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偶题二首

唐代刘言史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嘉兴社日

唐代刘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席上赠李尹

唐代刘言史

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

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弼公院问病

唐代刘言史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惜花

唐代刘言史

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

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代胡僧留别

唐代刘言史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唐代刘言史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

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玉京词

唐代刘言史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葛巾歌(贝州漳南县赠杨炯燗)

唐代刘言史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

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谷鸟衔将却趁来,

野风吹去还寻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

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雨。临汝袁郎得相见,

闲云引到东阳县。鲁性将他类此身,还拈野物赠傍人。

空留棁仗犊鼻裈,濛濛烟雨归山村。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代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立秋日

唐代刘言史

商风动叶初,萧索一贫居。老性容茶少,羸肌与簟疏。

旧醅难重漉,新菜未胜鉏.才薄无潘兴,便便画偃庐。

送婆罗门归本国

唐代刘言史

刹利王孙字迦摄,竹锥横写叱萝叶。遥知汉地未有经,

手牵白马绕天行。龟兹碛西胡雪黑,大师冻死来不得。

地尽年深始到船,海里更行三十国。行多耳断金环落,

冉冉悠悠不停脚。马死经留却去时,往来应尽一生期。

出漠独行人绝处,碛西天漏雨丝丝。

竹里梅

唐代刘言史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观绳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唐代刘言史

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广场寒食风日好,

百夫伐鼓锦臂新。银画青绡抹云发,高处绮罗香更切。

重肩接立三四层,著屐背行仍应节。两边丸剑渐相迎,

侧身交步何轻盈。闪然欲落却收得,万人肉上寒毛生。

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下来一一芙蓉姿,

粉薄钿稀态转奇。坐中还有沾巾者,曾见先皇初教时。

春过赵墟

唐代刘言史

下马邯郸陌头歇,寂寥崩隧临车辙。古柏重生枝亦乾,

馀燎见风幽焰灭。白蒿微发紫槿新,行人感此复悲春。

夜泊润州江口

唐代刘言史

秋江欲起白头波,贾客瞻风无渡河。

千船火绝寒宵半,独听钟声觉寺多。

偶题

唐代刘言史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

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初下东周赠孟郊

唐代刘言史

鹤老身更卬,龟死壳亦灵。正信非外沿,终始全本情。

童子不戏尘,积书就岩扃。身著木叶衣,养鹿兼牸耕。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十发九缕丝,悠然东周城。言词野麋态,出口多累形。

因依汉元寮,未似羁细轻。冷灶助新热,静砧与寒声。

断蓬在门栏,岂当桃李荣。寄食若蠹虫,侵损利微生。

固非拙为强,懦劣外疗并。素坚冰蘖心,洁持保坚贞。

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惭将衰末分,高栖喧世名。

送僧归山

唐代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祭汾阴乐章

唐代贾曾

蠲我渐饎,洁我膋芗。有豆孔硕,为羞既臧。

至诚无昧,精意惟芳。神其醉止,欣欣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