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初闻蛙

宋代梅尧臣

朝开南篱梅,暮闻北池蛙。

何时科斗生,草根已吐牙。

只畏草叶长,其下可隐蛇。

游子且勿行,科斗成虾蟆。

依韵答达观禅师颖公

宋代梅尧臣

霜露每怀感,江山空复情。

老便林室静,坐厌巷童声。

尽日都无语,逢人亦强迎。

浮生过半百,安用此虚名。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以哭之 其四

宋代梅尧臣

昨时宾晏地,今见穗纬遮。栖室那因鵩,从杯不为蛇。

曾无越人术,意起汉臣嗟。明日东城陌,悲凉后部笳。

朔风寄永叔

宋代梅尧臣

朔风嗥枯枝,远雁不能起。

日色寒无光,原野澹千里。

所思在南国,遐路阔音旨。

潜鳞亦安托,冰结长河水。

峨峨既未泮,猎猎终不已。

悠然伤我心,历乱非可拟。

新冬伤逝呈李殿丞

宋代梅尧臣

恶老今逼衰,孤寂仍足悲。

寒风一夜起,曩事无不思。

手泽在故物,默历非故时。

梦寐犹平常,反悟恨莫追。

人生苦情累,安得木石为。

赖有同舍郎,相语强解颐。

桓妒妻

宋代梅尧臣

昔闻桓司马,娶妾貌甚都。

其妻南郡主,悍妒谁与俱。

持刀拥群婢,迳往将必屠。

妾时在窗前,解鬟临镜梳。

鬒发云垂地,莹姿冰照壶。

妾初见主来,绾髻下庭隅。

敛手语出处,国破家已殂。

无心来至此,岂愿奉君娱。

今日苟见杀,虽死生不殊。

主乃掷刃前,抱持一长吁。

曰我见犹怜,何况是老奴。

盛怒反为喜,哀矜非始图。

嫉忌尚服美,伤哉今亦无。

答新长老诗编

宋代梅尧臣

江东释子多能诗,窗前树下如蝉嘶。

朝风暮月只自老,建安旧体谁攀跻。

唯师独慕陶彭泽,奇迹仍收王会稽。

此焉趣尚已不浅,更在措意摩云霓。

送允从上人还庐山

宋代梅尧臣

山高云在下,诸壑藏半空。

千重万重翠,正望落日中。

不知野僧归,石径寒易通。

松间无人扫,陨叶如断鬉。

独行逢暮寒,衣裂溪上风。

盗儒

宋代梅尧臣

其衣乃儒服,其说乃墨夷。

天生物一本,今尔二本为。

尔忍不葬亲,委以饱狐狸。

吾心则孟子,不听尔矢辞。

程山人归歙州

宋代梅尧臣

新安固与吾乡邻,山水清绝殊可拟。

我今暂来子亦归,空听杜鹃云树里。

送余少卿知睦州

宋代梅尧臣

青山峡里桐庐郡,七里滩头太守船。

云雾未开藏宿鸟,坡原将近见烧田。

养茶摘蕊新春後,种橘收包小雪前。

民事萧条官政简,家书时问霅溪边。

朝二首

宋代梅尧臣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

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

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挞,唯忆当时阮步兵。

送罗职方知秀州

宋代梅尧臣

陆云尝夸千里莼,便轻羊酪同埃尘。

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无羊厌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乐,乘舟不如乘马恶。

水边不见秦罗敷,纵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称意,绿水芙蓉定何若。

又依韵

宋代梅尧臣

多病相如不复云,更何曾有卓文君。

他时我向会稽去,只是荆钗与布裙。

观永叔画真

宋代梅尧臣

良金美玉不可画,可画惟应色与形。

除却坚明尽非宝,世人何得重丹青。

走笔送王琪

宋代梅尧臣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陪游兴庆精舍题

宋代梅尧臣

昔与南阳太守行,车骑休时访庭柏。

今来重看壁间题,太守已为泉下客。

独留清血是门人,怊怅便令生死隔。

伤骥

宋代梅尧臣

驽骥同一辀,迟速能几里。当其被问时,举策数耳耳。

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空传八骏名,未遇穆天子。

朝日

宋代梅尧臣

日色才出海,晓月无光彩。

晓月在青空,不与日色同。

诚知大君德,照耀无不通。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宋代梅尧臣

辞家綵胜人为日,归路梨花雨合晴。庭下鞦韆应未拆,笼中鹦鹉即闻声。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已是琼林芳卉晚,不须游处避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