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
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越客本浩荡,秦筝何激扬。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
初闻楚调声激烈,志士报仇思饮血。
再闻宫音如扣钟,鲁生揖让何雍容。
清和变调有如此,侠客闻之心欲死。
银甲弹来更嫣然,金鱼脱却浑轻尔。
吾闻锦瑟五十弦,湘灵夜鼓声凄然。
遂令帝子剖其半,遗音尚有秦人传。
秦音楚调声虽异,今古由来同一致。
燕市谁知击筑心,吴门孰识吹箫意。
今夜君闻鼓曲声,百杯不醉壮心横。
众宾枕藉秋衾冷,独倚高梧看月明。
镡上送僧归衡山
上人孤闲似云鹤,十五出家住衡岳。
说法能超最上禅,持心不受群疑缚。
世上谁知来去踪,南窥太华北游嵩。
衲经雁荡千峰雪,定入峨嵋半夜钟。
于今戒腊青松古,犹泛慈航到东土。
杨柳舟中九曲云,笋皮笠上三山雨。
昨夜归心绕楚天,西风杖锡又茫然。
化龙潭畔清秋别,回雁峰头旧日禅。
林七钦山庄
此君家住浯水西,乔林夹道缘青溪。
人淳上古大庭世,客到武陵花处迷。
深杯尽日见山色,高枕四时闻鸟啼。
篱根稚笋看成竹,阶下飞花踏作泥。
梓柳折来环药圃,野泉引得灌蔬畦。
人间钟鼎口不道,雨里田园手自犁。
已沾鸡黍遂然诺,豫愁冠盖将离睽。
明日却从城市去,林间相送草萋萋。
巫峡啼猿歌送丘少府归四明
巫山巫峡连三巴,猿啼三声客思家。
停舟听之声未了,却过青枝犹袅袅。
野人乍来锦宫城,清秋满峡啼猿声。
黄牛滩上怨枫落,白帝祠前哀月明。
商声清冽羽声乱,倏忽东崖复西涧。
久客闻之泪欲干,壮夫听此魂亦断。
故人归卧越山云,忆得啼猿歌送君。
扁舟独宿剡溪夜,叫月三声谁共闻。
精岩寺
香刹象天界,名僧辞世氛。
一峰独凌削,众壑相氤氲。
作礼向金仙,宴林投鹤群。
山犬衔人衣,却走避腥荤。
于时春向暮,林亭蔼余曛。
苍然草木气,尽湿西江云。
登阁见千里,眇怀沧海濆。
山钟忽播荡,应此悟音闻。
同王六博士宿烟霞观
昔人炼金鼎,此地余还丹。
至今风篁呜,犹疑下笙鸾。
出岭访灵异,投山宿天坛。
一片月色古,千秋松影寒。
醴泉为我酒,丹霞为我飧。
都无世人梦,但伫风中翰。
夫子苟有意,相期此投冠。
到家兴未已,更取吾琴弹。
翠帘山天湖
翠帘高凌天,峰麓旷且平。
何年此蟠龙,遂成秋水泓。
呼吸纳元气,溟蒙变阴晴。
云雷地中起,日月波上生。
上有空僧巢,岩栖炼神形。
寥寥水月观,洞见心胸明。
我昔凌天梯,恍若登赤城。
浮杯动松影,发笑回天声。
从兹便高举,永极云霞情。
同王六入西山寻白云僧
秋山晚苍苍,引兴白云际。
方闻出谷钟,未返沿源骑。
跻攀霁心目,始到三摩地。
苔色阴际寒,松声静中细。
空僧此岩栖,心寂迹如寄。
经诵有时闲,了了见山翠。
抱琴者谁子,夙性贪幽致。
云卧复何为,冰弦写秋意。
西峰倏含景,石榻又假寐。
身寄孤鹤巢,梦如幽兰气。
夜分气候白,隐隐月初至。
阳涧澹空明,阴林破深邃。
久怀缁锡邻,颇与云山契。
章甫如可投,期君访灵畏。
宿黄梅五祖寺
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
珠宫历浩劫,桂殿余真身。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地远泉石怪,人闲猿鸟驯。
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
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
所希慧灯影,为余照迷津。
同周秀才玄与东白明远二上人期宿芝山不至
廛居厌纷扰,恒思宿阴岑。
夙期道门友,共兹清夜吟。
弹冠起新沐,微风披素襟。
行行止空门,夕景倏已沉。
不见云中僧,虚堂闭烟林。
应物本无往,焉知来去心。
良会既已睽,中情一何深。
咏归值新月,聊复鸣吾琴。
送湖南归粤
志士本激烈,况当离别情。
直气不得发,逢秋吐商声。
浮云蔽长空,驱马去孤城。
广川无舆梁,一苇讵能横。
将寻故山隐,自芟荒草耕。
蠹书束高阁,龙剑日夜鸣。
行路由正途,能使山岳平。
端居息机心,卧闻蝼蚁争。
知君重交结,临分吐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