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

与程端卿相另峡中共系船瀼东留一日

宋代李石

宦路随惊鹊,家山隔断鸿。

荒椽秋雨过,疏竹暗泉通。

千骑寻城北,双舟忆瀼东。

我诗虽未好,聊为使君穷。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宋代李石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余,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远去亲侧浩然归心再用韵

宋代李石

指点西来海上峰,此间魑魅我能逢。

果何所补身先老,岂不怀归意已浓。

骐骥群中怜短褐,龙蛇窟里倚长松。

一堂四相经行处,洒扫云烟觅旧踪。

羽扇亭

宋代李石

十里山光绀碧围,瘴烟收尽溢春晖。

黄紬睡美闻卫唱,白羽风高入指挥。

楼角片云随雁去,谿头骤雨送龙归。

君王若问安边策,苜蓿漫山战马肥。

栽橘

宋代李石

封君培雍百年心,准拟霜秋色更深。

办取数钱收一掬,此奴随处即成林。

再次韵计教授

宋代李石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水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再以韵谢吴美仲和篇茶樽之贶

宋代李石

东屯花恼只颠狂,五柳门前翠著行。

更遣大瓢来断送,忍教醒醉问渔郎。

荷花

宋代李石

优昙宝树作香林,佛面辉光紫磨金。

峰顶莲花高十丈,便敷妙座出花心。

红梅阁二首

宋代李石

试来红阁觅飞仙,花落花开不记年。

未问庭前几枯树,已将身世等桑田。

红梅阁二首

宋代李石

天上佳上云缕衣,暗传春恨入新诗。

楼头玉笛关情绪,不念残香结子时。

湖屿

宋代李石

我昔泛洞庭,白波大如屋。

水天两相际,渺渺浸坤轴。

小舟掀簸中,呕眩篷底伏。

忽然得岛屿,便欲缒船宿。

西归收惊魂,且濯泥土足。

东湖一席地,江脉自渟蓄。

烟雨相吐吞,几席染湖渌。

汀洲红白花,游泳杂凫鹜。

横流溢四海,未暇较吴蜀。

骇我时世情,风波戒平陆。

严一飞惠余一唯图书赞其上甚佳石更名忠恕图

宋代李石

善水沃沸焦,善药调瞑眩。

吾岂斯人徒,屏开慈母面。

丹青解人意,二字出素练。

孝哉耘瓜子,伤根岂所愿。

升堂致一唯,出门成两见。

遂令李老书,不和韩非传。

吾家桃李园,力行未敢倦。

明知政事拙,稍觉言语贱。

四科定谁先,袖手水入砚。

会请无言师,宽处著方便。

杨德彝立春日携诗远访次韵

宋代李石

鞭笞土牛子,鼓舞勾芒神。

初开一岁籥,已有五日陈。

胡为松桂老,强逐桃李新。

自言草玄客,颇爱郑子真。

虽云公卿贵,虚名竟成尘。

况我已三黜,素志无一伸。

遂去田舍畔,得与渔樵亲。

奉母缺禄食,菜饱不敢嗔。

夫君亦人子,等是我辈人。

青鞋裹白足,乌帽遮长身。

襟期访郑老,酒伴寻南隣。

吾文天未拯,古道日以堙。

登坛要先歃,更约明年春。

杨尉三和篇补其二以为答不敢虚盛意

宋代李石

前时赤旱要刑鹅,今日平田涨绿波。

不特蛟龙偏得意,可知蚯蚓亦能歌。

夜读韩子苍文二首

宋代李石

四海文章六一仙,江西名派蜀人传。

从今元佑无多子,虎豹狐狸各斐然。

杨尉三和篇补其二以为答不敢虚盛意

宋代李石

湖亭饮酒对新鹅,金错杯中卷白波。

村鼓冬冬更堪忆,画船照水采菱歌。

夜读韩子苍文二首

宋代李石

二河忠义雪山重,元佑何由见古风。

一月群星虽晚出,斯人尚可殿诸公。

一飞居忧题扇赠之

宋代李石

南山雪色老于菟,镜里功名镊髯须。

袖裹白巾渠信否,樽前一掷看呼卢。

谒武侯庙

宋代李石

此地蛟龙伏,中原蛇豕多。

借君白羽扇,万马饮黄河。

一笑

宋代李石

一笑真成亟负作,可人懒散费招呼。

忘言摩诘元无病,健倒卢仝不用扶。

野葛三餐莫予毒,桃花几度约吾徒。

杜门人与春偷老,风雨声中长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