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

摩尼歌

宋代释印肃

一颗摩尼非玉贝,不动随机方便快。

无边无表实先天,亘古迄今无覆盖。

六和同,心不在,

放荡汪洋尘世外。个中无可表真如,

不灭不生谁不爱。卓顽空,

立世界,非界非空有谁解。

返已回观一物无,光大圆融含百怪。

珠体坚,吉怪坏,

幻化元空灵本在。三十年看水牯牛,

祗个沩山实奇最。华林子,

通非内,蹋倒净瓶绝待对。

天上天下独玄灵,直至如今少人会。

老南泉,逞见解,

提起猫儿人不买。一刀两断不曾分,

主伴重重元不背。了非言,

闻妙海,赞火逢烟莫放退。

忽然杲日烁冰霜,不立微尘谁受罪。

天网恢,非结解,

遍布弥漫这三昧。堪笑衡阳没量人,

弥勒光中拖布袋。

铁竹歌

宋代释印肃

普庵和尚铁竹歌,十圣三贤不奈何。

九节玲珑通法界,不由边笋自喽罗。

从百练,已经磨,

能障狂风止海波。恶龙报毒皆由我,

猛虎归降岂是佗。世出世间无可比,

非凡非圣力摩诃。莫耶剑,

比天戈,生灭劳形费气多。

只这一条刚不坏,撑天拄地应三摩。

身莹净,意曼陀,

非眼耳鼻六通和。肉眼那能堪作见,

二乘天眼尚肴讹。德山老汉却老婆,

横竖宗风般若多。罕遇其人难措手,

至今独卓立巍峨。君不见,

莫蹉跎,点石为金也是他。

即栗横肩千万个,解吞铁竹可相过。

未动口时百杂碎,岂同狐族唱巴歌。

顺天助道功非细,只欲令人脱死魔。

喃喃解语非关舌,入水何曾动碧波。

铁竹自歌如是唱,海潮音彻笑呵呵。

普庵家宝

宋代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谁生谁病,谁死谁老。

达人无证,凡夫颠倒。

日西道晚,日东道早。

有睛无眼,撞头磕脑。

扶篱摸壁,弃金抱草。

机关木人,弄口叫好。

线牵则动,索断则倒。

撒放闲处,如第烂藁。

本自无形,被他作造。

五彩妆来,安名立号。

只欲瞒他,何曾自保。

打闹过日,全无倚靠。

问他贵姓,口中便道。

草木李张,适来方到。

有甚急事,特来干冒。

衣食不足,莫怪聒燥。

人口不安,田园旱涝。

赚埋公祖,移坟修造。

被术人算,年月不好。

朝山拜狱,何处不到。

未尝感应,至今罗噪。

又逢卦师,胡言乱道。

速迁公祖,更改门灶。

丝蚕天旺,官禄便到。

但信八卦,阴阳最好。

公卿宰相,都是我振。

酌发稍轻,摇头摆脑。

赠他丰厚,连声道好。

因此贫穷,日夕烦恼。

雪上加霜,苦寒难保。

耳裹忽闻,普庵得道。

捻土为香,直须亲到。

行来不觉,钟声浩浩。

自心火急,无人通报。

行童不管,维那高傲。

息心定意,低声苦告。

不久之间,果见一老。

一条拄杖,披一布袄。

竖个指头,教我速道。

鼻孔辽天,眼睛潦倒。

更不说钱,也不爱宝。

不得妄想,不得作造。

但识得心,无法不到。

汝本是佛,不须别讨。

离诸名相,法身自保。

生灭本无,诸佛假号。

世出世相,全无可道。

直实一心,不空灵宝。

十方诸佛,都有裹许。

一切幻缘,此心无主。

幻化须尽,心等太虚。

识得此心,如琉璃珠。

随色影现,无著无去。

得意忘言,了更无语。

亦无可舍,亦无可取。

也不烧疏,也不化纸。

设斋无限,供养蛇鼠。

布施不明,却还沉坠。

虽是善因,能招恶理。

公子王孙,因修福慧。

持斋精进,衣食布施。

才出头来,一切整备。

岂用埋尸,卜度好地。

心若不善,一切不利。

头头作业,处处祭鬼。

枯骨消磨,神识沉坠。

生不念善,死地狱现。

在处慈悲,来生方便。

不信佛法,贫穷下贱。

万中无一,官人相现。

满山满岭,头长觜尖。

捞鱼罝鸟,历劫相煎。

无一毫善,皆是结冤。

不识父母,叫唤喧天。

贪淫杀盗,罪不可言。

阴振未满,王法牵缠。

心无一足,烦恼连天。

因何不息,澄净心田。

若不饮酒,智慧光鲜。

亲近善者,心自善妍。

若不食肉,公婆不哭。

日夕心灵,善神助福。

若不杀盗,自身无恼。

行住坐卧,心无烦恼。

若不邪淫,净行甚深。

精神勿亏,身体安宁。

若不妄言,常亲贵侣。

守口如瓶,不惊寒暑。

若不贪爱,触目便会。

见如不见,背如不背。

若不嗔痴,眼耳如泥。

天翻地覆,我自不知。

若不恶口,身如瓦狗。

人来不吠,棒打不走。

若不两舌,无事闲歇。

谁是谁非,清风明月。

若不绮语,身心一如。

所在尊贵,为人中瑞。

十般不善,在迷不见。

佛为分别,觉悟自见。

依此修行,见本来面。

大地含灵,谁敢轻贱。

心共一心,随业转变。

我若不如,只管吃现。

我令始觉,感佛方便。

翻十不善,回向十善。

永不赚你,天亦常愿。

超出三界,见佛知见。

凡夫肉眼,非明不见。

无日月灯,如黑漆面。

开眼见色,色即归空。

空中无得,恰如无见。

开眼无见。心若未了,

识业黑变。今日安乐,

逐光随现。眼光落地,

黑暗周遍。心思业显,

雷奔闪电。怕怖天地,

投谁发愿。百千刀轮,

火车掣电。一刹那间,

魂识消散。动经尘劫,

业无所间。岂比世间,

公牵私绊。哀哉众生,

尚贪吃饭。若还思死,

火急难辨。五千教典,

祠言无限。只为愚心,

习气深惯。已化闻经,

已身无难。一人了达,

与众除患。不劝不善,

恶不消散。若闻其声,

何忍食由。若见众生,

死当助哭。身衣口食,

难心自足。直至到死,

神识缠逐。随念往生,

定入毛畜。心不念佛,

镇在牢狱。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

笙筝笙竹。不曾捻种,

遍地野菊。耕田得禾,

耕畲得粟。乐善天堂,

造恶地狱。善恶无差,

由心直曲。信佛拜泥,

转转昏迷。信神烧纸,

自损谷皮。信经读字,

不干心事。信道行淫,

只瞒自心。信善贪财,

到死也呆。信福杀盗,

不久恶报。信是说非,

将油洗衣。信罪不悔,

如飞蛾昧。火烁油煎,

去了又来。一似浮徒,

贪嗔痴爱。前念作福,

后念受罪。人不达理,

妄执神鬼。人不会事,

梅上添醋。急处斗急,

好做不做。见他富贵,

一心趋侍。借口一文,

还十文利。连妻带子,

为他奴婢。子细观瞻,

丈夫意气。非我不非,

是我不是。有无分定,

因果相继。懒惰贫穷,

精勤富贵。修般若多,

获慈悲惠。今生和顺,

在处恭敬。来生佛国,

开发众信。习气清净。

行住皆定。定中有慧,

慧体如镜。镜不是镜,

是非成病。失却是非,

大圆智镜。若人全会,

何垢何净。本无背面,

光明性命。性即佛性,

命即慧命。非生非老,

谁死谁病。包括有无,

无欠无剩。风动尘起,

无有不应。水陆色空,

血脉连通。微尘不透,

不成正道。影响无知,

犹如死尸。头上一劄,

却令眼眨。脚下一针,

用口呻吟。问病叫痛,

类同蠢动。将假为身,

业力所成。成应有坏,

有坏复形。成有本空,

谁解通宗。不宗为本,

无住为宗。不空不住,

无异虚空。快须荐取,

脱却樊笼。古佛今佛,

因此大通。释迦亲印,

犹如虚空。如水中月,

应物标宗。如水是体,

水月空同。有无相貌,

二相皆同。同则无碍,

有碍不中。不中非佛,

佛亦无穷。腾今耀古,

不受瞒笼。万法之母,

诸佛祖公。若人了达,

便与佛同。若人不了,

万法盲聋。犹如杂话,

枉费日工。如是家宝,

永不空空。究竟无说,

法本无空。普庵和尚,

家宝示众。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 其三

宋代释印肃

饭了从容图睡快,杲日丽天无可晒。薄

十二时歌 其五

宋代释印肃

日南午,大地元来没寸土。天上天下独为尊,耀目连睛无可睹。

石巩痴,逢马祖,自己如空谁射弩。三平了道劈开胸,不拄箭锋徒自苦。

證道歌 其一七七

宋代释印肃

真不立,妄本空,劝君贼过莫施弓。越古超今无可有,纤毫窒碍不能通。

證道歌 其一一八

宋代释印肃

廓然莹彻周沙界,言语难诠无可解。别传一句了非言,妙契圆通观自在。

次韵赵承之寄保德倅王粹公

宋代苏过

王谢风浪不愧前,碧梧翠竹总森然。好归禁琐持簪橐,却卧关河阅岁年。

目送秋鸿凌绝漠,坐传烽火到甘泉。笑君坐啸空斋冷,庭下蒲鞭无可鞭。

山中杂咏 其二

宋代许必胜

月至林木异,心空来远声。草根幽响奏,小叶孤萤明。

静念既有在,久之无可名。轻云自闲暇,坐久山风鸣。

微雨偶然过,清心相向生。

观雨

宋代王同祖

萧萧疏雨逐斜风,三两归鸦暮霭中。

看到菊花无可看,一年秋事又成空。

退居

宋代詹中正

宦情文思竞阑珊,利户名枢莫我关。

无可奈何新白发,不如归去旧青山。

须知百岁都为梦,未信千金买得间。

珍重樽中贤圣酒,非因风月亦开颜。

庆元六年七月至儋耳问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罢归八月过封川谒谭史君乃前守也用赋二长韵呈似 其一

宋代曾丰

小诎南游得大观,天函无际碧相环。盘黎错䝤周遭海,亘县绵州诡谲山。

自幸赏音毛颖下,相争充数锦囊间。更无可以重收拾,莫怪吾诗今次悭。

广州登盖海楼

宋代曾丰

他求无可洗尘劳,盖海楼馀百尺高。十万人烟城缭绕,三千世界水周遭。

偏于物外有双眼,正以胸中无一毫。非与海鸥强相入,海鸥元自是吾曹。

寄临汀推官卢伯寿二首

宋代曾丰

解官赴调出临川,倒指侵寻十二年。

文学背时招白眼,功名迂路得华颠。

胸中要与天相似,分内姑安理自然。

素业更须频点检,有无可以上青编。

赠江宰彦通

宋代曾丰

富沙耆旧江先生,方册之中久闻名。

今识其子长安城,中年状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尝一出清之声。

临事不翅水鉴明,未尝一示明之形。

牛刀初割琴初鸣,市稀善获鲜善烹。

江华百里农桑甿,阴受令尹生与成。

尚不能窥岂能评,两部使者识理精。

循吏政出吾六经,一元动荡万汇亨。

不以能称乃真能,交章疾置闻朝廷。

明公归重盖如此,素履复修想俱伟。

立朝致主从今始,廊庙规摹宁出是。

贞观三钱一斗米,房杜传中无可纪。

事业文章非异轨,谁云解此不解彼。

学诗反几我开启,生平方行诗之理。

游泳于诗未知尔,国风雅颂兴赋比。

类发于情止于礼,六义同归一宗旨。

包涵万象无涯涘,骑驴觅驴殆忘己。

子归反听收初视,三百篇中参到髓。

赠顾君美

宋代曾丰

三命孰如李,五星谁似朝。

目前谈者众,足下悟其玄。

归养老和病,看耕田与园。

他无可推步,君往扣侯门。

送黄畴若尚书

宋代袁燮

轩裳本外物,轻得非所关。

俗子不识真,贪荣强跻攀。

苟求既得志,巧计仍朋奸。

谁知国士胸,取舍超人寰。

不忧节不高,任重忧力孱。

公家太史氏,阅世多险艰。

无心羡尊显,名塞穹壤间。

尚书续正脉,清泉泻潺潺。

操修不敢怠,粹美无可删。

垂垂蹑政途,念念思江山。

上欲登绝顶,下欲临碧湾。

勇退得所愿,喜见冰雪颜。

是中有真趣,景贶天所悭。

一朝归领略,拔萃玉笋班。

岂若嗜进徒,终身堕荒菅。

家声遂复振,旧观欣重还。

平生万事足,只欠素与蛮。

美官非我愿,宁复怜绿鬟。

却须富篇什,丽锦争斓斑。

九重念耆德,讵许长清閒。

强敌未殄灭,罢甿正恫瘝。

譬如建大厦,运斧无输般。

愿公勉加餐,暂归随赐环。

寄陈子元崇哲言别

清代宋育仁

清响疏疏滴檐雨,忽忆美人隔江渚。临风送躯不可越,欲往视之梦劳苦。

春灯泛酒登君堂,良辰为欢乐未央。论交一语赠心意,此情相忆云天长。

今我离忧减怀抱,坐对停云怨芳草。横襟太息霜中思,朔风吹人别离道。

门前十丈京华尘,骊驹一系怀苦辛。无可相欢独成笑,悠悠行路依何人。

市井纷纷盛豪者,门第人才尽相下。此曹妄大恃藏金,笑向长安索车马。

奏书射策寻常事,请献春卿何位置。自复高歌望古人,应少素心诵言誓。

平生芬恻托心知,珍重河梁宜有词。寄语从今望明月,关河千里有相思。

夜读示两儿

清代袁绶

男儿立志初,所贵乃孝弟。读书启其蒙,岂为博金紫。

事君如事亲,忠臣必孝子。治国如治家,循吏必悌弟。

尔曹中人姿,习俗易移徙。日读圣贤书,自然识大体。

尔祖少食贫,笔耕贳薪米。拔萃举明经,一毡为贫仕。

贤良擢令尹,循声著遐迩。五十归道山,宦囊清若水。

汝父少失怙,孤立鲜依倚。独木支大厦,恐坠箕裘美。

好学寡交游,一编惜寸晷。平生重然诺,所为慎终始。

家贫食指繁,菽水无可恃。饥来驱其行,负米长安市。

近迹依我翁,幕游恒自耻。来岁试北闱,但愿鱼烧尾。

扬名即显亲,文章有知己。嗟我出名阀,颇亦习诗礼。

结䙰归汝父,井臼躬料理。大母发垂白,所乐在甘旨。

羹汤洗手调,终岁惧毁訾。尔父昨来书,问尔近何似。

青镫旧有味,慎无惜稚齿。嬉戏徒自弃,岁月去若驶。

何时方成人,慰我顾复喜。未寒衣先裁,未饥食先俟。

典钗供脩脯,和丸偕卧起。枣梨莫攘夺,手目共指视。

新诗当座铭,高山试仰止。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七

元代刘鹗

城中谩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城外城中无可那,生民憔悴转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