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阳翟道中有怀存之二首 其一

宋代李之仪

顽阴将腊袭衣褠,倦辔临风愧白头。一事无成还岁晚,百年过半尚人谋。

天边漫铸黄金印,月下何时紫绮裘。拟借东邻分一径,未应人物谢羊求。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十

宋代李之仪

姑射山前旧卜家,天香真色倚风斜。不须薝卜分高下,要是东皇第一花。

听惠师琴

宋代李之仪

牛斗淹时两耳昏,偶陪沈祝共僧轩。数声抑按披香雾,双屦分明在晓原。

物节不堪催我老,赏心聊复为谁论。初年记得山阴旧,又见夷中几世孙。

次韵圭首座

宋代李之仪

阴重炉红欲雪天,氤氲香篆不藏烟。南游步步如同历,西竺层层有旧缘。

未觉鸦声惊户外,似传梅信到窗前。老来酒量无消息,负此佳时一慨然。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九

宋代李之仪

漏泄天工意不轻,傍春依腊独分明。孤高不作繁红伴,造化须知别有情。

次韵米元章

宋代李之仪

蹭蹬生涯可否间,强扶衰绪欲观澜。蓬生虽托麻方直,器就宁嗟木是蟠。

晚寄乡闾端有谓,时容鸡黍共论欢。连城未荐难为璞,莫与坚珉一眼看。

送戴道人

宋代李之仪

懒将身世问穷通,邂逅僧轩一席同。已叹故家如坠叶,可堪白发共飘蓬。

冥搜固出能言外,妙用都归指掌中。咫尺京师莫辞远,有云何患不乘风。

失题九首 其一

宋代李之仪

结束轻装趁晓风,崎岖行李偶难同。他年谁谓双成老,今日翻为无是公。

秪恐穰侯迟见事,固应原宪本非穷。洛阳烟霭因缘在,鸡黍相期定不空。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三

宋代李之仪

弄蕊攀条日几回,依稀长记雪中开。尘埃满袂家山远,底事多情拂眼来。

次韵采莲

宋代李之仪

闻道栽成十亩莲,便思挑出杖头钱。定知荇菜参差处,不是决明颜色鲜。

红日半移芳草岸,清歌低泛木兰船。惊心未得同真赏,空愧诸豪白玉篇。

元祐末宿秋试院曾和王敏父四诗是时以疾先出院方欲出而未得况味有类今日追用前韵再赋四首 其二

宋代李之仪

兼材莫作尹翁归,自鬻崎岖不畏非。妄役土龙宁得雨,可堪刍狗强蒙衣。

移文不报如沉井,行路皆疑镇掩扉。早悟垂头供立仗,好随四牡去騑騑。

和人腊日

宋代李之仪

又听村村腊鼓鸣,年丰物阜庆清平。星霜陡觉岁华晚,时序祇伤今古情。

装景雪花飞点点,催诗云叶乱英英。自惭伏腊尤多误,和语烦公子细评。

次韵见寄 其一

宋代李之仪

矩不成方圆不规,倦途谁与相多仪。门深不拟睡教熟,舌强犹防语或知。

无事且寻黄面老,关心休问碧云姿。此身未必终如此,长日犹吟十首诗。

次韵景仁海次西还二首 其二

宋代李之仪

二月春阴到水滨,秋风重见玉蟾新。无端扰扰来还去,只恐沙鸥解笑人。

失题九首 其八

宋代李之仪

薄云疏雨洒雕笼,槎拂银潢月上弓。红泪半残歌后烛,翠涛低涌梦回风。

淬馀剑锷虽为利,解尽犀棱未见通。杳杳芝田定何许,断魂无计脱惊鸿。

曾延之置酒后阁供帐酒馔物物皆内出侍人以裙带求书

宋代李之仪

御醅盏畔千头菊,椽烛光中四和香。红粉莫嗟霜满颔,也应歌处似周郎。

赏花亭致语口号

宋代李之仪

绿阴初合燕归来,煮酒新尝换拨醅。不独江山想王谢,须知宾客尽邹枚。

十分欢意休教剩,万斛愁心亦自开。倒载任他路人笑,更将何处作春台。

次韵子椿见寄

宋代李之仪

一逢佳节一消魂,青彻江山绿满园。又把锄犁聊自遣,却嗟身世独难论。

三钟切幸资三径,九奏时犹梦九门。胜处何能偏见忆,便应佳思袭香荪。

读东坡诗

宋代李之仪

边州守禦谢沈机,独喜身閒是道师。狱吏难堪非素料,病怀无计复何辞。

空惭南郡三家学,赖有东坡一集诗。永日风埃惟惬睡,到头不比在家时。

书俞秀老诗卷后

宋代李之仪

荆公宾客晚多奇,休叹穰侯见事迟。雨过半山初睡足,何如蚊力负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