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梅尧臣
纷纷何乱目,凛凛自开门。
著莫风难定,侵凌物已繁。
装成新树色,遮尽古苔痕。
冷入梁王苑,清乘卫国轩。
欺贫冻蓬荜,增险想轘辕。
小隙皆能及,洪炉逼不温。
云衣随处积,水甲等闲屯。
团戏为丸转,堆雕作兽蹲。
岂愁穿破履,幸喜有清樽。
谁问诸公子,高楼与後园。
宋代:
梅尧臣
食鱼何必食河鲂,自有诗人比兴长。
淮浦霜鳞更腴美,谁怜按酒敌庖羊。
宋代:
梅尧臣
零雨送车轮,初清远陌尘。
归藩汉东国,遮道洛阳人。
伊水照虹旆,楚山怀玉麟。
征轩不可恋,梗泪返城闉。
宋代:
梅尧臣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发愤搜岐阳。
我车我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张。
舫舟又渔缚鱮鲂,何以贯之维柳杨。
从官执笔言成辛,书在鼓腰镌刻臧。
历秦汉魏下及唐,无人著眼来形相。
村童戏坐老死丧,世复一世如鸟翔。
唯闻元和韩侍郎,始得纸本歌且详。
欲以毡苞归上庠,大官媕阿驰肯将。
传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剥文失行。
近人遇见安碓床,亡鼓作臼刳中央。
心喜遗篆犹在傍,以臼易臼庸何伤。
以石补空恐舂梁,神物会合居一方。
雷氏有子胡而长,日模月仿志暮强。
聚完辨舛经星霜,四百四十飞凤皇。
书成大轴绿锦装,偏斜曲直筋骨藏。
携之谒我巧趋跄,我无别识心旁徨。
虽与乃父非故乡,少与乃父同杯觞。
老向太学鬓已苍,乐子好古亲缣箱。
谁能千载师史仓,勤此冷淡何肝肠。
而今祭酒裨圣皇,五经新石立两廊。
我欲效韩非痴狂,载致出关无所障。
至宝宜列孔子堂,固胜朽版堆屋墙。
然须雷生往度量,登车裹护今相当。
诚非急务烦纪纲,太平得有朝廷光。
山水大字辇已尝,於此岂不同粃糠。
海隅异兽乘舟航,连日道路费刍粮。
又与兹器殊柔刚,感慨作诗聊激昂。
愿因谏疏投皂囊,夜观奎壁正吐芒。
天有河鼓亦焜煌,持比负鼎干成汤。
宋代:
梅尧臣
淮南历览还宣城,囊多嘉句何冰清。
入门先叫十年兄,袖中大卷持来评。
我虽暗愚眼不盲,要识合如刘长卿。
举头不言笑且惊,此兄议论颇称情。
我亦感君知我名,阮籍从呼作老兵。
宋代:
梅尧臣
风味正不寝,骤来寒气增。
檐斜滴野箨,窗缺摇春灯。
孺子睡中语,归人行未能。
前溪波暗长,定已没滩棱。
宋代:
梅尧臣
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积云寒拥斋,徘徊延月影。
独能怀亲友,出门见参井。是时发清咏,笔若天骥骋。
宋代:
梅尧臣
赤萍才落邓林外,青铜半磨傍露明。
飞光斜入了不隔,坐卧一榻琉璃平。
西方古胡黄金质,贝叶传写乌行横。
谓晓此教居此轩,满壁图画遥峰生。
宋代:
梅尧臣
给给机上梭,往反如度日。
一经复一丝,成寸遂成匹。
虚腹脱两端,素手投未出。
陶家挂壁间,雷雨龙飞出。
宋代:
梅尧臣
哀忧向二年,朋戚谁与书。
敢意大丞相,尺题传义庐。
从来凤凰鸣,不厌寒竹疏。
茂林多翔鸟,要路盛高车。
穷巷一如此,江深无鲤鱼。
宋代:
梅尧臣
致鹇犹恐鹇饥渴,细织筠笼小瓦缸。
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銮人物世无双。
休争白鹤临清沼,且伴鸣鸡向绿窗。
美羽奇毛有多少,尔身高稳胜他邦。
宋代:
梅尧臣
春花莫厌早,秋草莫厌迟。
各不相羡慕,荣楁乃系时。
芙蓉东篱英,虽晚亦自宜。
霜前给给开,霜後差差萎。
深处有孤萼,寒月尚见披。
野蜂徒爱香,冻翼不能支。
抱枝无力去,悯然见恩私。
宋代:
梅尧臣
岩窦常留雪,山雪不有心。
禅衣百衲重,香刹四明深。
驯鹿来衔果,栽松去作林。
自缘冠绂累,未解远公寻。
宋代:
梅尧臣
我祖南昌尉,时危弃去仙。
刘郎从宦日,天子治平年。
燥茗山中火,熬波海上烟。
吴民不为盗,唯此挠君权。
宋代:
梅尧臣
古鉴得荒冢,土花全未磨。背菱尖尚在,鼻兽角微讹。
月暗虾䗫蚀,尘昏魍魉过。但令光彩发,表里是山河。
宋代:
梅尧臣
湖山饶邃处,曾省牧之游。
雁落葑田阔,船过菱渚秋。
野烟昏古寺,波影动危楼。
到日寻题墨,犹应旧壁留。
宋代:
梅尧臣
荷锸冒秋霖,萧条移翠竹。
欲分溪上阴,聊助池边绿。
中散林未开,子猷心已足。
青青谢栽培,岂愧凡草木。
宋代:
梅尧臣
八月竹根移要雨,逢阴便向阮家求。
请公静听萧萧叶,斗变江南一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