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

十六夜月

唐代朱庆馀

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孤光犹不定,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寒生静路岐。皎然银汉外,长有众星随。

闲居冬末寄友人

唐代朱庆馀

短亭分袂后,倚槛思偏孤。雨雪落残腊,轮蹄在远涂。

人情难故旧,草色易凋枯。共有男儿事,何年入帝都。

望九疑

唐代朱庆馀

浮生犹役役,未得便寻真。白日如无路,青山岂有人。

烟收遥岫小,雨过晚川新。倚杖何凝望,中宵梦往频。

舜井

唐代朱庆馀

碧甃磷磷不记年,青萝锁在小山颠。

向来下视千山水,疑是苍梧万里天。

商州王中丞留吃枳壳

唐代朱庆馀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

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赠凤翔柳司录

唐代朱庆馀

杏园北寺题名日,数到如今四十年。

点检生涯与官职,一茎野竹在身边。

宿山居

唐代朱庆馀

山店灯前客,酬身未有媒。乡关贫后别,风雨夜深来。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堪惊双鬓雪,不待岁寒催。

留别卢玄休归荆门

唐代朱庆馀

江边离别心,言罢各沾襟。以我去帆远,知君离恨深。

云开孤鸟出,浪起白鸥沈。更作来年约,阳台许伴寻。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唐代朱庆馀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采莲

唐代朱庆馀

隔烟花草远濛濛,恨个来时路不同。

正是停桡相遇处,鸳鸯飞去急流中。

旅中过重阳

唐代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送人下第归

唐代朱庆馀

独立身难达,新春与志违。异乡青草长,故国白头归。

岸阔湖波溢,程遥楚岫微。高秋期再会,此去莫忘机。

塞下感怀

唐代朱庆馀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将之上京别淮南书记李侍御

唐代朱庆馀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

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韩协律相送精舍读书四韵奉寄呈陆补阙

唐代朱庆馀

白鹤西山别,更看上去船。遥知寻寺路,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回期已隔年。何因陪夜坐,清论谏臣边。

送浙东周判官

唐代朱庆馀

久闻从事沧江外,谁谓无官已白头。来备戎装嘶数骑,

去持丹诏入孤舟。蝉鸣远驿残阳树,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镜湖新月在城楼。

望早日

唐代朱庆馀

窗下闻鸡后,苍茫映远林。才分天地色,便禁虎狼心。

是处程涂远,何山洞府深。此时堪伫望,万象豁尘襟。

送僧

唐代朱庆馀

客行皆有为,师去是闲游。野望携金策,禅栖寄石楼。

山深松翠冷,潭静菊花秋。几处题青壁,袈裟溅瀑流。

寄友人

唐代朱庆馀

当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一分南北路,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何门许扫尘。凭书正惆怅,蜀魄数声新。

途中感怀

唐代朱庆馀

世上名利牵,途中意惨然。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