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

宋代方回

骤见累侯印,遄闻趣相装。

相期终古事,未用暂时香。

清论玉霏麈,高眠雷撼床。

前鱼又堪笑,红袖泣龙阳。

生日又二首

宋代方回

畏途偶许玩余生,晚节尤难保令句。

一秃翁真韩长孺,五男儿可晋渊明。

凄风开户绵重着,漏雨溅应酬酒懒倾。

俗事沓来败人意,且须坚坐待天晴。

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 其二

宋代方回

六用甚锻鞴,我非金石顽。谓古有不死,请看湘筠斑。

神仙虚空中,黄鹄高难攀。月娥本无药,鬼门焉有关。

自能节嗜欲,即是丹九还。内观无愧心,所至三神山。

次韵康庆之秋夜客怀自述

宋代方回

遁肥久已远罝罗,独慨流年老易过。

宦学向来千龃龉,功言竟复两蹉跎。

是山可隐在人耳,今雨不来如彼何。

群蛰闭关迫摇落,未须轻奋怒蝇戈。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

宋代方回

山中之乐兮乐可忘饥,饮有菊水兮茹有芝。

辟谷孔易兮何涝何旱,漱咽沆瀣兮曷其耘菑。

野粟稔兮酿酒,醉而歌兮樵者和之。

分半桃食未既兮,烂彼斧柯于局棋。

悯哄市之遏籴兮,形或鹄而肠龟。

谁独有此山中兮,我将焉追。

送子于归兮,聊声我诗。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

宋代方回

薄俗多端忤,残生底事成。

千成惊鹤化,万里厌鹏程。

能保中心定,悬知外物轻。

只嫌觅句基,四海有诗名。

春晚杂兴十二首

宋代方回

随分栽蔬复种花,逐时温酒又煎茶。

两儿能售严州屋,便可归来共一家。

彭湖道中杂书五首

宋代方回

四月农家雨,新晴冷似秋。

炊烟笼屋润,田水破塍流。

老父携孙子,牵耕教小牛。

薄游叹

宋代方回

薄游庾公楼,俯仰三十载。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巴峡挟洞庭,彭蠡在沧海。

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

翩舟事如昨,缁鬓忽已皠。

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

春尽困旅琐,此意果谁待。

欲见湘南人,问之以兰茝。

川途恐寇暴,徒御鲜资贿。

危阳日九回,山茹且归采。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

宋代方回

天怜迟莫与清閒,閒上高山看远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场肯复左轮殷。

千争万竞尘埃里,古恨今愁莽苍间。

□□谁来问诗叟,应输老树识苍颜。

初夏六首 其六

宋代方回

霹雳疑天裂,霶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宋代方回

我有孤舟自天地,沙头问渡苦无人。

谁家贾舶浮溟渤,脱命蛟龙亦损神。

腊月菊

宋代方回

九日侵寻蜡口徂,金钿尚可泛屠苏。

凿冰池畔枝尤劲,栽竹林边蕊不枯。

同味迟生新枸杞,齐名久谢旧茱萸。

土龙弃我登高侣,端肯趋时媚我无。

上南行十二首

宋代方回

初过城南门,即过城下渡。

岂无小笋舆,未若且徒步。

霜重船板滑,水涸岸石露。

我老人不识,小让樵者路。

送杨刚中

宋代方回

忽似登黄甲,元来本白丁。官清专学校,恩重感朝廷。

侧听吴侬语,欢传蜀产灵。儒风嗣言偃,子细为谈经。

过许村

宋代方回

长安才上堰,风物似微饶。

野老能相认,轻船不待招。

炊菱开甑热,秤鲫满篮跳。

偶前樽中物,何为靳一浇。

正月初四后十馀日病嗽不能出杂书十首 其一

宋代方回

僦居背古城,楼西耸乔木。两年见黄落,雪尽欲再绿。

往时春鹊雏,理巢乳哺续。不归视吾儿,于此捧饥腹。

穷山况味等,差胜客影独。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其二

宋代方回

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夷齐与箕微,均为识三纲。

我所领小垒,可容久徜徉。亦欲拾之去,群盗纷寇攘。

勉强不得已,芟恶完善良。完国非我责,完郡亦何伤。

幸保千里民,不为剑戟戕。奸鬼伏肘腋,两贼程与黄。

门生讦座主,婿不顾糟糠。妄告无反坐,官吏饱贿赃。

一朝掷笏绶,仅有书几囊。辛巳至庚子,阖门饥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谁揣量。苟生内自愧,一思汗如浆。

焉得挂海席,万里穷扶桑。茅屋荫松菊,槿篱畦芋姜。

读书粗知道,晦遁攀馀芳。诗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琅。

今汝往筮仕,已踰四十强。萧然乏行李,艰甚谋聚粮。

此皆我之过,弃官畏祸殃。以致儿女辈,无不羸以尪。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北风无时无,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帙,汝母七旬将。苟可得一职,归甘泌之洋。

生理我无策,徒此歌慨慷。壮士一大笑,出门青天长。

戊戌元日三首

宋代方回

仿佛晓钟鸣,家家起五更。

物宜春后暖,人喜岁初晴。

衰老犹能饮,虚空误得名。

题诗思旧日,无此好新正。

次韵鲜于伯几秋怀长句

宋代方回

逾燕涉漠将十霜,西风满眼榆林黄。

时逢北客话围场,鞍马意气犹扬扬。

骆驼红乳蒲萄酒,袒割一醉千百觞。

君今病店卧南方,掉头不顾尚书郎。

紫阳山人饿欲死,江湖一壑秋田伤。

哀歌相和意惨怆,夜视宇宙何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