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望大江

宋代方回

春草茫茫阔,春江渺渺流。

断魂欲谁诉,极目使人愁。

更过天垂处,应无地尽头。

豪商似差乐,槌鼓发盐舟。

朱用和用予南山旧韵次谢并呈罗弘道

宋代方回

妙论剧谈逢大敌,深林荫樾尾清游。

柳州先记知非偶,陆相荒庄愧不秋。

似舅远寻昆弟好,老生猥与介宾谋。

凄其廿载龙门梦,垫角曾登李尹舟。

晓起

宋代方回

夜凉无寐起吟诗,正是秋风欲动时。

百尺楼高蟾独挂,五更钟过马交驰。

道怀了了元无事,世故纷纷总不知。

但欠山头埋骨穴,归欤分付与诸儿。

再六次韵徐子英江楼

宋代方回

最愁人处最高楼,空望三神想十洲。

大药不灵从老病,把茅酒在盍归休。

许追竹士陪梅友,肯羡蜂王慕蝶侯。

曾点当时未舍瑟,谁知心地异由求。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 其一

宋代方回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八

宋代方回

积闷何可遣,高峰上云端。水南彼何所,缥渺浮孤烟。

郁塞树木古,深幽窗户妍。一楫往从之,岂无凌波船。

绝景未易写,良朋求亦难。独往或兴尽,空叩林下关。

不若遥相望,聊寄吾意焉。

鄱阳汤仲材以其家息庵存斋东涧三大老鄂州黄

宋代方回

水绕芝山过紫阳,倒流不解上南昌。

两家俱有传灯子,始信真源气脉长。

登秀山至半而还有怀宾旸

宋代方回

拥书终日汗如浆,试上崔嵬觅晚凉。

忽喜孤烟支拄杖,偶逢平石寘绳床。

十年世事头须白,六月江城草树苍。

莫尽山颠且山半,待携诗友共清觞。

松江使君张周卿致泖口蟹四十辈

宋代方回

松江太守今贤侯,喜有螃蟹无监州。

左手持螯右杯酒,文章政事第一流。

吴由今年十分秋,各执稻穗朝厥酋。

初生琐细类蟛{左虫右越},既长魁巨肩蝤蛑。

渔父横江竹为断,照夜纷纭灯火乱。

取之一蟹胜一蟹,尖美于团十月半。

怒目横行敢抗虎,宜尔就擒堕烹爨。

黄堂不忍专俊味,遣饷不减锦绣段。

老夫菜肠久雷鸣,忽四十辈来峥嵘。

得公宰相三斗鼻吸之醋,剉我坡仙一年好景之橙。

金脐雪脆手自擘,何必牛炙兼羊羹。

馋拿涎攫快一醉,焉待将糖而弥躁,

带糟而微生。一诗往谢张夫子,

莫怪无厌犹未已。内黄侯承津致矣,

但欠青州从事耳。

二月十五日赵君实南山别墅俟主客俱不至

宋代方回

篱落梅残野菜青,田间閒看鹤梳翎。

主人不到客且去,细雨南山暗画屏。

午困

宋代方回

老人无所嗜,惟书尚喜读。

矧又昼正长,聊此展卷轴。

阅久困已极,端坐闭我目。

稍稍收神明,内观默往复。

谓可略欹枕,童子致委曲。

心惧圣师责,美材化朽木。

倦惫不可奈,一偃寐辄熟。

何事忽惊觉,客至义当速。

与语了无味,退就一影独。

□□□□□,尚赖有脱粟。

朱墨工未竟,点勘继以烛。

还将夜有余,用补日不足。

行年过七十,焉用强自勖。

起倒不由人,曷不返空谷。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宋代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

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

十载凤池科尚在,已应一举首登龙。

方氏来南汉闰时,烝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中望吴山下一汀是为杭州

宋代方回

秦皇系缆北山头,一抹江边海变洲。

百万生人无葬处,蜗争蚁战不如休。

东晋魏收选《元魏书》,目东晋为僭,晋宋以

宋代方回

刘琨劝进岂无闻,王猛临终亦有云。

秽史汝能诬正统,老伧谁实蒞余分。

山阴禊事流觞帖,彭泽归来植杖文。

二物万年终不泯,可能草木张吾军。

猿獐图

宋代方回

西征君子化为猿,似觉獐头未足伦。

叫月三声万松外,可能浅草走平原。

题李伯时赤脚仙

宋代方回

可是驴蹄复马蹄,忍将玉雪污污泥。

世情{左血右戏}险君知否,满地人间铁蒺藜。

拟古五首 其一

宋代方回

达人安天命,养器以待时。匪谓闭其门,端坐无所为。

东家田中苗,既种且溉之。西家不复尔,秋至或忍饥。

一得异一失,非天有偏私。口实云自求,曷不观诸颐。

十七日大雪

宋代方回

扁舟未觉出城难,访旧情知老畏寒。

七十五翁无□□,□楼聊且隔帘看。

送秘书监丞张受还都傚山谷体

宋代方回

君家所有吾弗如,价估万金犹有余。

科斗字前古彝器,椰子腹中行秘书。

楚吴闽粤吏狼虎,淮浙海江民鳖鱼。

归阙一言动天听,生灵百万免沦胥。

所睹

宋代方回

形泰神劳极,心非貌敬多。

甘从道左避,肯羡马前呵。

雪屋听儿读,花房顾妾歌。

同声不同调,末后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