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

沁园春·曲径旁蹊

元代李道纯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些儿妙处难穷。亲见了、方能达本宗。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

沁园春 赠吴居士丹旨

元代李道纯

向上工夫,乾宫立鼎,坤位安炉。这火候幽微,元无作用,抽添进退,不费枝梧。阴往阳来,云行雨施,主宰机缄总在渠。心安定,那虚灵不昧,照破昏衢。性宗悟了玄珠。这命本、成全太极图。向圈圈外,圆光迸出,存存存里,独见真如。一气归根,六门三用,到此全凭德行扶。混尘世,且藏锋锉锐,了事凡夫。

沁园春 赠损庵人静

元代李道纯

九转工夫,三元造化,百日立基。便打扑精神,存决定志,掀翻妄幻,绝断狐疑。剔起眉毛,放开心地,物物头头一笔挥。行功处,便横拖斗柄,倒斡*玑。为中会取无为。个个有、中间有最奇。到恍惚之间,窈冥之际,守之即妄,纵又成非。不守不忘,不收不纵,勘这存存存底谁。只恁麽,持六阳数足,抱个蟾儿。

沁园春 赠郑松溪

元代李道纯

若拙若愚,若慵若懒,若呆若痴。只这底便是,造玄日用,果行得去,密应神机。学解见知,声闻圆觉,增长根尘塞肚皮。都无用,但死心塌地,寿与天齐。金仙不在天西。那碧眼胡儿不必题。问性宗一着,从空自悟,命基上事,务实为基。虚实相通,有无交入,混合形神圣立跻。禅天净,看云藏山岳,月照松溪。

贻李道士

明代郭奎

茅山李道士,卖药巢湖上。头戴乌纱巾,手植青藜杖。

双鬟童子相随行,向月壶中吹玉笙。紫芝采罢忽不见,又骑玄鹤登蓬瀛。

修真观李道士年老贫饿无所依忽缢死因为诗以

宋代梅尧臣

唐室王子後,黄冠事隐沦。

餐霞不满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缢以头上巾。

始慕老庄术,终厌道德贫。

营营求长生,反困甑中尘。

李道士

宋代郑獬

金鼓破南粤,山中冷不闻。

是非同一马,富贵自浮云。

吐纳龙虎气,遨游麋鹿群。

朝来问丹诀,已酌冻醪醺。

寄李道夫

宋代吴可

乱后时通问,飘流尚此身。

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

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

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

神泉道中寄李道明

宋代李新

野鸟啼春稍沉空,马蹄何故万山中。

树连土雨微茫绿,花入麦秋零乱红。

北阮不知贫气味,谪仙元有旧家风。

正须洗出青青目,看取新来塞上翁。

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录 其二

宋代叶集之

李侯江南英,身老自藏器。读书尽百纸,落笔必千字。

况兼熊豹姿,特负纵横志。凄其望高躅,异世犹一致。

大名国北门,自昔雄元帅。名贤慎柬拔,荐引必同类。

操持纪纲地,实藉循良吏。要成百鍊刚,小大须历试。

送李道甫辟大名名司录 其一

宋代叶集之

桓桓忠悯公,决策动天意。际会武烈王,乘桥亲总辔。

登城建黄屋,戎狄先夺气。三军白光彩,壮士思敌忾。

明星欻坠地,百万可俱殪。天王体不杀,指日明大义。

到今犬羊心,之死靡携贰。

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 其一

宋代张守

泽国秋霖涨渺瀰,天都久客厌驱驰。不辞短褐供莱戏,苦忆长头课楚词。

帐望巾车陶靖节,浪闻推毂郑当时。此身长恐儒冠误,已愧当年学稼迟。

李道士惠诗次韵二首 其二

宋代张守

秋空目断白云飞,过隙奔驹激箭驰。爱日王符空著论,悲秋宋玉漫徵词。

问天拟决行藏计,择地犹难喜惧时。负郭傥容供旨味,穷年衡宇足栖迟。

送李道士(一本题下有归桃花崦四字)

唐代顾况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唐代戴叔伦

犬吠空山响,林深一径存。隔云寻板屋,渡水到柴门。

日昼风烟静,花明草树繁。乍疑秦世客,渐识楚人言。

不记逃乡里,居然长子孙。种田烧险谷,汲井凿高原。

畦叶藏春雉,庭柯宿旅猿。岭阴无瘴疠,地隙有兰荪。

内户均皮席,枯瓢沃野餐。远心知自负,幽赏讵能论。

转步重崖合,瞻途落照昏。他时愿携手,莫比武陵源。

晚秋喜雨

唐代李峤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

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

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

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

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途中逢李道实游蔡州

唐代张祜

征马汉江头,逢君上蔡游。野桥经亥市,山路过申州。

僻地人行涩,荒林虎迹稠。殷勤话新守,生物赖诸侯。

爱诗李道人嵩阳归隐图

金朝刘勋

脱却儒冠已自閒,更令家事勿相关。百钱便挂青藜杖,不看先生纸上山。

李道人嵩阳归隐图

金朝麻九畴

城郭维崇,井里维通。冠盖维错,纨绮维丛。云谁之子,招子归嵩。

舍我筝筑,乐彼潺淙。食彼瓦缶,遗我鼎钟。云谁之子,绘子归嵩。

离人友鹿,避俗朋松。石啮我足,泉瘿我咙。吾恐时人,笑子归嵩。

有山有怪,有水有龙。盗出寇没,啸兕咻熊。吾恐狂人,诳子归嵩。

子谓我言,决意归嵩。归嵩何如,如鸿避弋,如鹤脱笼。

与幻俱化,与化俱融,是以归嵩。南山重重,翠如植葱。

北山隆隆,绀如堆铜。仰嵩俛嵩,雨濯云烘。嵩之为我,我之为嵩。

我闻子言,衣如张风。心先去鸟,层云荡胸。静言思之,富为目蒿,贵为心蓬。

饰说于令,讵知任公。归嵩良是,生龟脱筒。子不归嵩,送子归嵩。

竹瘿冠为李道人赋

金朝麻九畴

东方有物字丰隆,以鸣为职驱群聋。万头濈濈囚冻窟,欲出不出愁天公。

回寒作暖出一噫,黑帝不敢藏昆虫。所以独为六子长,挥斥元气周神功。

车轰鼓震顷万里,六甲云风随唤起。四阴用事合收声,犹奋狂阳鸣不已。

号令非时遭物玩,草木不凋花再蕾。恼得司秋诉帝阍,漏泄机缄法当死。

天公大怪下桎梏,推落车中堕岩谷。非程非马亦非人,化作苍筤一枝竹。

劲气刚风难遽销,夜闻风雨犹萧萧。耸身直上三千尺,天公又怪干云霄。

鬼压神缚不听出,只见白云锁三日。云散惟馀青屈盘,颐隐于脐变仙质。

道人真是万物盗,斫取为冠就天巧。秋霜争敢上头颅,常与春风同醉倒。

此冠固奇惜未大,有冠独在方之外。日月为藤织四时,烟霞为桦绵千载。

天潢绝汉梁虚碧,北斗旋衡簪沆瀣。不随脂粉侣狻猊,不逐风霜陪獬豸。

一任旋乾复转坤,头上峨峨终古在。欲作檀那施此冠,不识先生若为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