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下邳黄石公

宋代苏辙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识天真。

十年却见谷城下,寂寞同收一梦身。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宋代苏辙

南国家家漾彩?灵,芙蕖远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终日舟行花尚多,清香无奈着人何。

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歌。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従此远游心未阑。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吕梁

宋代苏辙

出没悬流虽有道,凭陵险地本无心。

未能与物都无碍,咫尺清泉亦自深。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宋代苏辙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

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

床头添药里,坐上减牛毛。

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喜雪呈李公择

宋代苏辙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

沉沉夜未眠,蔌蔌声初落。

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

披衣视群动,照屋始惊愕。

晨起犯清寒,繁阴看溟漠。

乔林冻相倚,隙瓦干犹烁。

孤村掩圭窦,深迳没芒屩。

平野恣汗漫,四山增荦确。

晚色漏斜阳,林光粲相错。

氛埃一清荡,疫疠解缠缚。

寒蔬养春芽,宿麦布冬脚。

官居亦何赖,岁事信所托。

逋逃幸一饱,剽盗止群恶。

无事乐自多,有酒庶可酌。

我行今不久,公到时方昨。

丰穰识天意,暇豫可前约。

齐厨虽无余,宾客甚易诺。

行须酒壶倒,莫待阴云剥。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宋代苏辙

远客徒为尔,江边有故丘。

江洲信广大,凫雁任漂浮。

好事时携酒,归心久倦游。

还乡定衰老,朋友肯相收。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

宋代苏辙

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

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

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

农谣麦垅外,客兴酒杯中,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

〈历城西北阳起石山,其上不留雪。

远游聊自喜,三见岁时丰。

惠穆吕公挽词二首

宋代苏辙

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

德业真无忝,勋名但未充。

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

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

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

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

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

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次韵蒋夔寒夜见过

宋代苏辙

都城广大漫如天,旅人骚屑谁与欢。

北风号怒屋无瓦,夜气凝冽冰生盘。

雪声旋下白玉片,灯花暗结丹砂丸。

叩门剥啄惊客至,吹火仓卒怜君寒。

明时未省朋遗弃,高论自笑终汗漫。

识君太学嗟岁久,至今客舍犹泥蟠。

正如憔悴入笼鹤,坐见摧落凌风翰。

明朝尚肯过吾饮,有酒不尽行将酸。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筼筜谷

宋代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寒芦港

宋代苏辙

芦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风,日莫孤帆落。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金橙迳

宋代苏辙

叶如石楠坚,实比霜柑大。

穿迳得新苞,令公忆鲈?会。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野人庐

宋代苏辙

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

试与叩柴荆,言辞应有味。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宋代苏辙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北园

宋代苏辙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

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次韵吴兴李行中秀才见寄并求醉眠亭诗二首

宋代苏辙

是非一醉了无余,唯有胸中万卷书。

已把人生比蘧传,更将江浦作阶除。

欲眠宾客従教去,倒卧氍毹岂暇舒。

京洛旧游真梦里,秋风无复忆鲈鱼。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东武苏莒公家园中千叶白

宋代苏辙

千叶团团一尺余,扬州绝品旧应无。

赏传莒国迁钟虡,移忆胡僧置钵盂。

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浮屠。

强将绛蜡封红萼,憔悴无言损玉肤。

故相林亭父老知,出群草木尚何疑。

无多产业残花药,几许功名旧鼎彝。

丰艳不知人世别,佳名新换使君诗。

明年会看花尤好,剥尽浮苞养一枝。

赠马正卿秀才

宋代苏辙

男儿生可怜,赤手空腹无一钱。

死丧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归黄泉。

徒行乞丐买坟墓,冠帻破败衣履穿。

矫然未肯妄求取,耻以不义藏其先。

辛勤直使行路泣,六亲不信相尤愆。

问人何罪穷至此,人不敢尤其怨天。

孝慈未省鬼神恶,兄弟宁有木石顽。

善人自古有不遇,力行不废良谓贤。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宋代苏辙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芒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霜筠亭

宋代苏辙

林高日气薄,竹色净如水。

寂历断人声,时有鸣禽起。