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立秋久无诗

宋代方回

三伏厌厌病欲萎,可能秋后尚无诗。

连宵急雨凉如洗,贫寐衰翁醉不知。

药饵谁精寸关尺,文章空说斗牛箕。

西斋池上堪逃暑,木落吾将信所之。

种稗叹

宋代方回

农田插身身绿时,稻中有稗农未知。

稻苗欲秀稗先出,拔稗饲牛唯恐迟。

今年浙西田没水,却向浙东籴稗子。

一斗稗子价几何,已直去年三斗米。

天灾使然赝胜真,焉得世间无稗人。

次韵宾旸龙泉

宋代方回

小国号瘠土,根据千岩隈。

泉味天下最,莫许他郡偕。

宁当饮此清,饥肠鸣如雷。

广斥岂不富,咸浊良可咍。

谓兹大龙窟。无乃由齐谐。

患不甘且冽,榛莽能久埋。

心恻或不食,汲路荒苍苔。

蒙养内自充,何嫌世好乖。

君子有本性,勿问塞与开。

成功故偶耳,隐德弥佳哉。

入五月病二七日

宋代方回

病已捐蒲酒,寒犹拥絮衣。

形骸元自劣,气候每相违。

人死朝朝有,吾衰事事非。

尫羸存喘息,聊复信天机。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

宋代方回

名臣汲黯郑当时,笔阵秦王将尉迟。

疾电震雷千里起,乖龙老蜃九渊知。

诸公犹羡归田乐,老我终无叩角悲。

补{衣中加八}得人卧桑野,可愁二月卖新丝。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代方回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赋归弃空庐,惜此数竿竹。

儿孙共十辈,何计给饘粥。

万事不如人,唯诗尚可读。

秋感二十篇,夜断朝复续。

开樽寘前庭,一杯歌一曲。

宿包山杨明府宅

宋代方回

今日到桐庐,登堂拜寿母。

□□□□□,□□□□□。

人间富豪儿,吾事弗如汝。

汝纵□□□,□□□□□。

□□□□□,□□□□□。

故太学徐君哀辞

宋代方回

蹈海沈江合比踪,子阳蛙坎可能容。

自闻门外韩擒虎,岂乏云间陆士龙。

信矣百年谁不死,哀哉三子亦相从。

烂为井底泥无恨,肯顾区区马鬣封。

醉吟五首

宋代方回

渊明年十九,谢公破苻坚。

此时尚可为,未及出仕年。

太傅一丘志,永言负东山。

道子国宝辈,日趣晋祚迁。

参军与百里,黾勉一纪间。

典午竟已矣,于兹遂归田。

至今会心人,仰高醉中言。

江行大雨水涨四首

宋代方回

何处岸颓漂大树,明朝水落阁平滩。

村民争剪为薪去,万事从前预料难。

芍药十丛近千蕊客饮散一夕而空

宋代方回

虽微风物似扬州,茧栗初红已遽休。

手地戴端宜谁粉,夺攘无奈众苍头。

未知相谑真何谓,不许当阶略少留。

玉爵彩云谙往事,可因尤物作閒愁。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其二

宋代方回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佯作小儿啼,斓斑綵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先君四难弟,今皆为古人。五房伯仲十,独予登七旬。

道路谩奔走,灯火徒苦辛。此诗比蓼莪,一吟一伤神。

溪涨

宋代方回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

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

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

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五月十四日梅雨始通走笔二十韵

宋代方回

迩日岂无雨,东有西或无。

有亦仅鸣瓦,不肯鸣庭除。

檐声尚难滴,况望浮沟渠。

滂沱靡后继,霹雳空先驱。

山田半未莳,莳早青苗枯。

切虑旱势迫,莫办暑气甦。

去风当此际,浙乡渺为湖。

穷冬六十日,所至雪塞途。

无乃天力韵,有如酒家垆。

瓮盎夙倾倒,遂绝来者沽。

或谓帝有赫,岂忍氓毕屠。

久蓄必大泄,勿遽宜少须。

邻寺钟鼓晦,顿与常时殊。

果即骤倾注,屋漏衣巾濡。

平明视荒园,破鞋涉泥途。

讵惜葵卉仆,但喜豆叶腴。

西溪报桥断,渡舫若纡。

遥想农出野,蓑笠争奔趋。

吾虽乏良畴,窘饥意已纾。

天下免沟瘠,敢叹瓶无储。

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

宋代方回

门外葵花一丈高,讵期端午更绵袍。

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时危心肺倍焦劳。

柴门尽掩身多病,听雨寒窗首屡搔。

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宋代方回

未夸长管入手梗,政须短管护铦锋。

未染濡时常著帽,忽□脱帽走蛟龙。

题钱舜举着色山水

宋代方回

堆青积翠耸□□,□□峥嵘古寺深。

此画老钱暮年笔,真成一纸真千金。

红云亭即事五首

宋代方回

江湖垂老死,天地忽风尘。

岂不多华屋,何曾属主人。

此亭聊着眼,数口仅容身。

鸡犬桑麻里,侯王愧小民。

雪后小园

宋代方回

纸色光新耸坏棂,履声松脆兀閒庭。饥禽啐砌留奇迹,枯树拿空失丑形。

早与花根添曲糵,可容画手著丹青。溪西冻瀑融晴滴,欲问岩僧借净瓶。

再简吴式贤

宋代方回

郊居纵复远康庄,如许诗名许遁藏。

有客远来朝识面,不吾遐弃例登堂。

眼高心远乾坤窄,树密泉深上下凉。

谁与图成后三笑,陶巾底用间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