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送石首傅宰

宋代李曾伯

石首邑易治,难山政可师。

弦歌聊戏耳,谈笑以为之。

省德多餐饭,勤官少作诗。

交情毋恃旧,公事定相规。

送书记雷宜叔造朝

宋代李曾伯

五色云边昔稚圭,军戎万里已周知。

趋朝岂止重凭广,出幕聊为送适诗。

行李羽轻清涨稳,交情珍重岁寒期。

君王若问荆州事,白玉阶前细数之。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宋代李曾伯

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

未了平若檄,还催向阙舟。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

宋代李曾伯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

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

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

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送糟蟹遗制幕

宋代李曾伯

江乡霜后饱珍肴,万里持来仅带糟。

虽惜横戈酣白蚁,尚知解甲护红膏。

开樽祗觉牵归兴,作赋犹当继老饕。

油幕晚寒梅影静,亟持大白荐双鳌。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宋代李曾伯

怪得檐头鹊语频,好音催召幕中宾。

唤回难塞三更梦,趁取莺花二月春。

车法阵图留后效,囊封谏草看前陈。

退朝若访孤山去,尚有疏梅可寄人。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

宋代李曾伯

忆昨相从戎马间,屡披锦诰慰苍颜。

烟尘历遍疆陲役,风雪同谙道路艰。

子负此名心已白,我成何事鬓徒斑。

一杯握手无它祝,归为移文问北山。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宋代李曾伯

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

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

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

登楼若也披舆地,为借前筹试及之。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宋代李曾伯

渊源正学富经纶,炳炳如丹一片心。

中外久期还荷橐,江湖所至是棠阴。

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休虞客气侵。

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宋代李曾伯

渡沪已定葛巾北,分陕既成周衮东。

二者於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

香名千载梅边雪,归路三秋桂子风。

百万民夷休恋恋,公方柄用福无穷。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宋代李曾伯

遡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

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於叶,我愧满襟皆是尘。

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宋代李曾伯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宋代李曾伯

火云赫赫汗衣流,人望公来望有秋。

契托棣华承缱绻,辞陈桑土原绸缪。

行为霖雨千畴足,坐解西风一段忧。

从此江头波浪息,柳边赢得伴沙鸥。

送李琴士据梧

宋代李曾伯

流水高山尔调,冷灰槁木吾心。

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送李琴士据梧

宋代李曾伯

户外世尘皆累,山中天籁无声。

莫看螗谗相捕,要教鹤舞鱼听。

寿岳漕

宋代李曾伯

檀溪翠雾晓轮囷,共庆皇华诞玉辰。

偻指明宵三五夜,从头新岁八千春。

且烦皎月清边徼,行逐东风造禁宸。

留取棠阴蔽南岘,为陪羊杜寿苍珉。

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

宋代李曾伯

指点层云气阿干,官身浩叹不如闲。

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

许我婆娑从白发,於人妩媚有青山。

前身王粲重拈笔,惜欠胡床著席间。

蜀江和周昞仲百丈韵

宋代李曾伯

欲知峡路打滩涡,千尺苍筠用力多。

进退不烦篙影动,东西惟听柁师呵。

命垂一缕惟天耳,力挽千钧如水何。

争似钱塘江上路,夜深柔橹听吴歌。

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

宋代李曾伯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

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

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多缠。

未能免俗聊相问,更活耕桑得几年。

思归偶成

宋代李曾伯

春来便拟问归津,转眼江流若许深。

六十岁翁穷塞客,八千里路故乡心。

鹃啼月树添征思,鹊语风檐悮好音。

只有云山遮不断,梦随栩蝶过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