百雉上,长啸万山开。

木落呼鸾道,云生朝汉台。羽书飞正急,城角暮吹哀。

奉赠苏宇霖相国

唐代李贞

出门不返顾,遑问铁衣寒。自觉捐躯易,那知行路难。

燕山成绝域,江右是长安。为问萧丞相,谁登大将坛。

和邓虚舟镜园诗

唐代李贞

海上书频去,松间石屡移。阁邻仙子宅,名拟习家池。

客到应留饮,谁堪共和诗。参天金粟影,宁羡桂林枝。

九日登黄岭

唐代李贞

西风吹雁群,万里尽寒云。羽檄正南下,悲笳不可闻。

黄花迎客笑,红树共人醺。懒纵风尘目,青山且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