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御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唐代朱庆馀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别李侍御后亭夜坐却寄

唐代朱庆馀

已作亭下别,未忘灯下情。吟多欲就枕,更漏转分明。

将之上京留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唐代朱庆馀

半似无名位,门当静处开。人心皆向德,物色不供才。

酒兴春边过,军谋意外来。取名荣相府,却虑诏书催。

送李侍御入蕃

唐代朱庆馀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

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早发庐江涂中遇雪寄李侍御

唐代朱庆馀

芦苇声多雁满陂,湿云连野见山稀。

遥知将吏相逢处,半是春城贺雪归。

寄西台李侍御

唐代施肩吾

二千馀里采琼瑰,到处伤心瓦砾堆。

唯有绣衣周柱史,独将珠玉挂西台。

送李侍御

唐代宋之问

行李恋庭闱,乘轺振彩衣。南登指吴服,北走出秦畿。

去国夏云断,还乡秋雁飞。旋闻郡计入,更有使臣归。

又赠李侍御

唐代王昌龄

渺然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唐代刘长卿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州县名何在,渔樵事亦违。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萝衣。

熊轼分朝寄,龙韬解贼围。风谣传吏体,云物助兵威。

白雪飘辞律,青春发礼闱。引军横吹动,援翰捷书挥。

草映翻营绿,花临檄羽飞。全吴争转战,狂虏怯知机。

忆昨趋金节,临时废玉徽。俗流应不厌,静者或相讥。

世难慵干谒,时闲喜放归。潘郎悲白发,谢客爱清辉。

樗散材因弃,交亲迹已稀。独愁看五柳,无事掩双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钓矶。榜连溪水碧,家羡渚田肥。

旅食伤飘梗,岩栖忆采薇。悠然独归去,回首望旌旗。

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

唐代刘长卿

故人南台秀,夙擅中朝美。拥传从北来,飞霜日千里。

贫居幸相访,顾我柴门里。却讶绣衣人,仍交布衣士。

王程遽尔迫,别恋从此始。浊酒未暇斟,清文颇垂示。

回瞻骢马速,但见行尘起。日暮汀洲寒,春风渡流水。

草色官道边,桃花御沟里。天涯一鸟夕,惆怅知何已。

寄李侍御

唐代刘长卿

旧国人未归,芳洲草还碧。年年湖上亭,怅望江南客。

骢马入关西,白云独何适。相思烟水外,唯有心不隔。

送李侍御贬郴州

唐代刘长卿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

唐代韦应物

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典坟。辟书五府至,名为四海闻。

始从车骑幕,今赴嫖姚军。契阔晚相遇,草戚遽离群。

悠悠行子远,眇眇川途分。登高望燕代,日夕生夏云。

司徒拥精甲,誓将除国氛。儒生幸持斧,可以佐功勋。

无言羽书急,坐阙相思文。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

唐代孟浩然

欣逢柏台旧,共谒聪公禅。

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

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唐代孟浩然

南纪西江阔,皇华御史雄。截流宁假楫,挂席自生风。

僚寀争攀鹢,鱼龙亦避骢。坐听白雪唱,翻入棹歌中。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唐代孟浩然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

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

留题李侍御书斋

唐代杜牧

曾话平生志,书斋几见留。道孤心易感,恩重力难酬。

独立千峰晚,频来一叶秋。鸡鸣应有处,不学泪空流。

听竹枝赠李侍御

唐代白居易

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

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代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

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

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

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一道清风图为李侍御题

明代罗玘

御史于中持大斧,谁有大竹大如杵。破之万个破更酣,须臾了尽千林许。

一林淡,一林浓,一林渺渺无西东。伶伦缩颈惊却走,云此天公遗下之箨龙。

日边白凤下啄实,一饱飏去超鸿蒙。至今百鸟绝踪迹,独占千载惟清风。

君不见一拙道人最痴绝,漏泄天机好饶舌。笔濡东海作砚池,睥睨此林如一垤。

一匹练绢尚嫌少,收拾描模当时了。天色黭黮湘妃出,雨声如泪滴石窟。

扫天无云地无尘,六月凛冽如霜晨。祝融冻僵火伞湿,观者如山踏冰立。

道人笑憨憨,御史色不动。青骢新被银丝鞚,清风且作归朝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