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和永叔六篇 其六 啼鸟

宋代梅尧臣

提胡芦,提胡芦,尔莫劝翁沽美酒。公多金钱赐醇酎,名声压时为不朽。

百舌子,百舌子,春泥方滑滑。泥虽滑滑辇道平,莫学竹鸡言易发。

深宫许尔来报春,便是好鸟同其群。清声啭入君王耳,安用穿丛苦避人。

桃李无言何所益,毕竟有谢须纷纷。莫以荣华长不歇,人间已见翟公门。

安不忘危谁可贵,贵时能忆困时闻。

梦登天坛

宋代梅尧臣

夜梦登天坛,坛上两仙人。

来时乘白凤,去时乘白麟。

我问不我语,飒飒山中雨。

河南张应之东斋

宋代梅尧臣

昔我居此时,凿池通竹圃。

池清少游鱼,林浅无栖羽。

至今寒窗风,静送枯荷雨。

雨歇吏人稀,知君独吟苦。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宋代梅尧臣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

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若台。

虽将发愚闇,般若安在哉。此教久已炽,增海非一杯。

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盖欲守中道,焉能力损裁。

子勿疑我言,遂以为嫌猜。忽闻携锡杖,思向石桥回。

城霞与琪树,璨璨助诗才。嘉辞遍入口,幸足息岩隈。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玉

宋代梅尧臣

天下才名罕有双,今逢陆海与潘江。

笔生造化多多办,声满华夷一一降。

金带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

人间荣贵无如此,谁爱区区拥节幢。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三京口水

宋代梅尧臣

江头潮正平,日照土山口。

坐见远来舟,高帆忽前後。

将随入浦风,稍度遥圻柳。

客无南北虞,信是承平久。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 其八 三月九日迎驾

宋代梅尧臣

前殿临朝百辟回,后宫廷阁九重开。鸣梢已自金阶出,黄屋初迎玉辇来。

不问偷桃方朔饱,谁知载戟子云才。群官望幸无名姓,只有穷吟许外陪。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宋代梅尧臣

饮余晨露吸余风,噪遍高枝为俗聋。

欲比伯夷清已甚,不餐周粟腹常空。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宋代梅尧臣

我来袁公溪,断岸犹残垒。

僵柳远临湾,新蒲初出水。

行行古台近,两两惊禽起。

鸡犬何处闻,人家深坞里。

观永叔集古录

宋代梅尧臣

古碑手集一千卷,河北关西得最多。

莫怕他时费人力,他时自有锦蒙驰。

欧阳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韩子华吴长文二舍人同过弊庐值出不及见

宋代梅尧臣

枯竹为门扉,不可容车骑。况如郑广文,无毡藉宾位。

穷冬月破七,贵客联玉辔。传驺肃里闾,下榻呼童稚。

问我何所往,共留墙上字。儿愚不知谁,金章言照地。

既屈卿大夫,恨莫亲帚彗。星躔回已高,麟趾宁复至。

戢戢邻巷居,相见窃自喟。岂料瘦老翁,能令贤达至。

昔时蓬蒿径,安有此盛事。

送杨明叔通判越州

宋代梅尧臣

知子心中光皪皪,不作秋蟫缘简策。

八月乘风入会稽,镜湖细浪鱼吹白。

新除戚里外诸侯,况喜上宾开右席。

明月楼中吸玉笙,青山影里森朱戟。

禹穴渊深入地流,秦望峰高插天碧。

朝幕樵溪不见人,往来梅市空余迹。

墨池科斗作虾蟆,道士鹅群谁更易。

摩灭应多著者稀,但游莫用论今者。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十三

宋代梅尧臣

度水红蜻蜓,傍人飞款款。但知随船轻,不知船去远。

县署丛竹

宋代梅尧臣

袅袅幽亭竹,团团自结丛。

寒生绿樽上,影入翠屏中。

陶柳应惭弱,潘花只竞红。

方持雪霜操,不敢倚春风。

得欧阳永叔回书云见来客问予动静备详

宋代梅尧臣

昨日使人回,闻君与之坐。

君问我何为,但云思寡过。

寡过真未能,便得北窗卧。

此趣今已深,世间谁与和。

淮雨

宋代梅尧臣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舣舟昭亭送都官暂归钱塘

宋代梅尧臣

前枉大梁城,诗赋嘉入幕。

兹对昭亭山,将行还有作。

别离此与彼,终始情不薄。

我为解羁马,君乃高飞鹤。

尘蹄未能息,健翅怀栖泊。

寻巢望吴田,一傍华亭郭。

况多丹顶雏,坐看翔寥廓。

送新安张尉乞侍养归淮甸

宋代梅尧臣

天兵出塞日,西尉去官初。

却衣老莱服,曾无梅福书。

春郊欲回雁,寒水正沈鱼。

任意归舟驶,风烟亦自如。

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宋代梅尧臣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从荷筱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江邻几馔鳅

宋代梅尧臣

泥鳅鱼之下,曾不享佳宾。又嫌太健滑,治洗烦庖人。

煎炙亦苦腥,未尝辄向唇。江侯昔南官,家膳无此珍。

昨日邀我餐,下箸胜紫鳞。乃知至贱品,唯在调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