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昶

次孤鹤老人观物亭坐雨 其二

明代庄昶

小阁题诗坐,高怀散远秋。风花聊沈谢,行止自轲丘。

野暝微孤树,江清著数鸥。与君真自厚,不是雨相留。

送李德孚林缉熙还南海 其二

明代庄昶

契合乾坤大,逢君胜白头。江山如会意,天道此停舟。

久大贤人业,稀疏软布裘。千峰不可见,明月在高楼。

游琅琊寺

明代庄昶

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

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

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

寿柳处士用美宣地官韵

明代庄昶

年华不敢去堂堂,老恋山光及水光。

尘梦几看浮世短,白云交付此杯长。

柳根怪石方床枕,眼底秋灯细字行。

小阮年年无限意,长江分遣到壶觞。

吊易羽士姜守一

明代庄昶

一鹤西来瘦有余,每将生死问何如。

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

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

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用韵寄黄提学

明代庄昶

秋老青山色更浓,年年此地问元龙。

狂搔短发孤鸿外,病卧高楼细雨中。

诗寄故人如见面,年过五十敢称翁。

何时许作西岩会,一日一壶倾一峰。

直沽

明代庄昶

匆匆光景到香醪,万里天涯两鬓毛。

北海风回帆腹饱,长河霜冷岸痕高。

寒城敛雾山俱出,老句横秋气亦豪。

拱北楼高沧海近,夕阳阑槛倚秋涛。

济宁舟中

明代庄昶

不管青天问去鸿,百年都只此杯中。

千家小聚村村暝,万里河流岸岸同。

远树入河留返照,布帆随力饱西风。

南来北往奔波地,留与儿童笑老翁。

舟中

明代庄昶

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

秋灯小榻留孤艇,疏雨寒城打二更。

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答李西涯

明代庄昶

十年风雨别长安,笑把无穷作梦看。

纵许浮云终日定,谁知去妇此心难。

蘋花采采江空远,湘水茫茫道路艰。

读罢《离骚》风偶急,钓船吹上子陵滩。

沈公见寄次韵奉答

明代庄昶

婆娑独对皇天影,谈笑都来俗子喧。

芥子须弥还我闼,千红万紫亦春园。

心无牛口干秦穆,迹继龙头愧邴原。

江上神龟尾方曳,放情泥淖不须掀。

谢天与改官汴臬幕东峤兄有诗次韵并寄

明代庄昶

梁国何曾还吓我,今人情或古人同。

电悬双眼欺秋水,髻拥三花御野风。

柱史官来头已白,醉乡逃去颊初红。

吹台独上高回首,各各溪河落照中。

题竹

明代庄昶

独行湘江浔,见此丛篁幽。

风雨日冥晦,万雀声啁啾。

垂垂正结实,恐为鹓雏谋。

岂无九苞羽,飞下十二楼。

延伫久不见,此意良悠悠。

我因王者瑞,极意垂鸿猷。

采之欲往食,道路阻以修。

问之在何所,乃古西康州。

西康有西伯,已矣三千秋。

至尊应昌运,致此能无由。

清时一再睹,咄哉何所求。

养庵为永兴马贞夫元题

明代庄昶

北岳霜雪干,玉汉强千寻。

南溟珊瑚枝,玄宫极幽深。

应谁见毫末,积效逾山岑。

抚卷得玩颐,隐几亦观心。

辞琢岂白玉,受厉须黄金。

无寐月自生,无觉日自沉。

回首人间世,坐骛复行吟。

枵然舍予琴,谁哉赏此音。

答周天庆用韵

明代庄昶

梦中换骨紫阳巅,又是人间五百年。江北人无今孔子,句容君是大茅仙。

武夷白首扶筇坐,太华青天枕石眠。傍柳随花通几日,可忘携手过前川。

叠前韵 其一

明代庄昶

迂腐年来笑壑舟,晓波不住夕波流。眼欺几卷留灯烬,钟散群雅落树头。

短发江湖天欲雪,长征土木路皆愁。惊湍数罟相连续,未许天机到白鸥。

徐光岳至 其一

明代庄昶

江寺留诗夜,今年又八春。溪山惟一我,肝肺更何人。

偶此来还否,相看梦与真。白头无限意,分付月溪滨。

乔节妇宗大希大祖母也 其一

明代庄昶

昼哭黄河泪未乾,人间此道本难言。冰霜岁月平生定,天地纲常后代看。

从一无人知大易,青天有铁铸心肝。我诗知更诸乔在,风节能无到不刊。

司训廖先生家观菊 其三

明代庄昶

短篱黄菊满秋晖,把酒相看醉不违。却道我家元自有,帽檐不与一枝归。

送李德孚林缉熙还南海 其一

明代庄昶

细雨桄榔树,清泉苦竹根。先生旧家业,风日短篱门。

归计携诸友,迎舟立两孙。能寻白沙子,同醉浊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