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

题王德循书院壁

宋代李之仪

热不就恶木枝,渴不饮盗泉水。古人不可期,岁月姑相委。

不爱尔井泉百尺深,不爱尔庭树千里阴。相看岂持一饭报,长啸聊为猛虎吟。

题繁川徐氏孝严亭

宋代李之仪

恋恋欲报恩,岁月犹过隙。常恐寸草晖,终负阳和力。

万钟非所养,所重在以色。庶几参与骞,不独慕今昔。

千寻用或短,乃未及咫尺。哀哉过隙心,泪尽坟草碧。

坐见食亦睹,幽明固无隔。蒸尝虽其时,要是未为得。

诗书圣人事,力久真自积。卷舒岂他人,忠孝均我职。

尚容表龟趺,过者必此式。长江会生尘,德辉何可及。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十二

宋代李之仪

东囤扫场方暂歇,插秧车水又相催。衰年乐得身强健,常愿南山到眼来。

次韵牡丹四绝 其四

宋代李之仪

我老迂疏合灌园,强来乘障负初暄。多情似识伊川旧,宛是韩公第一根。

故人李世南画秋山林木平远三首和韵 其二

宋代李之仪

曾经岁月几华夷,雨貌风颜茂晚姿。自是雪霜心共老,笔头聊复戏孙枝。

学书十绝 其六

宋代李之仪

玉壶试叫鸳鸯语,为问仙家似此无。养就丹砂早归去,不妨閒处作工夫。

试陈瞻 其八

宋代李之仪

今年四月未闻雷,赤地从何问宿灰。剑戟埋身均是死,生憎逋欠踏门催。

祈泽寺龙池

宋代李之仪

池方一寻深寸许,泉脉涓涓萦砌台。闻道旱天能作雨,定应变化自何来。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十六

宋代李之仪

见事迟来五十年,何须投老念艰难。暖衣饱食无过此,谁是鲇鱼上竹竿。

再和观画三首 其一

宋代李之仪

扫除不尽自无痕,底事狂缘尚有根。几日宁宁图画里,祇缘归思在江村。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其二

宋代李之仪

窗间多病委枯骸,陌上初收雨后埃。公子风流过京兆,正堪眉妩傍妆台。

再和仇粹夫 其二

宋代李之仪

面面轩楹压水开,暑天端恐雪飞来。冰肌玉骨元无汗,更倩殷勤执板催。

次韵子瞻古风诗二首 其二

宋代李之仪

红炉一勺水,涌沸如雷声。德君戒终南,为君歌采苓。

水尽焰仍烈,崎岖阅修龄。由来外一重,畴非君死生。

风物托兹世,异种聊并蒂。荣谢等春秋,何劳骛多计。

眷眷后世雄,惟君有以似。

灯下试婺源杨生笔和韵

宋代李之仪

局蹐数椽内,回旋跬步中。艰生乃至此,吾道得非穷。

询鞠元无术,行移底是功。可堪追兔鼠,强学注鱼虫。

未厌朝齑绿,生憎夜烛红。呻吟惭杜老,感慨谢终童。

奏剡何时发,微连几日通。亲知遥怅望,应是转衰翁。

崇因钦老赞

宋代李之仪

真如会中,相见了也。崇因堂上,因甚出来。一滴曹溪,初无二味。

大冶精金,岂有他色。虽然画得分明,要须重新注出。

十二面相忽然开,不是僧繇谁得会。

送陈莹中及第归洪州

宋代李之仪

七月江南秋已到,江水如天鱼尾掉。处处团橘欲黄时,家家门前舣归棹。

西山佳气彻青云,潘郎门巷如深春。陈家有儿新及第,新着恩袍归见亲。

为报行人洗眼看,养儿如此谁不羡。愿儿不要重科第,事业功名他日见。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四

宋代李之仪

扶老相邀到陇头,麦苗如洗未全抽。愿天不雨只一月,聊慰艰辛望半收。

雷塘行

宋代李之仪

鞭长不能及马腹,有限生涯时苦促。空使后人悲前人,雷塘春草年年绿。

谁知秀色若可餐,风光付与初凭肩。力殚四海笑未已,眉黛一螺当几钱。

君不见黄金栋梁回首蠹,漠漠胡沙青冢暮。么弦欲断空自知,千金漫买长门赋。

膏油续尽天须晓,石土馀垒可长保。就令并蒂永不分,也应终恨雷塘草。

贺时相生辰

宋代李之仪

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

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江干空引睇,无路袭馀尘。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十一

宋代李之仪

亹亹柔条动懿筐,森森初穗弄微黄。引雏飞去蒙朝雨,带犊归来卧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