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方干
归去春山逗晚晴,萦回树石罅中行。
明时不是无知己,自忆湖边钓与耕。
唐代:
方干
岂知经史深相误,两鬓垂丝百事休。受业几多为弟子,
成名一半作公侯。前时射鹄徒抛箭,此日求鱼未上钩。
竹里断云来枕上,岩边片月在床头。过庭急雨和花落,
绕舍澄泉带叶流。缅想远书聆鹊喜,窥寻嘉果觉猿偷。
旧诗改处空留韵,新酝尝来不满篘.阮瑀如能问寒馁,
风光当日入沧洲。
唐代:
方干
沧茫大荒外,风教即难知。连夜扬帆去,经年到岸迟。
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或有归风便,当为相见期。
唐代:
方干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昼潮势急吞诸岛,
暑雨声回露半村。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
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绣羽惊弓离果上,
红鳞见饵出蒲根。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唐代:
方干
密片无声急复迟,纷纷犹胜落花时。
从容不觉藏苔径,宛转偏宜傍柳丝。
透室虚明非月照,满空回散是风吹。
高人坐卧才方逸,援笔应成六出词。
唐代:
方干
乱山重复叠,何路访先生。岂料多才者,空垂不世名。
闲曹犹得醉,薄俸亦胜耕。莫问吟诗石,年年芳草平。
唐代:
方干
坐来丛木大,谁见入岩年。多病长留药,无忧亦是禅。
支床移片石,舂粟引高泉。尽愿求心法,逢谁即拟传。
唐代:
方干
去住如云鹤,飘然不可留。何山逢后夏,一食在孤舟。
细雨莲塘晚,疏蝉橘岸秋。应怀旧溪月,夜过石窗流。
唐代:
方干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
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唐代:
方干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唐代:
方干
昔见初栽日,今逢成树时。存思心更感,绕看步还迟。
蝶舞摇风蕊,莺啼含露枝。裴回不忍去,应与醉相宜。
唐代:
方干
幽独度遥夜,夜清神更闲。高风吹越树,细露湿湖山。
月皎微吟后,钟鸣不寐间。如教累簪组,此兴岂相关。
唐代:
方干
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
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
唐代:
方干
声望去已远,门人无不知。义行相识处,贫过少年时。
妨寐夜吟苦,爱闲身达迟。难求似君者,我去更逢谁。
唐代:
方干
芿草不停兽,因师山更灵。村林朝乞食,风雨夜开扃。
井味兼松粉,云根着净瓶。尘劳如醉梦,对此暂能醒。
唐代:
方干
苍茫大荒外,风教即难知。连夜扬帆去,经年到岸迟。
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或有归风便,当为相见期。
唐代:
方干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
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唐代:
方干
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
长年随桧柏,独夜任风雷。猎者闻疏磬,知师入定回。
唐代:
方干
才高登上第,孝极殁庐茔。一命何无定,片言徒有声。
故园花自发,新冢月初明。寂寞重泉里,岂知春物荣。
唐代:
方干
风涛匝山寺,磬韵达渔船。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
月华妨静烛,鸟语答幽禅。已见如如理,灰心应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