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竹

游西樵山 其一

明代郭棐

川原缭绕草萋萋,西去天梯路不迷。满径悬萝无犬吠,隔林修竹有鸾栖。

泉鸣群玉飞青磴,桥跨双虹度碧溪。振袂忽跻千仞上,暮云遥眺万山低。

青县西山多茂林修竹又有中山瀑布数十丈

清代沈廷文

茂林修竹堪神往,唳鹤鸣猿足卧游。安得移家住山麓,飞泉百丈挂床头。

抵太函适汪司马赴许将军泛舟余遂为不速之客座中分赋

明代胡应麟

暖日暄风照画船,茂林修竹聚群贤。双旌乍识元戎队,片刺忻同上客筵。

邂逅洪都无彩笔,赓酬郢国尽朱弦。归来更下函中榻,千树梅花伴独眠。

和玉芝上人兰亭诗

明代徐渭

茂林修竹旧相传,千古残碑野草湮。碧水曾闻王谢语,青山不异永和年。

叶飞锡杖峰前路,樵指流觞涧底泉。回首云门孤月上,清光遥送鉴湖船。

云门寺作

元代刘基

若耶溪头过新雨,云门寺前芳草长。好将薜荔纫衣带,更取辛荑结佩纕。

绿鬓朱颜非昔日,茂林修竹是他乡。东风且莫吹花尽,远客伤春易断肠。

题兰亭流觞四绝为郑大尹赋 其三

明代胡奎

前朝画史李龙眠,想像流觞曲水边。四十二人同列坐,茂林修竹尚依然。

龚子敬同游桃花坞赵中时适至

元代郭麟孙

麦光晓郭摇香浪,花气浮空散紫霞。小院碧桃留客醉,隔林修竹又谁家。

清明过了春将暮,浊酒倾残日又斜。一笑相逢诚不易,人生看得几韶华。

寄文翁

宋代沈辽

白兔观边仙路长,华林修竹到南庄。比邻鸡犬易过屋,适意琴书动满床。

目断鹡鸰分汉节,心随鸿雁极天潢。欲移画舸遥相访,正恐田家五月忙。

自西悬趋南郑道中杂咏三首

宋代李新

茂林修竹平夷地,牧马藏兵战斗场。

死节不知师李固,溺冠惟解法高皇。

蓦山溪 其五 九日

宋代曹冠

佳辰荐九,吹帽霜风峭。画阁势崔嵬,遍危阑、翠峰缭绕。

茂林修竹,别是小壶天,烟霭淡,夕阳明,隐映溪光渺。

匣琴流水,休恨知音少。长啸对西风,觉志气、凌云缥缈。

传杯兴逸,高会继龙山,簪嫩菊,插红萸,相对年年好。

夏日草堂撤去窗户肆设簟几清风洞越藤竹交荫

明代王宠

锦石疏花暑气清,翠岩丹壑夏云生。

已添海燕梁间语,直看湖帆镜里行。

四壁惊风弦索响,千林修竹簟纹明。

令人却忆王车骑,更觉西山爽气横。

忆旧游 送淳安邵主簿号藻川

明代夏言

记石佛岩前,乌龙山下,王氏新庄。柴门临水曲,有一林修竹,数亩池塘。

几共萧萧夜雨,坐对短檠光。叹如流岁月,从头屈指,四十经霜。

相望。念先公,有遗祠尚在,往事堪伤。惜藻川旧学,试问淳一簿,白首为郎。

却愧纡朱拖玉,素食坐岩廊。爱富春山色,桐江烟水近吾乡。

瑞鹤仙 寿序庵乃岳东峰何翁八十

明代夏言

正高秋极目。爱东峰、晓日芙蓉矗矗。万叠烟霞簇。

指仙翁家住,洞天岩谷。童颜鹤骨。恣潇洒、茂林修竹。

更闲来扫石,焚香一炷,弹琴数曲。

佳辰才过中秋,月轮犹照,金尊华屋。向平愿足。那羡纡朱腰玉。

喜婆娑过了,八十年光,见尽是非荣辱。愿从今难老,占却人间五福。

过兰亭

宋代刘宰

茂林修竹翠参天,一水西为尚折旋。

欲泛羽觞追往事,怅无嘉客继前贤。

短章回寄二三友,胜践堪寻八百年。

笑拂苍崖题姓字,为言曾此掬流泉。

次韵灵隐小轩

宋代饶节

小轩容膝趣清深,只有溪风夜月侵。络石静移春后蔓,凌霄危露雨中心。

松窗旧草秋蛇帖,棐几谁赓雪子吟。他日幽人问佳致,茂林修竹似山阴。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代谢慥

越山岝㟯凌苍穹,北山独秀誇卧龙。集贤学士辞青琐,高牙新拥千骑雄。

昼看卧龙峰,夕隐蓬莱宫。双旌倒影射日红,心闲不厌来山中。

排虚屏障环四封,翠积琉璃千万重。乍见烟霞西复东,倏听海鼓鸣鼕鼕。

照湖一望光悠溶,寒波百里秋瞳眬。茂林修竹交青葱,峥嵘楼阁疑天通。

使君况复气摩空,高吟万字才不穷。醉倒犹索黄金钟,下笔凛凛生清风。

幸当圣世民俗丰,莫惜樽俎频雍容。但忧政成被追锋,白云幽鸟不得长相从。

题共乐堂

宋代柳安道

平波数顷万峰前,一片丹青画不全。幽榭小桥横翠水,茂林修竹锁轻烟。

绮罗弦管追欢地,雪月风花烂醉天。争奈及瓜归觐去,湖山无复苦留连。

满江红 汇豪社上巳雅集

近现代刘斯翰

烟雨羊城,春欲暮、群山腾绿。红棉渐、贲如地火,燎如天烛。

湖镜沉霞窥靓影,江潮早晚牵南国。更重楼、裹挟市声繁,云中矗。

汇豪社,兰亭筑。思千古,图一轴。任神驰梦入,茂林修竹。

三月流觞诗兴发,披襟散漫千珠玉。待挥毫、天地感斯文,擎新旭。

古隍行

宋代朱南强

茂林修竹恒苍苍,畦兰畹芷胜幽芳。

在葱佳气蔼祯祥,小小一村名古隍。

屋西有山名虎耳,东流挹抱长溪水。

三峰笔架卓面前,背后驹骊翠屏奇。

绕帘数顷祖遗田,信可容侬耕晓烟。

摘山钓水美且鲜,南窗笑傲北窗眠。

三馀祗把子孙教,不伯趁炎竞浮躁。

先于道谊后文章,事长谦恭事亲孝。

桑麻芋粟小园收,社醖茅柴逐旋笋。

但得官清摇役省,此生温饱复何求。

咏清凉寺竹

宋代叶辉

茂林修竹绿侵雪,清到心君赖有君。

李主当年饱凉后,民间苦热几曾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