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

独酌

清代陆炳

迢递云归山,徘徊日沈阁。鸟还月渐明,空庭何寂寞。

客思苦无聊,衔杯成独酌。酒狂起欲舞,拔剑摇霜锷。

意气如河山,平生重一诺。如何反覆情,大义同糟粕。

弃置勿复言,贫当甘藜藿。

印无数

清代黎士弘

亦何累累,亦何辈辈。大者丞相尚书御史大夫章,细琐参军丞簿尉。

大笥小簏声琅琅,还想当时尽朝贵。书生白面朝典铨,夕卷黄河拥高旆。

豪奴千指坐索人,巨室高门闲过醉。一丸已堕睥睨墙,烧烛侯家方嫁妹。

楚猴虽沐冠常裂,《春秋》大义应书贼。岂有中心事主为国恩,日日雕铜分暴客。

生不足怜死不惜,阴风吹满秋灯湿。狼籍头颅杂土飞,独余废印高屋脊。

赠顾进士复初

清代程廷祚

宪庙昔临御,恩波覃八极。涣汗其大号,丘园交束帛。

维时承平久,化成迈往昔。里巷闻弦歌,穷陬务修饬。

闻命各戒装,争先赴上国。儒冠既峨峨,征车复奕奕。

或怀随侯珠,或握荆山璧。或披兰苕新,或掣沧海碧。

鸣佩集丹陛,心情接虹霓。就中星斗寒,钜儒出无锡。

读书破万卷,性同杜氏癖。著述穷岁年,钻研入无隙。

宣尼生周季,仰窥王迹熄。然后作《春秋》,万古垂法式。

笔削见是非,义存三代直,当时游夏辈,欲赞空太息。

如何后世人,无端奋私臆。丘明见国史,事实颇能核。

傅会虽有时,网罗著劳绩。齐鲁多陋儒,厥惟高与赤。

邹夹未有书,莫由问得失。三家遂鼎峙,左氏仍后植。

自兹口说腾,圣经嗟晦蚀。功令尊胡氏,学子守之墨。

首先革周正,先圣宁蹙额。一褒复一贬,诪张令人惑。

褒贬本所无,安用常唧唧。忍使日月光,蔽亏重云黑。

先生蹶然兴,扫除不遗力。百家咸披靡,似用大师克。

煌煌大事表,卷轴日盈积。发愤阐阙文,尘埃教荡涤。

曲说从此废,禾稼驱螟螣。上则考天时,殷勤补长历。

下则综形势,聚来图疆域。僣礼与败度,乱贼暨戎翟。

事事关大义,胪列各就职。载观交兵篇,往来正如织。

旌旗犹在眼,开卷若凭轼。晋楚争夏盟,宋郑困行役。

向戌忽弭兵,难免司城责。五材民并用,戒惧存法则。

霸统经再变,王猷竟永塞。人欲日横流,瞻乌更谁适。

窃取有深意,肯令鲰生识。君书出虽晚,重到杏坛侧。

钟磬铿然鸣,清音动四壁。忆昔鸿词徵,余亦预末席。

客居郊坛西,颇爱厥境僻。凉风下庭梧,朝昏玩义画。

冥会待悬解,忽然尘虑释。与君偕罢归,十载卧泉石。

著书曩未成,今也喜大获。假令留青琐,兹业谅俱寂。

深荷皇天慈,慨然增感激。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 其十二 驸马祠

清代缪徵甲

半间堂开朝无人,蟋蟀声里飞边尘。都尉忧时书早陈,匪曰直臣臣国亲。

封章数上不报闻,臣心已尽臣乞身。鹿车夫妇归如宾,宫花蛾钿不再匀。

夫耕妇锄侪齐民,孝我父母睦我邻。五丈夫子皆麒麟,询以国事不启唇。

骑驴湖上养晦遵,富贵于我如浮云。粉侯之中绝等伦,观山死战公裔孙。

大义奕叶犹能伸。神弦侑食祠明禋,灵风尽日吹溪蘋。

读常君殉难遗诗题后

清代周廷采

黑风摧营云破墨,慷慨从军命如纸。上马杀贼贼势众,此日常公为忠死。

伊昔常公来辽东,挟策上奏长安宫。秋月春风称意日,天街十里香尘红。

一麾远赴巴蜀道,到处甘棠思拜召。蠢彼丑类稽天诛,蚁自营营蜂亦闹。

常公矢劳供转输,性命直与刍粮俱。何来鼠子敢窥窃,横刀裂眦争须臾。

乃知大义发大勇,科第须教名节重。尤荷天朝报锡殊,生气如存死无痛。

诗编磊落钦璠玙,报国不愧文章誉。读公遗诗酹公酒,大星晱晱灯残孤,金旂风辔公归乎。

王文成庐山磨崖碑歌

清代周龙藻

彭蠡日夜闻涛声,庐山一柱中霄擎。昔贤磨崖纪功处,辉赫常睹风云生。

威武巡游政本乱,如木欲朽百蠹萌。逆藩桀黠伺神器,潜沟肘腋资逢迎。

无端卫卒革旋复,公卿坐视不敢争。叛书仓卒闻阙下,庙谟束手愁用兵。

阳明一老据赣右,钩钜每信机先精。平生讲学能善用,遇事权略真纵横。

渔舟得脱神所护,誓集义旅吞鲵鲸。捣巢谋定乘间入,狐鼠画出城圮倾。

牵率还救胆已破,虫臂浪拟当车撑。太守燎须屹不动,桅攒帆凑轰天惊。

樵舍一战元恶缚,东南反气从兹清。军回直凌绝顶立,宴劳将士亲题名。

字体怪伟大于斗,长与山骨同峥嵘。荥阳太史远游返,箧藏拓本浮光晶。

朝来出示心目悚,遗烈犹叹流宗祊。何哉媒蝎肆众口,学术勋业纷讥评。

试思勤王檄初发,中外疑忌蜩螗鸣。安危呼吸待一决,非公智勇何由平。

自古成功居不易,异论宁足关重轻。好留读书台畔磊落一片石,洗尽史家诬谤大义千秋明。

芷云先生五十自寿集同人唱和诗成帙摄影置之卷端走诗索和为赋七言古一章答之

清代郑国藩

吾闻在昔长康氏,传神阿堵妙无比。忽从颊上添三毫,丰采弈弈弥可喜。

近世欧人重写真,凭虚摄影术尤灵。开镜对人光一闪,千态万状无逃形。

潜园主人大游戏,九老耆英变成例。映将道貌入诗篇,万人唱和当引年。

回思宦海升沈日,沧桑阅尽意索然。长乐老人空巧便,龙潜由来胜虎变。

高筑归云作桃源,文苑逸民合并传。君不见五斗辞官陶渊明,西畴归去全天真。

又不见王官遁迹司空子,累诏连徵誓不起。千古大义天地间,耿耿丹心照青史。

等身著作况如君,过眼富贵本浮云。他日团扇家家画,试把见见證闻闻。

题沙定峰读史大略后

清代张洵佳

读书明大义,忠孝淑□多。时务要穷究,朝章宜蒐罗。

此是真学业,勖哉毋蹉跎。宋儒讲性理,探索常入魔。

即使索之精,于世又如何。汉儒勤考据,万言辨一字。

即令辨之详,未必济平治。后有好学者,獭祭矜腹笥。

图书翻满床,自作还自注。诘曲无和音,落索无生致。

谓之阳湖派,矜奇树一帜。卓哉定峰子,读书怀大志。

一部十七史,穷究古今事。其论既宏通,其才复恣肆。

可惜广陵散,遗响无人嗣。

鲁仲连

清代张洵佳

战国有高士,名曰鲁仲连。身处危城中,志气独岸然。

不帝虎狼秦,大义执之坚。然亦有天幸,无忌突来前。

一战走秦军,邯郸得保全。否则孤城破,先生亦赧颜。

不特赧其颜,首祸将归焉。空言获实效,成就殆有天。

惟其胸襟旷,富贵藐云烟。功成不受赏,所以为高贤。

读留侯传书后

清代张廷寿

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副车一击之,大索咸阳地。

亡命竟保全,此事关天意。圯桥黄石公,踪迹太诡异。

一卷阴符经,作用判为二。何须从景驹,无宁事刘季。

长事帷幕间,六合收指臂。复韩宜说楚,抗论明义利。

横阳君成贤,敢请归以事。天心固有在,成也中道弃。

谒者高阳生,倡立六国嗣。窃念六国中,韩宜拜其赐。

胡为借箸筹,竟拂此君议。立韩终不久,适为楚所饵。

以是知侯心,计之亦巳閟。鸟啄既堪悉,鸱夷更可愧。

鸟尽弓不藏,终招人主忌。信何囚且醢,此事由自致。

百尔方寒心,况敢居尸位。四皓荐诸庭,可代厥躬悴。

岂慕万户侯,谷城聊自庇。明哲能保身,辟谷实虚伪。

归化城谒关夫子庙

清代张鹏翮

龙沙绝塞建公祠,正气森然仰令仪。直节可兴天下士,纯臣不愧古人师。

平生心事同天日,百代明禋荐岁时。闻道遐荒能报德,千秋大义重追思。

读经口占

宋代陈耆卿

盘诰通凡民,风雅出贱隶。

后世诸老生,怀疑以没世。

喧呶挟训诂,洋溢满天地。

多闻岂无取,大义恐憔悴。

譬彼医之工,用药不相比。

未足以愈病,或者反致崇。

我欲刊众讹,引之於平易。

当世无圣人,谁其哀此志。

我爱淳安好 其十

宋代陈晔

我爱淳安好,百方民力宽。役胥遵大义,讼牒上狂澜。

公赋争先入,穷阎可奠安。从今滋向化,为政不因难。

老友马季立孝廉挽诗

清代沈曾植

故旧随流水,山川黯夕阳。儒风于世尽,经苑喟人亡。

懿子姱修素,翻来讲肆翔。高斋凭楚望,笃论警梁亡。

大义甄刘贾,前闻总赵汪。情能综五例,询或迨三商。

荀况居齐久,颜先悯楚伤。飘零仍祭酒,孤愤郁中肠。

一纸传邮寄,千言砭俗刚。白头逢异俗,素愿{言历力换屰}同方。

岂意晨星散,俄然宿草长。赴来邻笛断,哭罢寝门凉。

庾令江楼换,文翁石室荒。虫沙时共化,麟角学谁昌。

纪叟聋焉在,曹褒视益茫。悲来偕《五噫》,怨极怼双王。

浑沌无愚智,乾坤积痏疮。一哀回白首,来世更何彰。

浯溪碑

清代喻文鏊

青骡蜀栈尘冥蒙,鸲之鹆之鹃血红。太子誓师洗国耻,一呼万旟千麾从。

芟夷巨难歼群凶,宗社已奠京西东。天心祚唐齐送喜,匕鬯不丧功业崇,功成何有日再中。

胡为高台灵武筑,至今遗恨填襟胸。征缮立圉昔所许,揆之先后宁相同。

抚军监国申大义,以权济变欺群聋。凤辇空回剑阁峰,梨园已散上阳宫。

西内零落荒烟丛,金铺绣涩苍苔封。鹦鹉问安舞马泣,厩奴唇舌谁为攻。

兴庆楼头瞻日角,父老呼拜空欢悰。处人家事非仓卒,山人不齿尺寸功。

灵武筑台非善始,西内深闭难善终。据后观前可知矣,史家载笔谁从容。

鲁国擘窠道州制,其义终要森苍穹。千秋兴废那可讯,寒雨漠漠霏长空。

王华姜哀词

明代陈恭尹

大风覆鸟巢,有雏东南飞。妾生始三朝,将军陷重围。

臣忠子孝死,父兄同日糜。城中数万人,斩掠无一遗。

男为刀下肉,女为爨下泥。阿母任夫人,毁貌为僮奚。

纳妾于中怀,祝天儿勿啼。诚祷理或应,凶祸中脱离。

奔走依诸姑,不幸先而摧。丈人为侯公,孤子未及期。

抱儿揖阿母,愿得相提携。阿母左乳儿,右手与妾乳。

中间缀两泪,不绝陨如雨。六岁教妾书,八岁教针缕。

十四女工成,馀巧及弦柱。生世本将家,上马殊跋扈。

秋千及围棋,事事过俦伍。阿母虽暂欢,亦约之规矩。

时时垂训言,言言称阿父。十七母捐背,妾念不欲生。

阿母与父兄,节烈当谁明。食则忘酸咸,衣则忘炎凉。

忍死待须臾,岂复有他望。侯公后夫人,有弟曰赵公。

结客满天下,好义为士雄。建牙古雁门,白马如游龙。

侯公家固原,音问时交通。闻有代州骑,欢跃趋堂中。

玉帛杂遝陈,箫鼓何逢逢。姊妹私相语,此事来何从。

侯公发书喜,顾妾言从容。阿舅为汝媒,嘉礼今来降。

云有屈氏郎,才妙时无双。闻命掩耳走,面颊为之红。

良吉既有期,妾岂得自专。兼云盛文藻,私心亦惬焉。

先君与母兄,庶几藉言传。固原至代州,长途弥三千。

后车载帐幕,导骑明旌旃。和铃鸣我侧,悲笳纷我前。

与君为兄弟,恩义相缠绵。方君读经史,为君缉韦编。

方君弄柔翰,为君拂华笺。君歌妾按节,君琴妾操缦。

君行妾接迹,君立妾比肩。当坐共茵缛,当酒共杯棬。

当镜共形影,当食共芳鲜。当烛共更漏,当月共棂轩。

于梦共所适,于心同所怜。君母在岭南,妾得不言旋。

北风缩马毛,驱之出雁门。产女未弥月,怀中尝苦寒。

忆我初生时,念母涕涟涟。北首出云州,东路从幽燕。

柁舟下直沽,天冻泽腹坚。水工日椎凿,冰利舟为穿。

挥鞭历齐鲁,南渡逾长川。时登秦淮上,怅望东南天。

烹我榆肉羹,开我蒲桃尊。为君慰劳倦,中夜鸣清弦。

东南诚水国,舟路多洄沿。举首辄触篷,引足即抵舷。

妾本鞍马人,动止颇非便。炎洲况蒸湿,恒虑不自全。

既至见君姑,霜鬓无一玄。子妇堂下拜,姑喜倍万千。

鸡鸣天欲晨,妾起拭衣巾。上堂问安否,下堂膳羞珍。

承志于未形,纤细敢不勤。小姑与叔姒,爱我逾所亲。

君家朋好多,一一皆令闻。切磋及文笔,相与期千春。

从容论前烈,及我先将军。每从壁后听,慰幸窃自安。

苟活二十年,微愿今获伸。昔我母夫人,同穴情所敦。

岂不以妾故,忍死为后殉。男生图嗣续,女生亦何云。

但令父母兄,大义炳无泯。妾敢恋今乐,而忘昔苦辛。

赋命固有涯,皇天良不仁。既孕不终育,凶疾婴其身。

上负七十姑,供养谁朝昏。下顾所怜女,肝心毒如焚。

鬼伯一相催,欲留终无因。愿君垂令名,妾下报二人。

寄赠卓火传传经堂歌

明代陈恭尹

卓侯寄我一尺书,细行小字千言馀。开缄意气溢毫楮,烟云缭绕生吾庐。

鸟翼欲搏南溟浪,剑锋直射牛斗墟。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节下韦布,草野高谈皆庙谟。

天南地北未相见,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献今未坠,君门累叶名通儒。

况闻忠烈有令祖,月黑归家夜骑虎。燕山潜邸龙未飞,一流南移真逆睹。

终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躯共殉主。文皇儿戏视方黄,独谓先生言可取。

时殊世易三百年,儿孙尚守高曾矩。堂开吴越号传经,四方投赠诗盈庭。

吾闻六经之传有明晦,时晦则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汉,蝌蚪尽作丝竹声,至今大义如日星。

善传善述必有以,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城颍

明代区大相

停车指城颍,芳躅何缤纷。巢许既高蹈,千载离垢坌。

如何遗羹子,纯孝至今闻。揖让君臣全,愤争骨肉分。

积憾天性蚀,微言大义存。至情在感发,口舌徒云云。

荒隧沦故道,薄采奠孤坟。寄言茅焦者,颍谷有馀芬。

欧阳文忠公修

明代林弼

文忠俊迈才,身值熙盛世。侃侃树忠节,堂堂决大义。

文章擅家法,浮靡振时弊。四贤称庆历,重轻实公系。

补衮成天功,荷橐裨国是。平章五代史,炳若春秋义。

天方昌斯文,公获申厥志。台阁讵为宠,郡县岂云弃。

所思在稷契,君臣尧舜似。六一漫自名,醉翁聊自记。

汝南终老心,西江敦本意。风流与文采,至今光后裔。

我来郑公乡,怀贤增仰企。崇祀属多故,揭虔慨无地。

低头拜东山,千仞郁苍翠。

南上述怀 其二

明代陈邦彦

薰风起南溟,扬帆指京国。授衣兼暑寒,轻装任羞涩。

亲闱既捐弃,远游今亦得。中馈属久虚,有妾侍巾栉。

儿女各稚幼,大者仅成立。颇亦解大义,不作牵衣泣。

但嘱蚤来归,毋为恋天邑。我家本单微,笔耕岁自给。

非关慕荣膴,其如值倾侧。乱流如未济,孤舟逝安适。

著书三十篇,字字挥血汁。持此献彤廷,太仓馀一粒。

群策倘辐辏,济时尚有及。微志苟获伸,怀哉即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