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岁寒亭

宋代梅尧臣

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左圭右鸟}。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饮酒呈邻几原甫

宋代梅尧臣

天地不争行,日月不争明。

昼夜自显晦,冬春自枯荣。

夸父逐日死,共工触天倾。

二子不量力,空有千古名。

寄语贤与愚,何尝见长生。

我愿会良友,醉颜日常赬。

东海为酒卮,五湖为杯羹。

海罄湖且竭,尽倒为解酲。

苟死不复知,苟生徒牵情。

项籍乘牛车,驰上广武城。

强梁取秦鹿,慷慨犹为轻。

归来卧酒家,岂得惭公卿。

乐亦但如此,举世任营营。

戏谢师直

宋代梅尧臣

古锦裁诗句,班衣戏坐隅。

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

李廷老自蔡州见访云明日便归郑

宋代梅尧臣

故人夜相过,秉烛为开席。

车马立在门,樽酒岂暇索。

亹亹别後言,亹亹恨将适。

既去暝色合,不可见行迹。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宋代梅尧臣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乾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闲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於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李国博遗浙姜建茗

宋代梅尧臣

吴姜渍吴糟,越茗苞越箨。

咀辛聊案杯,啜味可奴酪。

但拜故人贶,何言为物薄。

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

大明寺平山堂

宋代梅尧臣

陆羽烹茶处,为堂备宴娱。

冈形来自蜀,山色去连吴。

毫发开明镜,阴晴改画图。

翰林能忆否,此景大梁无。

会胜院沃洲亭

宋代梅尧臣

前溪夹洲後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翦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坐睡依韵和持国

宋代梅尧臣

坐久既生倦,渐看冠佩斜。

钟声传紫禁,乌影转西华。

窃印後当致,触屏前未嘉。

不为疏慢意,何用北窗夸。

依韵和原甫六月八日晓雨

宋代梅尧臣

侵晓忽飞雨,飒然户庭凉。

滴阶初闻声,濯树暗有香。

吹烛焰闪闪,鸣鸡湿昂昂。

稍已便衣冠,喜气眉宇翔。

安然如涸鱼,呴沫久已望。

尘缨自可洁,何必念沧浪。

南邻萧寺丞夜话

宋代梅尧臣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依韵和磁守王几道屯田暑夜怀寄

宋代梅尧臣

地厚天青冥,故交荣谢并。

何当一壶酒,以昔相与倾。

君今二千石,未往恋山楹。

山楹夜对月,孤怀岂忘情。

贵者几何逝,贱者几何生。

夏簟且安寝,明星上东城。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

宋代梅尧臣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刁景纯期水门再别以风雨不往

宋代梅尧臣

饯客客未至,明朝当更来。

风雨寻船懒,车马向城回。

乌帽吹觉重,清樽想谁开。

终期江上见,俗礼聊损裁。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宋代梅尧臣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颭雁群。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堞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送陈殿丞知韶州

宋代梅尧臣

韶州使君行,请问韶石名。

传闻古帝舜,石上奏九成。

凤皇为之下,朱鸟不复鸣。

旧祠亡玉琯,四序安得平。

至今南方热,腊月裘服轻。

事外共废酒,曲江风物清。

泗州郡圃四照堂

宋代梅尧臣

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聚无闲时。

岂有余力事栋宇,後园荒草长离离。

朱侯下车百职举,亦治宴豆频游嬉。

梁冠爵弁各得礼,道路溢誉亡高卑。

因隙作堂名四照,虚光转纳娥与羲。

面面悬窗夹花药,春英秋蕊冬竹枝。

射堋宽阔习武事,镜沼清浅吹文漪。

侯之此意宁自乐,夷情劳士俱忘疲。

後来出口勤酒扫。莫作厩埒生蒿蔾。

次韵和玉汝对月见怀西轩

宋代梅尧臣

坐见沙头月,复怜衣上辉。

正如从我饮,还欲照君归。

相逐影徒是,共嗟欢已非。

夜深依岸落,寒色入伤违。

送韩持国

宋代梅尧臣

曰予非才敏,乃与世寡游。

三四洛阳友,过半已成丘。

晚节五六人,文行皆洁修。

韩氏棣萼盛,於我为薰莸。

君比众最笃,我唱君非酬。

昔我竹轩下,破窗风飕飀。

君时不厌过,逍遥谈未休。

颇为俗士憎,恬不防吝尤。

迩来我还都,君亦辞旧州。

旧州君所隐,安得此久留。

雪晴命驾归,使我生悲愁。

谁见潩水上,定更不惊鸥。

送李师锡太博通判怀州

宋代梅尧臣

洛阳古道登北邙,河内碧山横太行。

朝骑快马暮可到,风物人心皆故乡。

竹林无踪怀阮籍,路傍有家嗟宣王。

别乘差向二千石,教民惟在亲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