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重阳吟五首

宋代方回

心炎何处不南荒,瘴海烟深有玉堂。

随地着身无得丧,菊花开日即重阳。

辛丑中秋曲阜桥倚楼

宋代方回

月渐高虽小,星全隐不明。

老夫偶有酒,独酌过三更。

世间千万户,谁是倚楼人。

今夜中秋月,危栏一病身。

秋大热上七里滩

宋代方回

吾生所未见,自古恐亦无。

秋半不肯凉,赫日炎洪炉。

沸湍七里滩,触热乘畏途。

坐船汗如浆,况彼牵挽夫。

一樯合众力,至数十辈俱。

踏竿气欲绝,沙立僵且枯。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

焉得大冰盘,沾丐及此徒。

侥幸据势位,极意求所误。

愿回君子心,略念小人躯。

寄魏鹤台并呈虚舟

宋代方回

损益相因俯仰间,人才世事颇相关。

熙丰消息黄龙府,濂洛源流白鹤山。

此道不随高岸改,吾徒宁作野云閒。

世家但保书灯在,莫羡云霄玉笋班。

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

宋代方回

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

几向客右度重九。苦无佳句答良辰。

忆我二首各三十韵 其一

宋代方回

忆我幼时事,南归自番禺。三边已澒洞,内郡犹无虞。

故居山城间,四面阛阓区。东西万货集,朝暮百贾趋。

诸父领宾客,衣冠一何都。觞豆日谈笑,往往皆文儒。

比屋有高楼,其上娉婷姝。侠少喜酒贱,歌呼间笙竽。

无何郁攸作,一夕化为墟。朝廷易楮币,百姓骈叹吁。

物价渐踊贵,饥剽多流俘。我家众长上,生近乾淳初。

曰此风俗降,岁岁有不如。老者迁化去,少者分驰驱。

生理益艰窘,口腹各自图。书囊裹笔砚,扁舟落江湖。

苟且禄仕齿,荏苒岁月徂。乍得返乡里,惊怛心若刳。

前辈尽黄壤,小儿皆白须。屡火不一火,坊巷非旧闾。

上冢享亭仆,访寺诗壁污。向之红粉面,蚁穴髑髅枯。

乃知宇宙内,万有皆空虚。我生逼六十,偶幸全头颅。

身阅大兵革,一思一欷歔。怀旧梦恍惚,吊往肠郁纡。

六十年间事,历历尚可模。我所见之人,百万泉下俱。

神仙谓不死,终久归于无。寄语肉食子,无以智诮愚。

五月二十三日甲子交六月节稍晴三四五复大雨

宋代方回

每日看天色,今年厌雨声。

重新六甲换,喜得一朝晴。

疲卒淹穷谷,饥民守坏城。

竹深荷净处,犹忆旧承平。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九

宋代方回

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稍换后山骨,复写简□□。

□□足活法,亦复窥天珍。妙年张文潜,晚节吕居仁。

书名始画屋,但疏勿与亲。雍容曳绅裾,彼为何等人。

去去白云外,保此诗酒身。我死或不死,汝死为埃尘。

病稍愈戏书三十韵

宋代方回

药滓弃盛钵,药贴堆满案。

药价殊不廉,药效一何缓。

身昔未病时,饮啖百无惮。

一病半月余,食味等土炭。

昼睡反多夜,夕呻每彻旦。

席硬骨加痛,衾垢肤转汗。

三更渴吻急,强起揭书幔。

灯量大如盆,故作红碧烂。

年今五十九,溘死讵足叹。

先君抱幽愤,较兹減三算。

杜梅两诗老,声价百代冠。

享寿仅及此,官职亦云漫。

又如同学生,何止夭阏半。

中道或无成,万事春凌泮。

老我幸已多,苟脱兵火难。

剥肤极朘削,糊口就退愞。

造物屡见赦,得失互惊惋。

未容遽朽腐,更遣足忧患。

假如即不起,游魂去常干榦。

殓具无可陈,襄事孰与赞。

二儿寓邻州,两月消息断。

何时捐别业,理舟抵归岸。

人生良艰哉,受此世缘绊。

抢榆及抟风,各各凭羽翰。

至灵可不如,外攻乏中捍。

自非有仙骨,宁免寒暑锻。

彭殇终同途,颜跖匪殊贯。

形凝靡不销,气聚会有散。

达者悟期理,卢胡一笑粲,

排闷写心谣,治命实非乱。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宋代方回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清明日有感

宋代方回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

春残决合为归计,未听啼鹃已断魂。

访唐师善山居

宋代方回

苕溪南问旧长桥,渡水穿云不作遥。

迂道征鞍何自苦,隔林吟屋屡相邀。

晚晴浓淡烟俱好,春近高低雪尽消。

尚觉粗材欠诗料,政须余馥乞唐瓢。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一

宋代方回

等是耕王土,谁令住海滨。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

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

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

寄许太初

宋代方回

忆昨与君同榻时,奇温叠重狨豹皮。

醉卧哎吐污茵帐,君不诮责予不知。

一从建康出城去,七里八冈泥涉路。

一步一滑一可度,始复思君寝处处。

幸有笋舆犹得乘,其实不胜其战兢。

句容破店无卧榻,一夜打坐如禅僧。

老顽穷健耐辛苦,地角天涯迷处所。

客中知我何如人,店妪无赖肆讥侮。

蹉跎六十二年身,明日又见新年春。

只应独坐思乡客,犹胜孤征失路人。

丙申生日七十自赋二首

宋代方回

一尺光阴七寸余,暗惊前路恐无余。

匹如月欠三分满,又似蓂瓢六片初。

学问文章俱废忘,科名官职总空虚。

诸孙中有小丁亥,十岁应能读我书。

初夏六首 其四

宋代方回

茂密踰千树,深幽仅一家。新蝉初蜕壳,稚菊始分桠。

润气青阴石,晴光白湿沙。晚凉督园叟,添竹引篱瓜。

呈吕使君二首

宋代方回

纷纷{衣中加八}{衣中加八}笑儒酸,独爱虀盐远绮纨。

国手文章无敌手,将坛家世上诗坛。

海艘荡寇鲸波静,江寺除凶鬼胆寒。

才调极高心转小,近时人物此尤难。

上元再题

宋代方回

梅残万点路傍雪,桃露一班梢上红。

惆怅六鳌山已去,了无情绪答春风

宾旸来饮秀山予醉小跌次韵为吴体

宋代方回

无冰为水柘为浆,深入醉乡心自凉。

微官误身鱼中饵,俗士缚礼龟搘床。

未妨卖书笑杜甫,宁能食乳羡张苍。

颠崖仆树幸无损,当复与君浮万觞。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六曰采菊

宋代方回

采采东篱亦易寻,悠然见处孰知心。

心曾目送飞鸿否,谁不能近叔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