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次东坡先生用六一先生雪诗律令龟字二十韵旧

宋代杨万里

病身柴立手亦龟,不要人怜天得知。

一寒度夕抵度岁,恶风更将乾雨吹。

作祥只解谁饥腹,催老偏工欺短髭。

透屋旋生衾里铁,隔窗也送砚中澌。

搅衣起看端不恶,两耳已作冻菌危。

似明还暗静复响,索我黄绢挥乌丝。

误喜家贫屋骤富,不道天巧人能为。

忽思句来旅京国,瘦马断鞭包袖持。

红金何曾梦得见,茧生脚底粟生肌。

残杯冷炙自无分,不是不肯叩富儿。

独立西湖望东海,海神驾雪初来时。

眼花只怪失天地,风横并作翻帘帏。

飞来峰在水仙国,九里松无尘土姿。

只欠杖头聘欢伯,安得醉倒衣淋漓。

犹遭天子呼野客,催班声里趋丹墀。

如今四壁一破褐,雪花密密巾披披。

诗肩浑作远岭瘦,诗思浪与春江驰。

茅柴乞暖却得冷,聊复尔耳三两卮。

东坡逸足电雹去,天马肯放氂牛随。

君不见溧阳县里一老尉,一句曾饶韩退之。

寄题开州史君陈师宋柴扉

宋代杨万里

屋是茅一把,门是柴一束。是间著宇宙,太仓半粒粟。

吾闻陈家扉,样似陶家屋。孤松不须双,五柳何用六。

竹篱东复东,添种数丛菊。剩肯蚤归来,盈尊酒初绿。

和石湖居士范至能与周子充夜游石湖松江诗韵

宋代杨万里

石湖醉眼小太空,乌纱白紵双鬓蓬。

翰林来从昭回上,满袖天香山水中。

青山半边日欲没,珠宫涌出初圜月。

两仙一棹软琉璃,碎撼广寒桂花雪。

中流浪作凛不回,两手播洒千银堆。

不知浩浩洪流後,曾有慈游奇特来。

古人今人烟一抹,谁煎麟角续弦绝。

一生句里万斛愁,只白秋来千丈发。

食蒸饼作

宋代杨万里

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

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诗人一腹大於蝉,饥饱翻手覆手间。

须臾放箸付一莞,急唤龙团分蟹眼。

游云际寺,诸僧皆出,因过田家

宋代杨万里

游遍诸峰欲晚霞,倦投野寺觅煎茶。

更无一个残僧在,归路却投田舍家。

石湾雨作,得巩帅釆若书,约观灯

宋代杨万里

昨暮颠风浪打头,那知今日得安流。

元宵不为游人好,细雨先供客子愁。

病骨支离妨酒琖,诗仙招唤试灯球。

书生薄命多磨折,乐事良辰判却休。

蒲桃乾

宋代杨万里

凉州博酒不胜痴。银汉乘槎领得归。

玉骨瘦来无一把,向来马乳太轻肥。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七 寒栖馆

宋代杨万里

鍊玉云粘杵,朝真露湿衣。一声半夜鹤,月里羽人归。

赠相士襄衣道人杜需二首

宋代杨万里

坐来小歇过眉柱,客里那能满眼酤。

肯脱襄衣借侬著,鸥边雨外且江湖。

秋雨蚤作有叹

宋代杨万里

细雨澹无质,安得更有声。

如何却作泥,亦能妨晨征。

宿昔忽过暄,心知非坚晴。

何须暄晴极,然後寒雨生。

寒暄使人觉,妙物亦何曾。

翦翦自神妙,无乃与物矜。

造物本非作,观者或强名。

老夫近稍聋,此事无暇听。

平生感秋至,此意今已平。

独念老病身,颇不耐夙兴。

何时归故园,宴眠闭柴荆。

鸣鸡亦不留,好梦无吾惊。

他年忆此诗,惘如宿酒醒。

思归已可喜,而况真归耕。

左藏南库西庑下纸合负暄戏题

宋代杨万里

水衡仙客住冰天,雪囓风餐更禁烟。

不是移来小阳谷,老夫冻折两诗肩。

路口回望方山

宋代杨万里

钟阜回头失,方山恋眼寒。似巾檐短帽,如覆玉雕盘。

每恨青苍远,因行反覆看。归时记面目,城里指云端。

圣恩增秩进职致仕,感恩述怀

宋代杨万里

雨露丝纶下玉宸,问天乞得个闲身。

一生无恨长多感,三请皈休恰四春。

手板抽还大丞相,安车县示後来人。

从今万八百场醉,忽自称冤五柳巾。

三三径

宋代杨万里

三径初开自蒋卿,再开三径是渊明。

诚斋奄有三三径,一径花开一径行。

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海棠务观持酒酹花予走笔赋长句 其一

宋代杨万里

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

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

伟哉诗人桑苧翁,持杯酌酒浇艳丛。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小螳蜋歌

宋代杨万里

清晨洗面开篷门,巨螳蜋在水上奔。

前怒两臂秋竹竿,後拖一腹春渔船。

偶然拾得破蛛网,挈取四角沉重渊。

柳上螳蜋工捕蝉,水上螳蜋工捕鱣。

捕蝉顿顿得蝉食,捕鱣何曾得鱼吃。

辞栖真室盖晋僊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遗像

宋代杨万里

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剑池丹井俱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

借问飞僊那用步,步行犹是地行僊。

祷雨报恩因到翟园四首 其二

宋代杨万里

草路无泥未有尘,城南城北总游人。不缘香火来山墅,孤负今年半段春。

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 其四

宋代杨万里

梅诗脱口已流传,要趁梅前更雪前。唤醒诚斋山里梦,落英如雪枕砖眠。

过阊门溪

宋代杨万里

黟祁二邑水分源,到此同流怒政奔。忽值两山盘作峡,更峨双石插为门。

中通翠浪才容线,仰看青天细似盆。滟滪瞿唐姑未问,祗经此险已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