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深夏忽见柰树上犹存一颗实

宋代梅尧臣

累累後棠柰,落尽风雨枝。

行乐偶散步,倚杖聊纵窥。

林叶隐孤实,山鸟曾未知。

物亦以晦存,悟兹身世为。

送信安张从事吉甫兼寄白使君

宋代梅尧臣

西洛故人少,世家今亦稀。

怜君能及禄,过我苦言归。

游宦长城下,生涯旧国微。

使君应借问,出处竟多违。

寄题沈比部江州齐云楼

宋代梅尧臣

远目不高不可极,朱楼要与浮云齐。

江流万古平泱莽,山雨一过寒凄迷。

贾客樯下望吹笛,渔郎浦前看断霓。

佽飞射蛟水花伏,高士种柳烟条低。

群雁有时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隐侯有八咏,风雅未尽留人题。

午日三首

宋代梅尧臣

百草堪为药,舟行不及收。

岸旁萧与艾,从听到寒休。

石榴

宋代梅尧臣

榴枝苦多雨,过熟坼已半。

秋雷石罂破,晓日丹砂烂。

任从雕俎荐,岂待霜刀判。

张骞西使时,菩酱同归汉。

和江邻几学士得雷殿直墨竹二轴

宋代梅尧臣

昔见雷子之小篆,今见雷子之墨竹。

节瘦已似蛟龙孙,叶暗曾无凤皇宿。

江翁得之尤爱怜,作诗写意酬双轴。

挂在空堂坐卧看,如玩萧萧岩畔绿。

莫疑昏黑眼生花,松煤浓色切寒鸦。

不问主人兼客至,明朝骑马到君家。

送徐无党归婺州

宋代梅尧臣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翦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暮雨

宋代梅尧臣

水上鱼,吹白露。

山头云,与龙附。

潭中水作潭中雨,朱鳖飞过吴洲去。

鲤鱼相随不知数,老蛤衔泥在深处。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宋代梅尧臣

王都重兵廪,命使总八方。

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

惟时有才彦,数计等桑羊。

八月赐诏行,朱斾插大航。

汴湍入秋涨,东鼓下镗镗。

今日发大梁,明朝过睢阳。

睢阳授经地,父老认道旁。

同业八十人,或贵或为郎。

先生殁大官,弟子无荷囊。

乃知诗书传,要在明三纲。

隋未闻仲淹,来学去佐唐。

唐初称名臣,鲜及杜与房。

亲见慕义人,专门起辉光。

我闻房杜流,已显惟王张。

云汉几万里,星宇争耀芒。

归来立螭头,莫爱鱼稻乡。

送刁经臣归润州兼寄昙师

宋代梅尧臣

古来山林士,一往不复返。

区区世上名,岂毕车自挽。

前有高山危,後有落日晚。

未知所止息,已慕田家饭。

爱君京口归,万事不著眼。

乘马饰鞍辔,乘舟画屋版。

长途与白浪,健驶固莫限。

力殚风定时,各各系岸栈。

寄语老空人,青崖勿锄划。

使风

宋代梅尧臣

胯下桥南逆水风,十幅蒲帆弯若弓。

淮波带日鱼鳞红,岌岌飞上北斗中。

龟山始撞人定钟,岸草涩涩鸣秋虫。

送才上人还雪窦寄达观禅师

宋代梅尧臣

春雪满蓑笠,海边先燕归。

千林新改叶,百衲旧来衣。

溪水从何至,山云自解飞。

报言岩下客,斋钵笋应肥。

寄松林长老

宋代梅尧臣

大松五丈百岁余,小松五尺前时种。

俱有坚完不朽心,莫以今轻古为重。

东溪一片寒玉光,夜挂高枝何所用。

送宋端明知成都

宋代梅尧臣

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出为周九牧,入是汉三公。

岁易星辰转,天均雨露同。

威声满河北,事业出山东。

赋压临邛马,文高益部雄。

英灵当自伏,教化已先通。

壳骑花川隘,壶浆锦里空。

道途来笮马,都邑贵郫筒。

刀梦殊祥後,锋车急占中。

春江须爱赏,花凤在梧桐。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六钱鎛

宋代梅尧臣

诗称庤钱鎛,南亩兴农作。

宁唯务芟薙,岂不在刈获。

收功向嘉谷,托用随芒屩。

太平兹所重,坐见销锋锷。

草木

宋代梅尧臣

草木无处所,动摇知风形。

今日万叶黄,昨日万叶青。

青既渐衰变,黄亦渐凋零。

人生恃岁月,种柏满郊垧。

刘元忠遗金橘

宋代梅尧臣

南方生美果,具体橘包微。

韩弹有轻薄,楚萍知是非。

甘香奉华俎,咀嚼破明玑。

欲换齑盐腹,盈匳忽我归。

寄题张令阳翟希隐堂

宋代梅尧臣

每读陶潜诗,令人忘世虑。

潜本太尉孙,心远迹亦去。

不希五斗粟,自种五株树。

旷然箕山情,复起濠上趣。

今时有若此,我岂不怀慕。

当世家观画

宋代梅尧臣

冰蚕吐丝织纤纨,妙娥貌。

玉轻邯郸。曲眉浅脸鸦发盘,

白角莹薄垂肩冠。铜青罗日月团,

红裙撮晕朝霞乾。手中把笔衵小字,

字以通情形以观。形随画去能长好,

岁岁年年应不老。相逢熟识眼生春,

重伴忘忧作萱草。

范殿丞通判秦州

宋代梅尧臣

天水出名马,多称黄金羁。

正值羌已和,边草复离离。

乘肥固未失,所蕴不得施。

主人本燕客,宁独事书讨。

志尚功名间,管乐犹一时。

去去勿复道,磊落为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