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次韵宾旸桂枝塘

宋代方回

吴越兹上游,一江贯千山。

山峻江更急,力耕云雾间。

民穷实可悯,俗俭无与班。

瓮灌既已拙,斗籴弥足叹。

十日天不雨,魃也肆厥奸。

吾昔忝长吏,郡图朝夕看。

水源浅易涸,无地施防关。

此陂筑千所,岁事或苟完。

幽人采荷衣,隄岸穷跻攀。

更觉沧浪篇,万顷吹波澜。

十一月初八日观雨

宋代方回

重阳晴过小春天,忽复萧骚雨可怜。

响入竹林全似雪,湿蒸茅舍最宜烟。

战尘洗净无传箭,客路泥深亦着鞭。

三月聚粮岂容易,临风殊觉意茫然。

赠地理齐君龙吉

宋代方回

积善出公侯,今于葬地求。

樊崇如叵测,郭璞殆徒谋。

折臂终难验,控颐自可忧。

未抛金锁甲,焉问土馒头。

步雪过长桥

宋代方回

太湖三万八千顷,物色分明为我饶。

风急落帆临古塔,雪深首屐渡长桥。

一蓑灭没渔家乐,数字欹斜雁路遥。

小立忍寒不能去,百年壮观尽今朝。

张老山御史寄七夕诗今近中秋奉问

宋代方回

笼鹤囊琴驾短篷,夏初言别又秋中。

一天遥共团圆月,两地相忘矍铄翁。

朝廷还公黄阁相,江湖乞我白苹风。

金台乍到朋簪盍,肯系吟笺寄早鸿。

断酒半月馀

宋代方回

毒手遭风伯,危机伏醉乡。不成摩诘病,未悔次公狂。

饮器质钱尽,酤垆添价昂。酒徒容改事,瓦碗茗芽香。

春半久雨走笔五首 其一

宋代方回

月馀不浴不梳头,垢服埃巾独倚楼。万古事销閒里醉,一年春向雨中休。

天时才暖又还冷,人世少欢多是愁。治乱无穷如纠缠,华山高卧最为优。

甲子雨

宋代方回

紫阳元日得晴日,晓鹊声边骈贺客。

玉梅烂漫照椒觞,尽我真珠红一石。

祁山山下初立春,马上送迎逢故人。

故人挈榼藉芳划,啼鸟游丝天气新。

吟鞭转入西江路,宝月欲圆碧霄暮。

南方战罢闻者喜,尽道上元仍甲子。

卒然军兴由盗兴,千里无烟况有灯。

鸡犬逃生且未暇,上元之雨吾何憎。

万马还营速须早,放与田家蚕麦好。

甲子之雨恐不可,听彼谣言愁杀我。

治圃杂书二十首 其十九

宋代方回

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闻盗发亡男雷孙墓

宋代方回

得非阿瞒党,忍作发丘郎。

谁实驱为贼,官今视若常。

故无金碗出,岂有竹书藏。

风俗衰如此,非徒痛此殇。

戊戌端午

宋代方回

退休敢望赐宫衣,破箧重寻旧暑絺。

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

画符焉用元无病,标锦休争但合归。

赖有故人饷新煮,一杯草草勒鱼肥。

秋后渐凉

宋代方回

楼东清晓起参旗,火伏三金喜应期。

车马尘中犹苦热,故山已是早凉时。

楼夜

宋代方回

危栏空阔上,牛斗转天心。

为底常无寐,频来故独临。

船声终夜静,楼影半河阴。

诗就忘工拙,随宜莫苦吟。

观岸树

宋代方回

行舟观岸树,意若有不足。

岂惟树柳杨,亦颇间篁竹。

猥琐匪大材,谁谓真不曲。

北风稍向南,南风稍向北。

弱质不自由,随风作反覆。

我家有乔松,似是千秋木。

下无藤萝缠,上无禽鸟宿。

清阴荫百亩,颜然立于独。

八面吹不动,矧肯变寒燠。

是可托吾庐,隐居于此卜。

焉能江湖间,浪与此辈逐。

送陈正之三首

宋代方回

昔在东原北,高唐一再行。

金书儒庙壮,画壁驿亭清。

仕宦中年达,亲知远道迎。

江南何处好,细话紫阳城。

先天易吟三十首 其四

宋代方回

太极元无物,群生性命根。一奇仍一偶,万象满乾坤。

喜冯伯田至

宋代方回

扁舟相送浙河滨,又向苕溪住几春。

雨路无来应跋涉,雪眉闻说尚精神。

山城风物非他日,诗社交朋不数人。

略遗后生识前辈,挥犀为洗庾郎尘。

去萍草

宋代方回

童子携竹器,摝去池中萍。

见鱼故已佳,水底林峦青。

复呼荷锄者,剃草汛我庭。

蛇蚓无留藏,行径免露零。

划秽致洁净,拨翳生皛荧。

朗月明其抟,古镜还精灵。

语寂理已会,虑澹神自冥。

白发一老翁,兀然坐孤亭。

秋晚杂书三十首 其二十九

宋代方回

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复次韵吴遁翁

宋代方回

乾坤磔裂岁年赊,忽复中原庆获嘉。

雷焕竟能出神剑,张华才许识真茶。

一身北去南来雁,万事朝开暮落花。

诗句辱公过相奖,已甘终老作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