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梦感

宋代梅尧臣

生哀百十载,死苦千万春。

何为千万春,厚地不复晨。

我非忘情者,梦故不梦新。

宛若昔之日,言语寻常亲。

及寤动悲肠,痛送如刮鳞。

嘲江翁还接篱

宋代梅尧臣

何言恐偷样,自是君妇懒。五日缝一巾,犹道苦未晚。

淮上杂诗六首

宋代梅尧臣

漠漠昼烟披,纵横见渔艇。

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

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

向晚得志归,浩歌山月静。

十一月十三日病後始入仓

宋代梅尧臣

曾非雀与鼠,何彼大食为。

狐裘破不温,黄狗补其皮。

霜花逐落月,缀在枯槁枝。

予年过五十,瘦寝冰生肌。

牵船人

宋代梅尧臣

沙洲折脚雁,疑人铺翅行。

奈何暮雨来,复值寒风生。

湿毛染泥滓,缩颈无鸣声。

尔辈正若此,犹胜被坚兵。

孟夏二日通判太博惠庭花二十枝云是手植因以

宋代梅尧臣

前日已春尽,夏卉抽嫩青。

唯君所植花,余红犹满庭。

常惜畏景逼,赠未及飘零。

欲插为之醉,但惭发星星。

次韵和景彝秋兴

宋代梅尧臣

日月机上梭,年华东注波,

未惊凉叶坠,已见白发多。

牧马归方健,调弓力渐和,

篱边剩晓菊,陶令奈贫何。

送刘司勋奉使

宋代梅尧臣

授命出绝域,北至单于庭。

驰鸣沙碛遥,马倦朔雪零。

幽州古道上,胡笳应夜听。

尝闻昔时语,南看北辰星。

使回傥可记,乃得验天形。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莲塘

宋代梅尧臣

不畏塘雨急,钿叶自相遮。

纹禽忽飞去,冲落波上霞。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蚕簇

宋代梅尧臣

冰蚕三眠休,作茧当具簇。

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

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

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 其九 紫竹

宋代梅尧臣

西南产脩竹,色异东筠绿。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邵考功遗鲚鱼及鲚酱

宋代梅尧臣

已见杨花扑扑飞,鲚鱼江上正鲜肥。早知甘美胜羊酪,错把莼羹定是非。

和王仲仪二首·麝香

宋代梅尧臣

游伏柏林下,食柏遂生香。

空知噬脐患,岂有周身防。

赤豹以尾死,猛虎以睛丧。

傥或益於用,捐躯死其常。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七齐云亭

宋代梅尧臣

城隅结危栋,仿佛凌烟霓。

平观飞雨来,俯窥巢禽栖。

浩荡孤思发,幂历蔓草齐。

长安去不远,何言西北迷。

欧阳永叔寄琅琊山李阳冰篆十八字并永叔诗一

宋代梅尧臣

我坐许昌尘土中,山翠泉声违眼耳。

公虽被谪守滁阳,日少郡事穷山水。

东南有风西北来,忽得书诗连数纸。

并寄阳冰古篆字,字形矫矫龙蛇起。

其文乃只题姓名,大历六年春气尾。

报云此篆无人知,野僧好事为公指。

公留岩下久徘徊,公剔莓苔汲泉洗。

点画虽然未苦讹,霜侵风剥多皴理。

公疑鸟迹踏苍崖,山只爱惜将有以。

云藏至今不近俗,月伴古源清且泚。

此石公知石不知,公与前人定知己。

墨模几幅许传玩,譬於玦玉终可喜。

况复为诗刻其下,句奇字峻惊山鬼。

何当少得从公游,为公挥笔宁非美。

代书寄鸭脚子於都下亲友

宋代梅尧臣

予指老无力,不能苦多书。

书苟过百字,便觉筋挛拘。

京都多豪英,往往处石渠。

作书未可周,寄声亦已疏。

後园有嘉果,远赠当鲤鱼。

中虽闻尺素,加餐意何如。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

宋代梅尧臣

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

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

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

白雨紧大笮,断虹生横舷。

游鱼不可见,车骑久临渊。

寄题阳武宰王安之庆丰亭

宋代梅尧臣

官为人父母,身自奉其亲。

结宇後园中,散步以怡神。

寒温适所适,朝夕馈尔珍。

诸孙同在傍,嬉戏情各均。

庭下香草秀,梁中乳鸟驯。

乳鸟名日乌,反哺岂不仁。

香茶名曰兰,相袭使之纫。

二物已可知,百里风俗淳。

秋鴈

宋代梅尧臣

秋鴈多夜飞,前群後孤来。

俦合鸣自得,只去音已哀。

哀音能感人,肠酸非食梅。

共将形影对,安得不早衰。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九台笠

宋代梅尧臣

力田冒风雨,缉箨为台笠。

寒蓑相与用,阴野低迷入。

足屦固易濡,鬓葆何尝湿。

斯须未可去,赫日资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