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 其三 潜溪

宋代梅尧臣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舟次山阳呈王宗说寺丞

宋代梅尧臣

远客虽有乐,莫如逢故人。

夜怀夷门时,月照楚水滨。

自居扁舟上,随处与船邻。

宜将到此日,因使报朋亲。

重送祖择之北使

宋代梅尧臣

文章世德已能传,得桂高枝二十年。

持节欲同苏武劲,下帷曾似董君贤。

衣裘衽领无嫌左,饮食杯盂暂厌膻。

一过范阳应感慨,归来图画彼山川。

舟上采菊

宋代梅尧臣

泯泯平慢流,行当季秋月。

演漾过汀洲,汀洲芳杜歇。

白露夜正霏,黄菊寒更发。

采以泛酒卮,不独映华发。

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

宋代梅尧臣

向晓入汴尾,隔河闻人声。

得声不得貌,问识旧时名。

泊舟忽来及,袖诗多贤英。

言除丹徒宰,暂作七闽行。

东南几千里,日夕挂帆轻。

渡江莼已老,未足助杯羹。

最知使道出,先见县人迎。

舟次朱家曲寄许下故人

宋代梅尧臣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

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舟中行自采枸杞子

宋代梅尧臣

野岸竟多杞,小实霜且丹。

系舟聊以掇,粲粲忽盈盘。

助吾苦羸苶,岂必采琅玕。

自异骄华人,百金求秘丸。

昔闻王子乔,上帝降玉棺。

此焉即不免,但愿在心安。

舟中闻蛩

宋代梅尧臣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

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

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

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

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舟中夜听汴河水声

宋代梅尧臣

夏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乘危冒险人,不识西山饿。

舟中夜与家人饮

宋代梅尧臣

月出断岸口,影照别舸背。

且独与妇饮,颇胜俗客对。

月渐上我席,暝色亦稍退。

岂必在秉烛,此景已可爱。

重赋白兔

宋代梅尧臣

毛氏颖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尝为颖作传,使颖名字存无穷。

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

醉翁传是昌黎之後身,文章节行一以同。

涤人喜其就笼绁,遂与提携来自东。

见公於钜鳖之峰,正草命令辞如虹。

笔秃愿脱冠以从,赤身谢德归蒿蓬。

舟中遇雪

宋代梅尧臣

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

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

重过南园

宋代梅尧臣

谁作此园为宴喜,而今乐事已难并。

佳人去後门长锁,蔓草离离上古城。

重送

宋代梅尧臣

得朋如得宝,何恨相知晚。

旧友贵来疏,嗟君行复远。

秋城隔寒水,驿路入苍巘。

古情深不深,所祝加餐饭。

重过瓜步山

宋代梅尧臣

魏武赋忘归,孤军处山顶。

虽邻江上浦,凿岩山巅井。

岂是欲劳兵,防患在萌颖。

我昔常登临,徘徊爱晴景。

片雨西北来,风雷变俄顷。

疾行下危磴,屡脱不及整。

沾濡入舟中,幼子喜抱颈。

问我适何之,衣湿不太冷。

昨暮泊其阳,月黑夜正永。

雁从沙际鸣,旅枕自耿耿。

平明夹橹去,庙树耸寒岭。

举首生白云,飘摇水中影。

重送李逢原归苏州

宋代梅尧臣

吴客归从楚,霜华著马蹄。

倦童持弊橐,呼艇过寒溪。

索寞区中饭,依稀日午鸡。

张仪犹舌在,不必愧於妻。

重送宋中道

宋代梅尧臣

陇草陈根发,山楼宿雾蒸。

将过周故宅,先下汉诸陵。

柏道春经雨,官沟暗溜冰。

莼羹休定价,羊酪易为胜。

重送杨明叔

宋代梅尧臣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

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

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

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

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

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

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

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

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

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

船儿傍舷回,走若一足夔。

翌日各解舟,出浦风动旗。

子独乘安流,彼受横浪吹。

此事非子传,焉得他人知。

昨逢令弟蕴,备述果不疑。

越俗素重鬼,慎勿启其私。

子口有仁义,子腹有书诗。

子尝谈王道,怪语固未宜。

近闻苏才翁,问子辟者谁。

得非外戚侯,子怒已竖眉。

今我傥得罪,甘与苏同之。

重送袁世弼

宋代梅尧臣

临川内史谢康乐,见叶翻经有故台。

春草生塘犹梦句,秋蕖出水似君才。

驐鸡肥脆聊供膳,篘酒甘浓可荐杯。

亦说右军遗迹在,墨池科斗喜风雷。

重送曾子固

宋代梅尧臣

楚泽多年一卧龙,新春雷雨起鳞踪。

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

且自摧藏随浪去,何当驾驭使云从。

刘累只说古来有,暂屈泥蟠莫便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