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复用前韵答明略并呈鲁直

宋代晁补之

廖君愤世谈刺口,人言宁食葱三斗。

轩然齃鼻颐隐肩,日日醉市驱驴还。

我初目病视彷佛,望君有异大人间。

新丰两行惜不上,竹林风来虚自赏。

俯头落笔千人惊,一战取齐余两城。

田生龙甲赖束苇,诡胜尾热安知荣。

盈盈府中谁怜此,为君愧惭黄夫子。

论功欲识非战罪,试使喑恶走杨喜。

君不见方朔高才良独难,割肉要令生自弹。

北军给食谁致尔,羊求平昔安能攀。

偶然捧檄忽掷板,鸟自知还云出山。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

宋代晁补之

萧条新湖秋,霜落洲渚洁。

莲垂兰杜死,菖莆见深节。

惨澹沙砾姿,清波侣群鸭。

往时吴兴守,看画忆苕霅。

为仪尚不污,孤高比云月。

闻在雪堂时,满堂唯画雪。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宋代晁补之

君不见庐陵公,往为学士修书日。

诏畀千金访遗逸,遗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几兵火,量臀鼎腹细诘诎。

道人岣嵝空有闻。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记亡一。峄山肉在无复骨,

云阳八体又瓜剖。至使汉童讹尉律,

世儒诡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轴藏,

仲尼犹及史之阙。有马借人吾敢忘,

题签甲乙颍水阳。后来胡君癖膏肓,

倾家自构琬琰堂。搜罗近出补厥亡,

荒林圯冢见未尝。南观禹穴计渺茫,

闭门睥睨在一床。常恨平生好古家无力,

骑马蹊田观断刻。中郎二字烦走驿,

率更三日劳野食。长年囊褚况易掷,

儿作摹朱妇遮壁。愿从胡君丐无有,

十百数中聊取仂。胡君今逸民,

盱眙不见十五春。坐令鈆椠老壮士,

朝廷岂无忧国人。曩时豪气今谁在,

会面只谋千日醉。听君汗漫驰古先,

世事无何付蝉蜕。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宋代晁补之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淮壖

宋代晁补之

淮壖日没风卷沙,黄昏飞雪如落花。

孤舟有客寒不饮,欹枕关篷夜忆家。

雪飞篷底洒我额,篷隙虚明来晓色。

纸屏布被风飕飕,惊起开篷满船白。

船头雪重折黄芦,下有宿雁惊相呼。

天寒四野无行客,冻卧孤舟愁盗贼。

厌闻淮浪打船声,原上风号天正黑。

土膏已动春阳来,安得长风埽雾开。

豁然天外见白日,为君挂席凌清淮。

和王定国二首二

宋代晁补之

还朝便与山水疏,只有此月随吾居。

莫论人隔十日面,犹胜犬传千里书。

清虚有物濯烦暑,藤床对月如对雨。

赋成鸿雁入周诗,未觉宣王似吾主。

复用前韵赠祠部陈元舆

宋代晁补之

行乐曾闻戒迟暮,人生波上飞凫聚。

兰亭往事如过雨,山阴修竹空千古。

陈侯挥翰少年时,三赋声名动人主。

可是高才弃绳矩,自然采绣非针缕。

五十天南把一麾,犹得无襦歌叔度。

邂逅西城筑冶墟,王官继日车连户。

自言春晚洞庭归,日落江南得佳句。

倾盖何妨许如故,执鞭况是平生慕。

但忧笔陈困攻坚,傥许寻盟解围去。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宋代晁补之

谢公文章余,幽事课伐岭。

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无西堂梦,春草句弥胜。

但使田野传,何须论铭鼎。

芳仪怨

宋代晁补之

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

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

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

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

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强。

秦淮潮水锺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

双燕清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

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

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

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

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

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退尽惊胡尘。

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

无言遍数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

当时千指渡江来,同苦不知身独哀。

中原骨肉又零落,寄诗黄鹄何当回。

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门事。

君不见李君椎髻泣穷年,丈夫飘泊犹堪怜。

和缙云守关彦远浮山作

宋代晁补之

广陵形胜昔所闻,昆冈作轴江为门。

西来蜀道从万里,伏堆藏阜争崩奔。

盘挐蹙踏得江住,精铁一亩岿然存。

半潜屋牖半出户,鼍龟见背熊罴蹲。

我行平地是绝顶,叹息但以指爪扪。

谁言一水限南北,壅遏势极逾腾骞。

不然安得江南之山踊跃出,中流浮玉犹崷崒。

操权高视竞瓜分,岛夷索虏何烦述。

木兰水调更凄凉,延和小语尤苍猝。

周公卜雒贵坦平,亦言有德易以兴。

真人龙飞狐兔窘,御营周堑压芜城。

大明寺中老竹在,九曲池上新荷生。

君胡闻此不数往,地中顽矿烦嘲评。

自言家世西湖侧,惯闻洗土开南屏。

欲空息壤发幽秘,河曲定笑劳精诚。

君不见珊瑚玲珑石上吐,海底有山那可睹。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宋代晁补之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对雪和王仲至

宋代晁补之

鸾凤交横逐雨华,玉城银涧共萦斜。

且看雾散千峰瘴,未觉雷惊万谷芽。

碧落高情元物外,金闺清梦自天涯。

宁知夜半寒歌客,烟断邻墙四五家。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二

宋代晁补之

人生须富贵,如俟河之清。

草木竞荣华,春服亦已轻。

桑田自足乐,未可居高明。

君子顺天道,小人眷时名。

赴广陵道中三首

宋代晁补之

急鼓冬冬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

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宋代晁补之

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

侧身西望不得见,泪下两脸何丸澜。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使我四壁长年寒。

六年两岁从进士,晚学扬雄识难字。

贷钱乞米出都门,鼓腹吹篪入吴市。

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

上有九重之青天,下有百尺之黄泥。

收声藏热等雷火,白杨蔓草秋风悲。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

荆山长号刖两足,何如船尾歌沧浪。

我不能钩章抉句攀俊造,又不能赤鸡白狗追年少。

矫首翻肠无一言,归去吴松学渔钓。

主簿卑官何所施,秋来两鬓应生丝。

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

复用前韵寄题慎思豪塘居

宋代晁补之

玉泉飞落白霞峰,散入山田亩十钟。

邓子结庐真世外,陶公脱屣更谁逢。

莺啼春竹风烟近,龙起秋堂雨雹从。

谁使山人空蕙帐,蓬莱金殿兴方浓。

富春行赠范振

宋代晁补之

钱塘江北百里余,涨沙不复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叶麤,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风恶,风高驾潮晚不落。

鼓声冬冬橹咿喔,争凑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楼,不出山行不记秋。

越舶吴帆亦何故,今年明年来复去。

感兴五首次韵和李希孝四

宋代晁补之

不肯埽一室,顾欲天下清。

少日又不羁,颇复乡党轻。

长年始羞悔,耳目尚聪明。

何须更市药,小女故知名。

和胡戢七首

宋代晁补之

时平未用入山深,岁晚何妨木秀林。

闻说熊罴参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

即事呈闳中顺之二年兄二首

宋代晁补之

蠖轩屈首诗书人,自喻适志非求伸。

闻蝉熟寐白竹簟,见客一整乌纱巾。

语言无味穷鬼志,香火有缘居士身。

明年得去不汲汲,种竹待笋犹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