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赤嵌夕照

清代方达义

夕阳斜映赤嵌城,海国波恬一水平。岛上人家烟树里,苍痕绿影护雕甍。

秋物十咏

清代卢德嘉

一年容易等驹光,又值新秋报早凉。三径菊花添爽气,半池菡萏吐幽香。

金风飒飒晨初动,玉露霏霏夜未央。静对书灯浑不觉,晓来霜意满山房。

凤山竹枝词 其一

清代卢德嘉

巧制蛟螭灯夕逢,盘旋屈曲肖形容。家家竞放连珠炮,多少儿童呼弄龙。

读柳子厚榕叶满庭诗适闲云持萤火见示因赠

清代李宪皓

柳州未远似梧州,自古诗人善旅愁。手把流萤吟落叶,君看春半果如秋。

晓发

清代李宪皓

太白上东岭,西望牵牛角。煌煌丛薄下,犹烂金盆月。

林际春风生,衣上晓寒薄。羸马恋豆味,背枥不肯发。

行行村舍遥,稍稍农樵作。天色变茫味,清气但寥廓。

长空何处声,早雁在云末。

清代李宪皓

薄醉冲寒跨驴出,霜木峥嵘村舍寂。野田无物饥鸱愁,溪路冻合凿冰汲。

新诗得意正森爽,朔云压脑转昏黑。初向驴子前头见,率然三点五点白。

不翼而飞何处来,塞空已并此身入。北极应摇斗柄注,东宿自张箕舌吸。

侧闻玄冥气不交,此时天上亦寒栗。研珠屑玉劳精神,被山冒岭费筋力。

上帝岂不乐无为,或言万姓乞膏泽。下界小臣同井蛙,仰窥妄以私意测。

道旁冻叟僵欲死,且愿被褐负暄日。

题崔公道源《寒宵煮豆图》

清代李承诰

但得调甘旨,何知此夜寒。辛勤当永夕,粗粝亦承欢。

负米情同且,加餐更劝殚。就中传逸行,图上莫轻看。

过慧宗上人禅院

清代吕鼎铉

闲来过野寺,随意卧僧床。峰静秋阴转,松深午梦凉。

点晴龙破壁,听偈鹤登堂。不作出尘想,泠然与世忘。

潇湘道中

清代杨季鸾

红叶下林柯,潇湘水正波。天空横雁小,江远得秋多。

踪迹输鸥鹭,心情负笠蓑。徒闻老渔父,杳杳扣舷歌。

丹山寺

清代杨季鸾

不负登临兴,新晴曙色分。山泉红到地,江树碧于云。

帆远当楼见,钟寒隔坞闻。乡关杳何处,烟霭自氤氲。

题绿波春草图送朱濂甫并寄令弟溶庵

清代杨季鸾

南浦江郎赋,西堂谢客诗。渌波愁送别,春草梦相思。

细雨一帆去,啼莺三月时。生憎楼上笛,撩乱柳如丝。

黄鹤楼

清代杨季鸾

岂徒黄鹤乘云去,不见崔郎与谪仙。今古登临同怅望,后先凭吊一茫然。

但闻江上数声笛,吹落梅花何处边。我欲飞觞尽高兴,醉呼明月照晴川。

寄魏默深

清代杨季鸾

京华谈笑隔年余,红树秋来叶又疏。北望燕台空入梦,南寻禹穴问何如。

忧时贾谊休垂涕,卧病虞卿且著书。衡岳洞庭幽绝处,待君同隐结茅居。

高阳台·傅沅叔属题其聘室聂稚梅女士诗扇遗墨

清代夏孙桐

玉镜留盟,蕊珠证果,彩鸾一纸人间。攀桂仙郎,艳称璧合良缘。

娲皇莫补情天缺,望银河、风引舟还。护遗芬、宝扇徵题,故剑同看。

黄门老去犹追感,诵凄清诔笔,永眷钗钿。慧业三生,外家曾溯渊源。

粲花诗句簪花字,付燃脂、集里流传。丽金箱、片羽光芒,增色彤编。

八声甘州·过淇县,闻右衡助县尹校士,未得一见。用玉田韵赠之

清代夏孙桐

恨双萍、咫尺未相逢,荒城暮烟遮。过中原几度,凄凄雁稆,莽莽虫沙。

老矣兰成词赋,萧瑟向谁嗟。和泪弓衣字,题遍天涯。

故侣晨星还剩,叹羁雌处处,梦绕京华。待巢痕重觅,却换旧烟霞。

正深夜、酒醒灯暗,乱愁生、浑不为思家。飘零感、一枝持赠,惟有芦花。

霅川钱子怀白以黔西近诗见示读竟感赋 其二

清代谈九乾

得还初服亦君恩,寸舌犹留且莫扪。鸷鸟仅堪吓腐鼠,郊牺翻欲悔孤豚。

红尘蓟北遥千里,黄叶江南自一村。为约蘋花最深处,鱼竿秋水恰当门。

摸鱼儿·七夕社集,和邵次公

清代夏孙桐

对清光、画屏银烛,新鸿唤客来早。朋簪亦有天涯感,今夕坠欢重表。

秋意悄。诧阅世针楼,斗尽人间巧。风宵露晓。更莫问支机,休论誓钿,只劝玉尊好。

神仙事,难免一般啼笑。误他儿女多少。银河天上无深浅,脉脉此心常抱。

差胜了。看东海尘扬,几度红桑老。吟情缥缈。任瓜果庭空,莼鲈梦远,招隐怨芳草。

渡江

清代谈九乾

黑云如幄罩江口,狂风怒卷潜蛟吼。垂垂天阔孤鸟断,腾腾浪掀万马蹂。

岸东岸西好山色,一时惨淡渺何有。人见青山江上蹲,不知江挟群山走。

江中之人狎于江,拽帆捩柁夸能手。只怕盘涡一道斜,溜若沸汤势更陡。

归船急渡岂得已,平生忠信殊不苟。建州小饼沦中泠,且呼山童展茶臼。

送许旸谷

清代谈九乾

子从虞山来,衣带虞山雨。山色近如何,苍烟横碧缕。

苔斑封剑石,绿阴滴桐乳。胡为忽抛却,郁郁首欲俯。

黄金台已空,易水风犹古。旧时屠狗人,晨星朗三五。

此行定有合,未必无小补。而我不自聊,生乃与哙伍。

去程无计留,回期可预数。岂不怀高堂,亦将念眉怃。

故山枫叶红,归作秋树主。旸谷轩名秋树。

扁舟

清代龚贤

扁舟当晓发,沙岸杳然空。人语蛮烟外,鸡鸣海色中。

短衣曾去国,白首尚飘蓬。不读荆轲传,羞为一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