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送夏黄门参议湖南

明代庄昶

兰芷随舟到楚都,黄门风采动江湖。行藏易卦千年定,湘水离骚半字无。

忧国此民终一念,忠君万里只嘉谟。要知此去今明诏,也到山中起病夫。

谢氏八景 其一 芙蓉卓笔

明代庄昶

万古写不停,玄天无一墨。我欲往从之,苍苍本无色。

题画朱永隆吴大宜求

明代庄昶

两眼堪盲病老穷,横云当面唾青松。大风可怪悲歌甫,卷我山茅屋几重。

题蒙泉葡萄卷

明代庄昶

古今万妙真无穷,飞走动植皆化工。葡萄杨柳几千卉,尧夫老眼观物中。

蒙泉学士燕山杰,平生邵学王天悦。白头一睹甘州英,老痒欲搔搔未得。

濡毫大叫扫不停,墨花一放三千城。须臾万纸各飞动,累累总是皇极精。

相马无将九方处,不向骊黄论形似。要知花柳过前川,閒弄程家真意思。

入洪山 其二

明代庄昶

青春作伴入山来,花鸟平生不受猜。割断红尘雄剑在,肯教腰下绣生苔。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 其三

明代庄昶

何处江山真孟浪,狂拈一语一沈思。古今怪事都傩鬼,老病悲歌是节诗。

四海风花年过日,一元天地午初时。舜衣欲补深山卧,惭愧人间五色丝。

用韵寄黄提学先生

明代庄昶

白云反手亦青云,不把荷衣又盖君。万物且知皆可与,斯人能谓不同群。

一丝九鼎难偏重,伊傅皋夔也共闻。稽首故人知我意,山林朝市不须分。

九老图

明代庄昶

或弄瑶琴或酒壶,一人林下已难呼。相逢莫问知几否,九老深山世亦无。

题渊明归庄图 其一

明代庄昶

眼中晋鼎睨谁频,五柳归来别有春。若把君臣徒造次,辙环天下是何人。

华亭张博父子持司马书来且有求教之说于其别也诗以送之 其二

明代庄昶

古今父子蔡西山,君在西山父子间。千古路头休认错,海涯风月看君还。

舟中 其二

明代庄昶

百年高兴未全平,在处风流在处情。老梦到家还万里,小诗欹枕欲三更。

诏承君命羞吾驾,驿送官船愧客程。曙色满河船尽发,隔波天映海霞明。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 其一

明代庄昶

世务閒闻到寂寥,鸺鹠潦草得鹪鹩。谁真笑我长镵柄,斸断山腰枸菊苗。

雪蓬为盛行之作

明代庄昶

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墨梅一写几千万,鸡林交趾知其名。

南京小儿不晓事,相逢尽唤梅先生。一蓬有屋凤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

蜗牛半角祗藏头,我为量之刚丈许。不题偃月昼锦堂,扁作雪蓬聊尔耳。

北风大雪五尺深,无限傍人愁压死。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对儿女。

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篱边竹树往往佳,万个弓弰千鼠尾。

忽然几处鼎石根,便是悬崖活梅树。此时天趣不可当,谁人肯许同清狂。

花光补之己非敌,当时空有王元章。定山先生无一好,雪蓬老人当笑倒。

只有区区观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宪副陈瑞卿乃兄哀挽

明代庄昶

霜台共雨醉临清,许为难兄打墓铭。老泪遗碑空自洒,苍天豪杰偶虚生。

诸公斗印皆悬肘,此老何谁托请缨。他日我来寻八阵,敢题诗葛与新茔。

静观亭为南川先生题 其三

明代庄昶

微月此波寂,远峰何处青。我来閒与坐,不记是谁亭。

奉沈都宪和韵 其一

明代庄昶

岂无魏野忘情得,只有莱公著眼真。卑贱不知谁是我,谦光自信福膺神。

焚香诗读两三卷,洗手历开十一春。不尽长歌还短舞,典衣沽酒共比邻。

挽吴吕山 其一

明代庄昶

古今生灭谁与言,十二万年天一元。道人欲作吕山哭,一溪明月湖东轩。

渊明 其二

明代庄昶

五柳清风一布袍,百年风味也吾曹。古人岂必今人是,且放先生酒处高。

和王提学先生游茅山

明代庄昶

华阳今古未堪裁,我亦曾携拄杖来。禹贡无穷姬孔路,仙家此地老君台。

江山各做人间梦,天地同分太极贻。问讯茅盈无恙否,洞门痴倚碧桃猜。

梅花 其八

明代庄昶

真香妙影舞溪园,每共山人月一轩。全体等閒俱露却,莫言天地不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