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宋代李弥逊

雁塔联名旧,监车得路先。

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

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

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待月久不至须臾破星露溪光发众实欢呼席上次

宋代李弥逊

待月新亭与已慵,眼花空乱烛花红。

溪山路隔烟尘外,觞咏身疑梦瘕中。

却暑已烦瞋恚雨,扫云须赖吉祥风。

水光已报冰办信,一笑难令万斛空。

送黄龙取经化士

宋代李弥逊

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似黄龙行路难。出得尘中一经卷,大千沙界掌中看。

杨贯之提举挽诗二首

宋代李弥逊

锦衣人逐惊沤散,丹旐歌随落照低。

它日扁舟江上路,酸风吹泪过姑溪。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

宋代李弥逊

浪迹随方寄,穷途触事谙。

雨逢春甲子,江满地东南。

客鬓霜前落,诗情酒外酣。

上方愁独往,藜杖许同参。

石盎寺竹轩

宋代李弥逊

蛇行曲折度平冈,乱竹疏松荫佛场,

乞得曲肱方席地,秋风送我上羲皇。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 其六 德顺

宋代李弥逊

方子困海江,长松隐蒿蓬。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

好古远可绍,结友久益恭。寒饥了不愠,清坐与我同。

纵今四壁立,未效一钱通。长镵斸山云,君去吾亦从。

晚饮东湖亭用硕夫韵

宋代李弥逊

秋后高荷与砌平,暂回眼白为君表。

哦诗太瘦真成癖,对酒清狂不碍醒。

健笔纵横那可继,醉歌悲壮亦堪听。

如何借得南烹手,更捣香枨为荐腥。

陪五马诸公游西山泛舟待月而归偶作

宋代李弥逊

鸟乌声乐报新晴,起觅邻翁作队行。

爱日葵心倾烂漫,寻春蝶梦去纵横。

人归高屋山逾碧,船到平滩月已生。

客里不谙风景好,欲将此夕并登瀛。

题大儒寮小阁

宋代李弥逊

青鞋踏尽剑鋩山,借枕僧房落照间。

高屋凭虚听泉语,岭云应似我身闲。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宋代李弥逊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次韵岩起晓晴

宋代李弥逊

白衣苍狗暗还明,造物何心听改更。

雨足龟鱼方得计,日高蛙黾自消声。

浮溪荇带罗初展,粘壁虫书字不成。

正喜太清无点缀,惨舒谁复较阴晴。

山路见梅

宋代李弥逊

笋舆行处及春回,石里横斜亦见梅。路细山长愁欲绝,可怜一笑向人开。

天封观

宋代李弥逊

摇落秋山路,烟留宝构昏。

曾回翠华步,不到此虚门。

可鉴丰碑壮,无知老柏尊。

勒功当日事,寂寞更谁论。

岩起录示次韵张干佳什辄和寄之以道山居之况

宋代李弥逊

前山立玉水萦罗,迳竹当门一里过,

管子与予成莫逆,麴生邀我到无何,

老来鹤骨寒犹健,病起霜髭短更多。

金印累累看公等,已甘一壑寄蹉跎。

闻子规

宋代李弥逊

客时春秋过半生,子规枝上最关情。

南来故国一万里,却笑子规犹乱鸣。

次韵赵道夫待制放鱼之作

宋代李弥逊

出门忽见腥城市,脱尔宁捐一粒赀。

就使烹鲜真可口,谁能结网更临池。

斜风逆浪回頳尾,浅水平沙走素鳍。

勿谓寰中底么麽,三生恩怨不能欺。

送舟过南山用琴韵 其二

宋代李弥逊

雪涛一苇意雄誇,惯与滩头雁聚沙。年后腊前梅唤客,山南水北竹为家。

蓬蒿影里开三径,笳鼓声中听两衙。去住了无忻厌赏,暮年心迹晚林鸦。

舟中风雨梅公择有不悦这色因用其韵与解之

宋代李弥逊

清於明鉴绿於蓝,水色山容总一般。

游子正怀羁旅恨,聊将目力解眉攒。

和表之清阴亭作

宋代李弥逊

西山朝来多爽气,露沐风梳发新翠。

泄云无力占山腰,初日分光上山背。

远山苍茫近山紫,四面钟鱼谈佛事,

人间那得山为城,玉京联绵互相似。

先生结庐待三顾,道合宁论入宫妒。

肯为闽山得得来,蜡屐深寻九霄路。

诗成逸兴横太清,平明更作支提行。

会须佳处吞八九,归去与君增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