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夜登金华绝顶慨然有怀作步虚词五章 其四

明代胡应麟

一谪仙班下海涯,梦魂长绕阿环家。西华旧业荒芜甚,老却瑶池万树霞。

奉贺观察吴公擢任大参二首 其二

明代胡应麟

牙旗又转越江西,荏苒年光惜解携。转粟暂劳萧相画,看花犹记白公题。

云屯大陆千仓满,雪照长淮万舸齐。回首石门歌啸地,几从明月望丹梯。

访李惟寅话旧作

明代胡应麟

一赋河梁事事慵,秣陵阙下见扶筇。观心竞作逢时态,把臂频看别后容。

万戟天都环虎豹,孤航水国钓鱼龙。亦知不是封侯骨,暂学河汾谒九重。

西湖十咏 其九

明代胡应麟

碧空如水净无氛,雁子凫雏荡濲纹。系缆半依秦帝石,携尊齐酹岳王坟。

荷花色照千门月,桂子香飘万壑云。向暮西泠风转急,渌波横溅石榴裙。

雪中陆使君过访时大计初解严

明代胡应麟

千山飞雪灞陵桥,策马长安路未遥。岂为鱼盐来上国,争传牛酒锡中朝。

绨袍碣石交情古,彩笔甘泉气象饶。八百璚楼春苑外,新诗随处勒岧峣。

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 其四 古柏

明代胡应麟

移来蜀相祠,曾息轩皇驾。乍宵风雨声,恍惚苍龙下。

大司空潘公寄示河渠诸刻卒业赋此奉赠

明代胡应麟

巨轴高悬照紫霞,平成功就世谁加。渠通上国三千里,堰护长淮十万家。

匝地甘棠偏捧露,参天垂柳不沾沙。傍观漫自工萋菲,白发臣心尽海涯。

王生希曾以文犀琥珀贽余序其滇游诸稿余诺之未暇也会生有事白狼戏成二绝句柬之 其二 琥珀杯

明代胡应麟

一寸寒光万里心,怀中明月梦中寻。莫将玉盌移相傍,看作兰陵旧郁金。

送张明府移任江右

明代胡应麟

拥辙千家泣道旁,飞书谁为转循良。清霜乍徙朝歌署,白雪俄深单父堂。

柳色映檐江浦近,梅花入梦海天长。极知百里非重借,曳履晨看到尚方。

重九舟中怀汪司马

明代胡应麟

何人同赋仲宣楼,烂漫黄花引客愁。一片秋光随越舫,万家寒色到吴钩。

波涛震泽神龙过,日月天都彩凤游。依旧六桥荷芰满,不堪明夜大堤头。

咏史八首 其三

明代胡应麟

飘飘颍中客,黄屋若浮云。矫矫严陵叟,垂竿卧江濆。

脱屣九州长,长揖万乘君。弃瓢入深谷,举足动星文。

英风振薄俗,劲节凌高旻。樊公信独往,周生亦离群。

一朝徇微禄,遗累流千春。

葛湖草堂四首为盛氏六生题 其四

明代胡应麟

众壑天然敞画图,牙樯明月坐冰壶。双流近接双龙洞,九曲遥穿九鲤湖。

野客为园当薜荔,奇人结社傍菰芦。他年会挟西施过,日占烟波理钓舻。

企喻歌四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双鞬铁裲裆,谁家大健儿。蛇矛丈八盘,上马捷若飞。

王恒叔山居杂咏十首 其四 嘉树台

明代胡应麟

千尺摩云霄,百围蔽林莽。逍遥双树根,不作大槐想。

哭李惟寅太保十二首 其七

明代胡应麟

梵宇金银簇画梁,湖山晴色遍奚囊。鱼龙寂寞仙槎去,四百楼台挂夕阳。

送曹能始游盘山

明代胡应麟

胜欲穷三辅,幽仍问五盘。轻装凌曙色,短褐耐春寒。

壑窅云全卧,峰明雪半残。帝京楼殿近,百里见朱栏。

关忠义侯庙作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绛节绯袍气凛然,巍巍遗像识忠贤。河山万古精灵在,宇宙三分壮节悬。

灿烂黄金辞操日,飞扬白刃刺良年。莫言遗恨章丘下,五夜英魂照玉泉。

相国赵公损饷酒脯及鲥鱼䬪饦各赋排律八韵 其一

明代胡应麟

异馔金华出,甘浆玉髓流。黄封螭陛底,彩翰凤池头。

东海无劳牧,中山不待求。清香浮绿蚁,丽色映红虬。

鼎鼐分朝食,杯盘惬夜游。投醪情缱绻,辍馈思绸缪。

剧饮邀名胜,加飧豁旅愁。欣然聊一饱,何羡醉乡侯。

汪参军邀饮作

明代胡应麟

画拱摇丹日,雕阑驻彩云。榻延徐孺子,吟接鲍参军。

午馔行山蕨,春羹荐野芹。醉归浑不解,萝月渐纷纷。

寿大司空雷公四十韵

明代胡应麟

宇宙钟名世,山川诞哲人。祥光回八极,紫气动三辰。

晚节忧时念,当年报主身。飞腾随白日,指顾上青旻。

剑倚双龙合,桥过驷马驯。孤悰盟桧柏,雅操励松筠。

环佩燕台上,旌旗越水滨。文章传董贾,名理陋庄荀。

桃杏千门色,弦歌万户春。驱驰违梓里,简渥近枫宸。

稷契堪谁伍,夔繇早见亲。九霄垂气象,四海荷经纶。

琐闼传宣夜,璇台草创辰。忧勤回圣主,撙节为生民。

制作倾流辈,恩荣迈等伦。丹青图骏马,名位掩麒麟。

前席长颁币,临轩或赐银。明良时有待,鱼水契无邻。

一夕金縢启,千秋玉几陈。乌号空洒泪,龙驭永朝真。

遗命乾坤辟,讴歌海峤臻。大廷看正笏,清庙仰垂绅。

社稷关心久,林泉入梦频。留侯元辟谷,张翰几思莼。

勇退占贤达,随时悟屈伸。挂冠辞殿陛,解组出风尘。

舄履閒无棣,诗书问有莘。苍生徒想像,黄阁已逡巡。

雪瀑延清赏,星潭理钓缗。匡庐晴对客,滕阁晚携宾。

鹤引登山屐,猿窥漉酒巾。虹霓流甲子,河宿绕庚寅。

网祝新投鸽,袍馀旧挂麟。玳筵罗窈窕,华馆列芳新。

缥渺三株树,崔嵬五岳神。金章垂素颔,綵服照朱茵。

朗月燕山桂,明霞漆圃椿。方壶聊寄迹,南斗待持钧。

版筑徵前事,枢衡忆老臣。遥看紫泥诏,早晚下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