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洵

壬寅夏令纪事后歌

清代张洵佳

吾乡地势高,水田连山麓。不畏大雨霖,但畏骄阳曝。

今年交夏令,雨仅沾霢霂。秧针初插时,秧水已不足。

尚有未耕田,专待雨如瀑。何期一月来,痴龙竟藏伏。

青苗萎欲死,水田乾成陆。即欲播杂种,亦视土膏沃。

霖雨既愆期,安望种能熟。似此荒象成,争向县官告。

县官摇手言,报灾君且莫。国债急如火,更比骄阳酷。

杂税且加赢,正赋乌能缩。急将夏税完,免与施敲扑。

君国不暇顾,何暇顾民瘼。施赈官无钱,平籴仓无谷。

转瞬开冬漕,尔再毋轻渎。乡民闻此言,齐声问一哭。

龙砂大疫谣

清代张洵佳

妖云黑眚空中过,疫鬼被发当门坐。一家疫死两三人,竟有全家剩一个。

一个买棺出外走,皇皇然如丧家狗。家中死人无人守,涕泣请邻人,邻人尽摇手。

东家买棺,西家买棺,郊衢杂遝买已完。急觅一棺到家殓,尸虫出户人人见。

草草藏形,棺薄如翎,鲍鱼之肆有馀腥。亲友避面呼不应,其有贫者不能殓,则裹以草具代以门屏。

殡于田,田有黍。殡于山,山有主。仓猝之间无葬地,累累野厝同抛弃。

三伏暑,六月天。残骸腐骴蒸毒烟,淫霖恶血迸流泉。

饮之者立毙,触之者立颠。因之疫氛传染广大而无边。

有父老疾首蹙额而相告,曰疫深矣若之何。盍申醮祀驱邪魔。

钟鼓备陈,牲醴其罗。斋戒沐浴,祷尔于上下神,只谓可以消疹疠迓祥和。

岂知迪吉者少而遘凶者仍多。吁嗟乎,自古天心多慈厚,我有心香大如帚。

夜夜焚香礼北斗,亟拯疮痍登仁寿,千叩首万叩首。

华墅竹枝词三首 其二

清代张洵佳

棉花织布胜绵绸,江北人来市上收。有女家家勤早起,机中忘却未梳头。

华墅竹枝词三首 其一

清代张洵佳

十里横塘九曲湾,龙山才过又龟山。苏州路远常州近,吃着江潮语带蛮。

华墅竹枝词三首 其三

清代张洵佳

高乡最怕旱成灾,水种虽多未肯开。耘罢稻田新得雨,人人吃酒上街来。

二月初三日为先母忌辰舟中感赋二首 其一

清代张洵佳

屈指慈颜隔,于今十五年。劬劳怀死后,奉养缺生前。

兄弟谁劳力,妻孥转息肩。梁山风雨夜,惆怅抚琴弦。

西华阻雪度岁,东甫同年元旦以诗见赠,原韵答之 其二

清代张洵佳

与子三秋别,相逢岂偶然。真交输肺腑,古调托琴弦。

作吏偿初志,同门忆少年。嗟予沦落甚,宦海尚无边。

西华阻雪度岁,东甫同年元旦以诗见赠,原韵答之

清代张洵佳

客中仍作客,音信出门稀。比户炊烟冷,遥天雨雪霏。

盟心清不滓,作宦淡忘机。鲍叔真知我,高谈未忍归。

自三峰至兴福

清代张洵佳

兴福今重到,唐时寺有名。泉声幽涧滑,山色晚霞明。

穿径篁争出,窥人鸟一鸣。野僧癯似鹤,相揖淡忘情。

项羽掘始皇冢

清代张洵佳

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陵寝遍九州,从无发掘者。

可见古人风,明器尚陶瓦。盗贼不生心,至今崭如也。

自有秦始皇,殉葬竭阿房。暴羽首掘之,劫掠无留藏。

从此帝王陵,延祸逮汉唐。南宋祸犹酷,冬青种成行。

呜呼厚葬者,覆辙鉴毋忘。下以警士庶,上以讽帝王。

虎丘

清代张洵佳

虎丘丘甚古,名胜占千春。石健争驮佛,塔斜险压人。

夕阳明远岫,萧寺浪閒身。漫道称名假,真娘墓是真。

贾生

清代张洵佳

西汉右文治,间气产名儒。一推贾长沙,一推董仲舒。

其实王佐才,董犹逊不如。董氏谈王道,理尚悬诸虚。

贾生论治道,剀切握其枢。苟施诸实事,七国害先除。

其馀推本图,治可返唐虞。惜哉忤绛灌,谪向长沙居。

郁郁赍志没,身后丛毁誉。东坡好论人,曷不以身试。

时当熙丰朝,荆公正言利。章惇吕惠卿,附和俱得意。

何不迎合之,而亦触其忌。放逐老江湖,与贾复何异。

责己固已疏,责人无乃备。人才升降间,世运关隆替。

汉治不复古,端因疏贾谊。

周秦诸子

清代张洵佳

七国纵横时,奇才草野伏。长揖入深山,著书藏满屋。

各成一家言,淋漓摅蕴蓄。申韩尚刑名,老庄外尘俗。

深刻入毫芒,超旷豁心目。其馀诸子书,住处俱堪读。

即彼墨家言,智巧开新学。格物考工家,触类资先觉。

可见周秦人,著书皆名宿。祇惜挟偏锋,议论参纯驳。

所以承学士,每每束高阁。遐哉四子书,饫人如菽粟。

尼山与峄山,天外高峰矗。

佛入中国

清代张洵佳

明帝梦金人,顶上飞白光。因遣蔡愔辈,求佛至西方。

佛以一胡神,入梦感帝王。世言佛有灵,或即此滥觞。

其实佛无知,道法亦平常。佞佛者太愚,辟佛者太迂。

纵有生公法,难惑圣人徒。迹其不二门,与我不一途。

听其自生灭,不必加毁誉。我若梦金人,亦祇付蘧蘧。

太平公主

清代张洵佳

公主作牝鸡,宰相为走狗。抗颜揽大权,历代史无有。

公主号太平,嫁为薛韶妇。睿宗是其兄,武氏是其母。

临淄起义兵,曾与诛韦后。因此录微勋,睿宗待之厚。

权谲有母风,烜赫震朝右。进退百僚时,一言听可否。

宰相六人中,五人出其手。裙带煽雌风,骨肉生谗口。

并欲废太子,事败始缳首。唐代女祸多,后妃居八九。

未有一公主,揽柄专且久。安乐虽淫纵,较此犹居后。

坡公逃禅

清代张洵佳

早岁学苏张,晚年逃佛老。程子讥坡公,毕竟非同道。

坡公负奇才,睥睨乾坤小。其性复聪明,冰雪澄怀抱。

宦海起风波,窜逐至岭表。功名富贵场,春梦何草草。

尘虑渐销除,抗志青云皎。佛亦聪明人,觉悟生来早。

坡公与印之,箭机彻了了。籍以佐风骚,藉以涤烦恼。

并非入空门,龙象炫金宝。昌黎谪潮阳,旧侣长安杳。

亦复识上人,来往通书稿。可见大才人,末路迂拘少。

洛蜀党虽分,此事休轻藐。

河北藩镇之祸

清代张洵佳

中华沦左衽,戾气先相应。唐代藩镇强,河北风犹劲。

留后传子孙,称兵抗朝命。吞噬在邻封,强宗屡易姓。

废立在牙军,太阿倒持柄。其人居化外,渐与番戎近。

果然五季朝,契丹狡乘衅。唾手十六州,割之于石晋。

从此大河北,寸土无乾净。金源起继之,世与中华竞。

蒙古起继之,复将中华并。割据四百年,大乱无时定。

乱机何时开,开自唐藩镇。

岳少保奉诏班师

清代张洵佳

奉诏遽班师,大勋未能竟。人皆议岳侯,胡不长驱进。

直抵黄龙府,然后待朝命。岂知诸道兵,各奉班师令。

刘琦去顺昌,世忠亦还镇。吴璘回河池,张俊亦入觐。

烽火逼淮南,诸将存者仅。金人聚而乘,力厚毒益逞。

武穆纵能军,孤掌究难奋。贸贸指燕云,谁与为后劲。

一旦覆孤军,前功仍弃尽。涕泣奉金牌,决意解兵柄。

读史审时势,臆说无须听。

东林死节

清代张洵佳

明季东林党,门户气太重。亦有附托者,邪正杂然共。

一朝瑕衅成,每被人讥讽。究之诸名贤,风骨自殊众。

委鬼煽虐时,秕政昌言讼。王师下江南,气节争磨砻。

留发不留头,誓死声交閧。碧血飞一门,白骨埋一瓮。

或则缁衣终,或则狂歌纵。东南诸遗老,膺滂相伯仲。

疾风知劲草,根本有人种。从此叹东林,讲学非无用。

负帝赴海

清代张洵佳

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

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

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

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

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

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