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

清潭八景为朱景云宪副作 其七 广济晨钟

明代朱诚泳

祠光曙色两平分,山下蒲牢到处闻。听说年来农事好,野人迎赛尽朝曛。

过广济

宋代李彭

不到梅川已十年,市桥官柳尚依然。追寻耆旧知谁在,触拨清愁不欲眠。

兰若霜钟犹唤睡,平阳宰木上参天。倦游客子心无际,眼尽岗原起暮烟。

广济道中

宋代王之道

晓日挂林麓,秋风入涧阿。

野禽飞自语,田父笑相过。

村畽仓箱富,山蹊芋栗多。

一鞭聊策蹇,驰上小罗坡。

和彦时兄赠王广济

宋代王之道

往矣古循吏,贤哉今长民。

牛羊归落日,桑柘殿余春。

共学知名久,相逢见面新。

疮痍赖休养,犹喜见斯人。

阮郎归(和广济王宰二首)

宋代王之道

玉绳低转斗阑干。欠温春酒寒。夜长风劲怯衣单。有人哦二山。

蟾欲满,雁初还。桃花微破颜。枕痕犹带断红残。无言心自闲。

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

唐代齐己

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卷开锦水霞光烂,

吟入峨嵋雪气清。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应怜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

过广济圩三首

宋代杨万里

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

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

过广济圩三首

宋代杨万里

桑畴一眼郁金黄,麦垄千机绿锦坊。

诗卷且留灯下看,轿中只好看春光。

小华阳歌

清代钱载

明代华亭高检讨,磬山之石为笔山。第八洞天睹彷佛,群仙门辟群峰闲。

大茅最高屹南立,中茅小茅西北环。上馆洞西大茅对,中馆下馆寻松关。

东西楚王涧相隔,合流洞水疑琤潺。积金峰小实磊砢,龙池晰蜴飞应还。

上洞下洞极蚛蛀,七八洞透兼升攀。岂惟泉东崖若劈,深入几步穷源艰。

横瓦三寸高及半,阳阴仅寸罗孱颜。最高之阴白玉片,晃朗叆叇心为闲。

数传未落广济库,吴镇非我图犹悭。试摩长史左纽桧,采药便踏秋苔斑。

广济桥四首 其二

清代丘逢甲

城东锁钥俨天然,雁齿虹腰递接连。一水官如分界守,四朝人不及桥坚。

长消难准仙无碣,开闭当关吏有权。何处骑牛寻醉汉,凤凰山上日云烟。

广济桥四首

清代丘逢甲

垒洲廿四水西东,十八红船铁索中。世变屡新潮汐改,驿程依旧粤闽通。

五州鱼菜行官帖,两岸莺花集妓篷。莫怪桥名工附会,江山原已属韩公。

广济城楼宴集追和云田宪副韵呈熊府尊时筠寇初平扳筑方就 其一

明代符锡

时危城守缮于年,童子能歌郡伯贤。累石层台云汉出,滨江飞槛凤洲连。

委蛇退食开尊暇,徙倚晴空放睫便。反侧自堪清净理,淮阳几许借高眠。

广济城楼宴集追和云田宪副韵呈熊府尊时筠寇初平扳筑方就 其二

明代符锡

贼埶筠山火始然,风尘腹里亦诸边。王师幸忽收残孽,使节遥临感去年。

此日台隍劳捍屏,他时氛祲净江天。卜居有约还兼倚,生计无劳问郭田。

九日同欧博士顾鸿胪兄弟李明府郑张二光禄邵孝廉登广济寺藏经阁得阳字

明代黎民表

禁柳宫槐拂地黄,双林风日入重阳。莲花才吐千灯燄,白玉羞簪两鬓霜。

画手难忘金粟影,禅栖为借赞公房。茱萸满地应相笑,肯负东篱此日觞。

李勉之摄广济尉

宋代董嗣杲

我滞湓城每自怜,相逢相倚杖头钱。

盍簪愁想年穷夜,览镜羞称壮士年。

萱草满阶堪寿母,梅花绕屋可名仙。

近家何往非安地,又买槃塘对岸船。

舟滞大通得同使宋今础书知至广济相需多日

明代郭之奇

经时予跂日心忉,一苇难航自郁陶。无那三秋销客路,遥知九辨入君骚。

登山临水方悲远,暮雨朝云复赋高。我亦离歌归楚调,安知清响发江涛。

广济寺

宋代吕陶

十年佛迹留于此,屈指山门皆所无。今日清诗重褒述,禅林又复有犀渠。

谢广济篆咏怀 其一

清代吴森

尽瘁已四载,不觉心神疲。君恩贳劳勚,就闲遂初衣。

霜啼释重负,卓立当风嘶。眷言念畴曩,翩翾振羽仪。

车马与梧桐,盼睐生光辉。恨无凌霄翮,青云难等期。

兹焉得收身,幸未隳涂泥。

谢广济篆咏怀 其二

清代吴森

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菽水缺常供,音问亦窅渺。传闻阿母悲,倚闾忘昏晓。

弱息汲井回,孤孙索饭恼。复有九男女,婴婴母怀抱。

嗟哉行役人,投笔太草草。

谢广济篆咏怀 其三

清代吴森

量移来梅川,乃与浔阳邻。浔阳故乡郡,嘉会难重陈。

白亭问烟月,萧萧愁煞人。人亦无所忤,地亦无所恋。

乡书拜使者,拜罢泪如霰。寄声谢高堂,莫问胡威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