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方信孺
西风搅桂树,落日明枫林。
游子怀归期,予悲渺登临。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仅枯冢,寂寞薰兮琴。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古器不可见,聊作相思吟。
相思长相思,相思无古今。
一歌众鸟听,再歌万籁喑。
推手君勿歌,有酒且孤斟。
落落此时意,寥寥千载心。
五弦毋庸绝,四海谁知音。
宋代:
方信孺
泉本无贪人自清,何须一酌始忘情。
回车胜母君知否,见说曾参亦好名。
宋代:
方信孺
春波饱微渌,斗柄函空明。
方舟贯岩腹,鹅鹳相酬鸣。
仰窥穹窿顶,宛转百怪呈。
仅余鳞甲碎,不见头角狞。
下闯清泠渊,演迤万顷澄。
但同鱼鸟参,勿遣蛟龙惊。
抉苔抚奇篆,倚棹看题名。
三将标殊勋,自与山不倾。
谁欤赘小筑,正恐山灵嗔。
南涧更幽绝,仙佛依峥嵘。
太虚可为室,岂复资药楹。
乳泉助茗碗,中有冰雪清。
何须骖鸾去,此即白玉京。
鼎来不速客,抱琴忽逢迎。
爱此无弦曲,岩溜同一声。
为君洗尘耳,唤我诗魂醒。
祗愁白衣至,好句亡繇成。
宋代:
方信孺
磊磊洞庭石,渺渺苍梧云。
客行离骚国,长歌酹湘君。
湘君不可见,古庙藏江氛。
空坛颇亡恙,谁为真将军。
宋代:
方信孺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不能向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宋代:
方信孺
崔嵬十二峙乾和,五柱何如马伏波。
败堑颓垣今日见,想曾荆棘汉铜驼。
宋代:
方信孺
石鼓嵯峨尚有文,旧题铜鼓更无人。
定钗寂寞蛮花老,空和楚歌迎送神。
宋代:
方信孺
四渎初分有物尸,天开地辟共为期。
齐东野语真堪笑,请诵昌黎十丈碑。
宋代:
方信孺
蹁跹天上五仙人,羊驾何年到海滨。
晋汉相传羊无有,观中遗石自轮囷。
宋代:
方信孺
文殊千佛显真乘,水月光中见定林。
昭瑞当时连集福,咸池今日应奎参。
宋代:
方信孺
小桥横绝两峰环,白日松风为掩关。
天半楼台矗金碧,直疑海上普陀山。
宋代:
方信孺
昆仑截竹事空传,不见春潮送客船。
只似蜀江江上路,两山中峡手巾天。
宋代:
方信孺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
飞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岩前清绝处,道人先我著茅庵。
宋代:
方信孺
五星自是汉家符,忍死任嚣亦太愚。
今日朝台犹百尺,荒城不记旧规模。
宋代:
方信孺
枯坟曾阅几兴亡,行客徘徊古道傍。
茅屋一间无处觅,可怜不似楚昭王。
宋代:
方信孺
大道茫茫鼎峙分,个中谁为破重藩。
须知问礼当时地,不必西方两足尊。
宋代:
方信孺
可怪仙翁亦世情,珊瑚还许至殷勤。
波神不是赵佗客,即是前身石季伦。
宋代:
方信孺
吕嘉积石浪相传,双阙天开尚宛然。
成改古来俱一梦,千秋何似老楼船。
宋代:
方信孺
晋唐相望已千年,香火如今数十贤。
不见古人空再拜,祠堂西去有贪泉。
宋代:
方信孺
月峡旁通玉液池,采舟争胜出宫闺。
荒台今日人相问,野草无言日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