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漳州曾氏望云卷

明代杨士奇

县城当桂岭,清昼白云垂。重到曾游处,偏增罔极悲。

神游杳霭外,目断苍茫涯。五色衣裳在,承欢讵可期。

寄李德言

明代杨士奇

高州李别驾,未老倦缨簪。金石论坚操,冰霜烱素心。

闭门吟对竹,延月坐鸣琴。半幅幽贞趣,赠君文水浔。

挽彭子信

明代杨士奇

昔者雩阳郡,黉宫重得师。合宗推孝友,后进仰威仪。

丘垄松楸合,春秋雨露滋。诸郎惇永慕,尤废蓼莪诗。

送梁叔车

明代杨士奇

离怀不可尽,且复共芳筵。卞玉终须献,韦经故有传。

河山行处好,云树望中妍。归路诗千首,因风寄百篇。

愉老堂

明代杨士奇

此翁衡岳下,白发烱秋霜。八帙过三岁,诸孙蔼一堂。

不辞愉老日,还注济生方。玉屑能扶寿,朝朝进满觞。

萧处士挽诗

明代杨士奇

识达前人重,诗书后学师。艰危存大义,衰老见明时。

溪舫秋云冷,泉台月夜悲。惟馀名姓在,光映史臣词。

朝房待命

明代杨士奇

正是临危处,深知负罪频。廷臣皆执法,天子尚垂仁。

紫殿红云近,金河瑞彩新。恩波今浩荡,终忆借枯鳞。

孔经历挽诗 其一

明代杨士奇

礼乐唐尧日,诗书孔氏门。登朝荣象笏,列署切薇垣。

卓荦怀千载,凄凉遽九原。英灵知不化,未报圣明恩。

潘太守挽诗 其一

明代杨士奇

昔在临川郡,行春皂盖荣。桑麻千里绿,弦诵万家声。

意澹终辞禄,才高岂尚名。至今城下水,人比使君清。

孔经历挽诗 其二

明代杨士奇

识尔趋庭际,芳年玉树高。谦和自天性,文雅出时髦。

旧好过从断,深情梦寐劳。他乡新冢在,松柏晚萧骚。

潘太守挽诗 其二

明代杨士奇

郡城华盖下,岁月忽如驰。五裤歌犹在,双旌去不归。

清名史氏传,遗爱后人思。有子从仁政,传家愿不违。

题竹赠廖子谟南归

明代杨士奇

芳春宰花县,久别不胜思。比似湘川上,清风玉一枝。

五年重晤聚,几月又分岐。临发无持赠,聊歌卫武诗。

赠建平弟

明代杨士奇

七十年兄弟,于今二老存。脩途余未息,古道尔能惇。

后辈纷纷出,颓风靡靡奔。晨星与霜木,相对两忘言。

金幼孝挽诗

明代杨士奇

英年兼令质,秋水映娟娟。才行诸昆重,诗书累代传。

一朝随化物,万事逐浮烟。听话临终意,何人不怆然。

送邓宗经

明代杨士奇

久别时相忆,重来又解携。帝方求隐逸,子竟返幽栖。

海树连吴地,云山入剡溪。草堂何处在,莫遣世人迷。

乐平屈氏母挽诗

明代杨士奇

夙有闺闱德,兼闻母道贤。教孙成令器,享禄及高年。

谖草凋堂砌,松枝蔼墓阡。文章堪不朽,表石见新镌。

送王孟坚脩撰南归 其一

明代杨士奇

东壁图书府,清华映上台。朝廷重文治,近侍总英才。

独罢金门直,遥辞玉署回。平生王逸少,临别恨难裁。

送王孟坚脩撰南归 其二

明代杨士奇

从来欢聚意,不似别情深。爱子清如玉,论交已断金。

云霄开逸翮,山水称閒心。浩荡乾坤大,相思何处寻。

送雷诚智延平知府 其二

明代杨士奇

平日丰城旧,新年感慨多。于君来往熟,奈此别离何。

柳色迷官驿,莺声傍御河。旗亭芳酒散,不忍对骊歌。

送雷诚智延平知府 其一

明代杨士奇

五马引双旌,青春发帝京。分符为郡远,衣锦过乡荣。

祠庙先贤近,弦歌旧俗清。秪应劳抚字,莫遣愧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