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
上合肥太守侍读傅公
肥水当时守,商岩几代孙。精明应玄象,清白接灵源。
山岳分凝重,球琳让粹温。一书开主惑,群力破奸魂。
万事非吾计,孤忠自所存。遗声双禁闼,宠锡两朱轓。
道路生新乐,江湖洗旧民。泽馀沾草木,孚至及鱼豚。
不肖尘华幕,无材愧素餐。误悬徐孺榻,喜上李膺门。
簿领才伤拙,尘埃貌苦村。初终承至训,老稚饮殊恩。
遂恐徵书至,还归近侍尊。蛟龙不潜隐,雕鹗自飞翻。
会亦惩衰弊,应须正本原。纪纲维尽力,狐鼠可忘言。
鼎鼐开先烈,盐梅及后昆。祇知心缱绻,不觉语真繁。
都门三月三日李灌溪老师招同顾端木陆起顽徐孟博简伯葵集双河庵即席赠起顽予将南还
汉庭前席尚相求,燕市狂歌半倦游。马上新传陆生语,龙门惭附李膺舟。
香尘绮月三千里,弱柳娇莺十二楼。回首自怜消渴甚,羡君酬唱动皇州。
洪武癸丑九月十八日为外兄集贤大学士张东谷贺八十 其五
莫说光阴入暮年,岁寒松柏操同坚。丹枫陛下三朝老,黄菊篱边九月仙。
故国鲈鱼张翰鲙,高门冠盖李膺船。一时朝士知谁在,独有先生晚节全。
咏史二十四首 其十
建光失神阿,貂珰遂盘据。根株入紫房,日夜兴党锢。
慷慨二三公,奋髯欲收捕。虹蜺扬其晖,牢狱竟填聚。
殄瘁忧邦国,烽烟逼王辂。小人亦剥庐,曝骨纷无数。
清议死不泯,剧贼尚瞻顾。浸浔娱九锡,未敢移汉祚。
至今襄城野,突兀李膺墓。愤景入空苍,萧萧杀狐兔。
述怀五十三首 其四十四
萋萋南涧草,灼灼东园花。岂不念容色,独奈景光何。
昨日日苦短,今日日复斜。青阳坐迟暮,为乐何蹉跎。
李膺匪名士,石崇岂豪家。得失更相酬,盛衰递来过。
宁不知至理,悲悔徒自多。
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
魏博富才薮,储英断幽显。金璞无留精,虎豹澄视眄。
文章两汉际,墨迹苍颉篆。多贤信足徵,特秀殊异撰。
张公真天人,弱冠负婉娈。凤毛何翩跹,孤啸绝㟞嵃。
矫然云空翮,似共扶摇抟。远器讵可识,栖栖徂苍畎。
腹存五经笥,身与六艺卷。叔孙礼犹尊,毛公《诗》放衍。
桃李垂映春,芜秽屡摧揃。庭草有馀姿,园葵复开展。
李膺县龙门,侯巴激绳勉。有母老且贫,负米不惮缅。
北堂或寝忧,视食脸必泫。夜坐宁解衣,晨兴忘孱愞。
仲由晚升堂,曾参力亲勔。岂不怀旷逸,所愧斯道舛。
操觚赴风檐,论议浮云捲。天地岂毫末,万物皆䵷黾。
挥霍断鹄剑,络绎如瓮茧。九河一奔决,笔力与深浅。
贾谊魁大庭,郤生逼众选。春雨湿荷衣,秋风醉华宴。
领教即同州,文旆辞御辇。凄其燕坐毡,寂寞公堂鳝。
盘中长苜蓿,衣上生苔藓。整饬文字宗,手足成宿胼。
乙科连佳士,芳声捷银匾。铨曹籍哲行,圣意亲眷缱。
制可决宸衷,衔命理东兖。淮南多宾客,河间讨坟典。
枕中鸿宝书,礼经得细阐。其王似太宗,英睿天潢演。
虬须多潇洒,虎步遗芳䠄。设醴延穆生,骈罗出禁脔。
谨介控豪侠,挥金㓗筐
游九顶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韵
君不见昔贤声名渺云边,追慕茫茫千百载。
东山遗墨不尘埃,南海碑辞尚光彩。
是公胸怀冰镜清,当时玉署厌残更。
惟馀清梦到古寺,因为亭宇加修名。
亭边古洞可治易,何必竹溪师六逸。
清音不断山不磨,人间衮衮成今昔。
徃日中都朋党兴,贤者皆思御李膺。
元祐谏纸今最重,此亭返不蒙知音。
我闻胶西黄楼宾主列,赋就价喧君弟辙。
彼楼虽已陷幽都,名号犹为人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